和平區太原街街道:關口前移 守住防疫最前線

和平區太原街街道“劃戰區”、“拉戰線”,以包保責任制率關口前移,在疫情吃勁兒階段加勁兒、上勁兒、較勁兒,確保守住防疫最前線。

劃分戰區,以點帶面。為進一步將防疫工作抓實、抓細、抓落地,“一竿子插到底”,太原街街道按照社區劃分11個“戰區”,抽調11名領導骨幹一對一作為“總指揮”,紮根社區包保督導,率先垂範、樹牢旗幟,發揮“一線工作法”的顯著作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有效縮短“區-街道-社區”傳導執行距離,有力增添社區幹部抗疫信心。在最前線,“包保責任制”優勢凸顯,包保領導們招法多、做得實、效果好。太原街地區老舊小區多,集中管控難度大,在所有小區一律封閉要求下達以後,一度愁壞了“指揮官”們,立即召開緊急會議,進行頭腦風暴,最終研究出“封路”招法,封閉人流車流少的路段,實現老舊小區暫時性封閉管理。在中山、洪福“戰區”實驗成功後,11個“戰區”全面鋪開,減少值守點位30餘個,減輕了防控負擔,增加了防控準度。

拉緊戰線,同步推進。太原街街道18個科室組成“機關紅馬甲機動隊”與原有11個社區網格及樓院長匯成兩條戰線,共同構築疫情防控“安全堤壩”。面對小區封閉值守與登記排查兩項重點任務,兩條“戰線”協作配合、相互補位,實現70餘名機關黨員幹部全部編入社區隊伍,全域內定點、定崗、定人、定責,確保轄區內重點人員1005人每日聯繫不斷;確保102個小區卡點各個時段“不漏一崗、不缺一人、不差一冊”,用責任和堅守拉出一道隱形安全網。作為“機關紅馬甲機動隊”成員,各科室都積極發揮專長,儘可能凝聚力量。人大辦積極對接人大代表,為街道社區捐贈口罩、消毒液、方便麵等應急物資萬餘件,還動員人大代表利用業餘時間幫助值守點位。經濟科兼顧本職工作,在疫情防控一線堅守的同時,為轄區內企業開復工做好宣傳引導和政策解答,並對開復工後樓宇企業疫情防控工作進行悉心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