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之巴菲特篇

掌握市場規律 |“黃金屋”之巴菲特篇

財經類經典書籍《向巴菲特學投資》分章節解讀之

<strong>第十二章 樹立屬於自己的投資觀念與原則

<strong>掌握正確的市場規律

聽眾朋友,大家好!

上週我們學習了巴菲特的安全投資理念,那就是關注企業內在價值,堅持價值和價格的比較,簡單投資,選擇價格遠低於價值的股票投資。在這樣的投資理念下,巴菲特還通過掌握市場的規律,利用市場的暴跌來增加自己的超額利潤。

掌握市場規律 |“黃金屋”之巴菲特篇

遵循市場規律,實現低風險投資

如果只評論單次的交易獲利,可能有許多人都會超過巴菲特,可如果從長期來看,巴菲特則無疑稱得上股市第一人。巴菲特之所以能成為“股神”,與他對股票市場價值規律的掌握是絕對分不開