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中心醫院RICU裡“爭分奪秒”

“從71床走到80床,只有50來步,一上午忙下來,步數有一萬多步。”市中心醫院RICU(呼吸重症監護室)病房,主任醫師傅小云的步伐很快,這裡的時間也走得快,他在和時間賽跑。

“RICU病房收治的都是新冠肺炎病情危重患者。這裡離死亡很近,離重生也很近,我們要和時間搶生命。”傅小云,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第一批貴州援助鄂州醫療隊隊長,一位有著豐富臨床經驗的重症醫學專家。

抵達鄂州後,完成三日培訓,2月1日天剛亮,傅小云重症團隊(共5名醫生、20名護士)就趕往市中心醫院。

“病情都非常重,我們當天進駐就上了急救措施,首先要確保患者氣道通暢、通氣供氧,防止誤吸。”當日,傅小云團隊接管市中心醫院RICU,所有醫護聯合大查房,細緻掌握病區所有病人情況。


鄂州市中心醫院RICU裡“爭分奪秒”

醫護聯合大查房


“第一天非常忙碌,所有醫護配合,為3個病人氣管插管,為4個病人中心靜脈穿刺置管,為2個病人做血液透析治療。”護士長姚歡是貴州省人民醫院急診內科護士長,她說,雖然大家來自貴州不同醫院,但很快就成了一個默契的團隊,樂觀敬業的精神相互傳遞。


鄂州市中心醫院RICU裡“爭分奪秒”

傅小云為困難插管病人行氣管插管


RICU裡的病人大都身上插滿維繫生命的管子,連接各種儀器,醫護要時刻警惕,任何異常必須馬上處理。情況嚴重者,需醫生立即搶救。每一次搶救,既要過硬的專業水平,也需要強大的心理素質。

44歲的周先生感染新冠病毒導致嚴重的腎損傷、心肌損傷、肝功能損傷並橫紋肌溶解,肌酸激酶達到了38000U/L(是正常值近180倍),入院時已昏迷、呼吸衰竭。


鄂州市中心醫院RICU裡“爭分奪秒”

為患者餵飯


“通過高流量給氧,血液淨化、營養心肌、護肝降酶等治療,患者逐漸恢復意識。”傅小云介紹,除了及時恰當的搶救措施,醫護人員還需為危重患者做心理護理和溝通疏導,護士們還要身兼護工、清潔工和衛生員數職。鼓勵患者經口進食,為病患餵飯、翻身、擦洗,做口腔護理、早期康復鍛鍊,還要做好病房各項記錄和衛生消毒。


鄂州市中心醫院RICU裡“爭分奪秒”


鄂州市中心醫院RICU裡“爭分奪秒”

嚴格做好院感防控


2月6日,周先生腎功能恢復,氧合正常,轉到普通病房。轉出RICU的那一刻,他情不自禁地對著病房內的醫護人員舉起了大拇指。“就像重生一樣,心裡感慨太多,特別感謝貴州醫護人員的細心照料。”


鄂州市中心醫院RICU裡“爭分奪秒”

從RICU病房轉出時,周先生為貴州醫護“點贊”


“本來醫生是6小時一班,護士是5小時一班,但半個多月大家上下班都不準時,接班的早來了,下班的還不走,都想多做一點,讓病人轉出再快一點再多一點。”姚歡說,下班後,科室微信群裡還有各種工作留言。

“雖然工作壓力特別大,病人的一個指標不好,我們都跟著緊張,但十餘天的努力,有病人轉出康復、大部分病人病情逐漸穩定,就是我們醫護人員的強心針,也是我們不遠千里來到鄂州的意義。” 傅小云說,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必將是人生最濃重的一筆寶貴經驗!


鄂州市中心醫院RICU裡“爭分奪秒”


自貴州醫療隊接管市中心醫院呼吸危重症病房半個月以來,共收治病人14人,病亡2人,轉出1人。市委書記王立說:“貴州醫護人員不分晝夜,持續作戰,正在幫助鄂州逐漸補齊危重症救治的短板。”

鄂州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曹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