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張芝山、海門三廠為何多人被感染?​專家詳解南通聚集性病例傳播途徑

通州張芝山、海門三廠為何多人被感染?​專家詳解南通聚集性病例傳播途徑

“從這周開始,我們使用了全新的流調作戰圖,從這張圖上你可以看到全市疑似病例已不多,說明強有力的防控工作已讓疫情得到基本控制;而個別地區出現的散發無症狀感染者,值得我們警惕;同時我市確診病例多為聚集性,提醒我們在‘返工潮’到來之際,需格外重視這方面預防……”今天上午,記者走進市疾控中心3樓新冠疫情流行病學研究室時,一眼便看到了掛在牆上、放大數倍的作戰圖,中心黨委書記吳徐明告訴我們,這是為了更好地研判分析疫情發展變化,找出需要重點關注的區域和事項,然後有針對性地提出下一步防控建議,供指揮部決策參考。


通州張芝山、海門三廠為何多人被感染?​專家詳解南通聚集性病例傳播途徑


在這張作戰圖上,記者看到,分別代表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無症狀感染者、外地報本地病例、治癒出院的紅色、黃色、綠色、白色、紅白色圖針,分佈在海安、如皋、如東、海門、啟東、通州六個區域。就這麼一張簡單的作戰圖,疾控人員能從中看出什麼端倪,得出什麼啟示呢?


四人打牌多人被感染

我市確診病例多為聚集性

聚餐、打牌成主要傳播途徑


“你看,在通州張芝山鎮、海門三廠街道、如皋長江鎮這些地區,代表確診病例的紅色圖針緊緊挨著,這就顯示這些地方發生了聚集性病例。”吳徐明指著地圖給我們分析,根據相關規定,在小範圍內出現因密切接觸導致人際傳播或共同暴露導致感染的情況,出現兩例或以上確診病例即可判斷為聚集性病例,而

我市目前確診的病例中多為聚集性病例。


通過流調分析,疾控人員發現,目前我市的聚集性病例,大部分都是因為聚餐和打牌兩種途徑傳播的。“中國人有個傳統,逢年過節總要聚一聚,卻不知,滿以為聯絡感情的聚餐已成為新冠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 市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防制科科長張烽介紹,在聚餐引發的聚集性病例中又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親戚之間的聚餐,造成了一些家族內的聚集性傳播;另一種則是同事之間的聚餐,比如單位開年會等等。


造成聚集性病例的另一種主要傳播途徑就是打牌。春節期間,不少市民難得清閒後,就喜歡聚在一起“小來來”。“打牌、打麻將一般都是幾個人聚集在較小的空間內,加上冬天氣溫低,窗戶又是緊閉著,空氣不流通,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很容易造成疾病傳播。”張烽介紹,通州張芝山鎮的聚集性病例就是打牌造成的,甚至一名就在旁邊看牌的村民也被感染了。


通州張芝山、海門三廠為何多人被感染?​專家詳解南通聚集性病例傳播途徑


這些病例都警示我們,走親訪友、吃飯聚餐這些聯絡感情的活動,以後有的是機會,在當前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特別是迎來“返工潮”後,相關部門和企業一定要對市民和職工加強引導和教育,“千萬管住自己的行為,既是對自己、對家人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


在作戰圖上,記者還看到代表無症狀感染者的綠色圖釘散落在幾個區域間。張烽介紹,雖然目前我市的無症狀感染者只是極個別案例,但已引起他們高度警惕,“無症狀感染者一般很難發現,但同時又可能具有傳染性,稍不注意容易造成疫情擴散。因此,我市對確診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觸者實行集中隔離,並採集咽拭子樣本進行檢測,儘可能在第一時間發現無症狀感染者,防止二次傳播。”


只因與患者在同一空間辦理業務被傳染


張烽告訴我們,通過流調切斷疫情傳播,關鍵在於追蹤溯源找出感染源,並順藤摸瓜找到確診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觸者,對他們全部進行醫學隔離觀察,同時採集樣本進行核酸檢測,儘早發現可能的二代病例。如果發現密切接觸者中出現感染,則要繼續尋找這個二代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同樣進行醫學隔離觀察。


通州張芝山、海門三廠為何多人被感染?​專家詳解南通聚集性病例傳播途徑


這個過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特別是相對於聚集性病例而言,確定單個散發病例的感染源,是最難的,也是讓流調人員最為頭疼的,為此,他們常常徹夜不眠。張烽向記者介紹瞭如皋尋找一名病例感染源的過程,宛如一個案件偵破故事。


原來,如皋這名病例確診後,流調人員第一時間與其本人詳細溝通交流,發現其沒有去過武漢等湖北地區。進一步往前追溯其發病前14天的活動軌跡,發現本人也沒有跟疫情地區返鄉人員的密切接觸史。那是如何感染上新冠病毒的?流調一時陷入僵局。


流調人員詳細畫出其活動軌跡圖,進行細緻的摸排和各種分析研判。經多方努力,特別是在公安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流調人員發現其跟之前如皋確診的一名病例在同一地點出現過,再順著這條線索追查,獲悉病例之前在一家公司辦過業務,恰巧辦業務的同時,之前一個確診病例也在這家公司辦理業務。再調取這家公司監控查看,流調人員發現兩名確診病例在同一間辦公室辦理業務,一起密切接觸了40多分鐘,這樣,流調人員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判斷,應該就是之前的確診病例傳染了給此人。


“對於疾控人來說,找到病例傳染源至關重要。正是根據這條重要線索,我們迅速排找出同時辦理業務的100多個密切接觸者,都按照規定進行了隔離。這樣,就有效遏制住了可能出現的傳播。”張烽說,這樣的過程雖然很辛苦,但也很有成就感,他透露,“南通近幾天出現的確診病例,大都是已隔離治療的疑似病例和集中隔離觀察的密切接觸者,這也側面印證了南通疫情防控基礎工作的成效。”


一名確診病例始終排找不出感染源


“作戰圖的意義還在於,我們不再孤立地看各個散發病例,而是從全局宏觀上分析各個病例之間的關聯,這也有助於我們發現一些新的疫情防控的預警信號。”對著作戰圖,張烽給我們介紹了另一起海門發生的病例尋找感染來源的過程:這名患者確診後,流調人員繪出了他的全部活動軌跡,沒有發現他直接跟任何病例有過密切接觸,找不到感染來源。但通過作戰圖進行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此人就處於周邊幾例確診病人的中心地帶,雖然他沒有直接接觸過任何可疑病例,但他所在社區周邊存在確診病人和密切接觸者,而他就在這些人活動範圍內。目前雖然沒有明確證據說明,這一病例就是因此被傳染的,但流調人員根據調查結果推測,感染來源很可能就來自於此。


通州張芝山、海門三廠為何多人被感染?​專家詳解南通聚集性病例傳播途徑


“此病例在發病前14天有出門活動行程,但他不可能記得那麼清楚,出門中都遇見過哪些人。在活動過程中,可能就遇見了某一個感染者或密切接觸者,而他可能在沒有做好防護的情況,不知不覺中就被傳染了。”張烽告訴記者,這一病例的出現,引起了疾控人員的高度重視,“這預警我們有可能出現社區傳播,目前市疾控中心已經專門派出一個流調組進駐確診病例較多的縣(市),協助他們全面深入地開展相關病例的進一步調查工作。這也是我們今後工作的重點,要盡全力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範圍內。”


“這個病例也再次提醒我們廣大市民,要儘量居家、禁止聚集,如果一定要出門,千萬記住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護,不與人近距離接觸。”張烽說,返家後正確洗手也很關鍵,因為出去活動時手有可能觸摸到被病毒汙染的物體,不洗手就拿東西吃,存在感染風險。


南通市疾控中心疾控人員強調,目前我市的聚集性病例,大部分都是因為聚餐和打牌兩種途徑傳播的,滿以為聯絡感情的聚餐已成為新冠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走親訪友、吃飯聚餐這些聯絡感情的活動,以後有的是機會!


海門三廠黃某某1人感染5人


現居海門市三廠廠南村,1月25日出現發熱,2月2日確診,病情較重,已請省專家會診。

黃某某,男,67歲,有湖北以外旅居史

張某某,女,67歲,系黃某某妻子

現居海門市三廠廠南村,2月1日身體不適,2月3日確診。

家住海門市三廠街道,1月21日晚與黃某某豐收日酒店大廳聚餐,2月1日晚無不適主訴,2月3日確診。

盛某某,男,59歲,系黃某某密切接觸者

魯某某,男,58歲,系黃某某密切接觸者

現居海門市高新區港南小區,1月21日晚與黃某某豐收日酒店大廳聚餐,2月9日CT示右葉及左肺上葉炎症,2月10日確診。

現居海門市開發區通源新村,高一學生,2月4日下午至2月8日集中隔離醫學觀察,2月10日確診。

黃某某,男性,17歲,系黃某某孫子

黃某,男性,40歲,系黃某某的兒子

現居海門市開發區通源新村,2月4日起出現發熱、咳嗽,2月13日確診。


  在當前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特別是迎來“返工潮”後,廣大市民朋友們,千萬管住自己的行為,既是對自己、對家人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大家共同努力,讓今天的0新增,一直保持下去!



通州張芝山、海門三廠為何多人被感染?​專家詳解南通聚集性病例傳播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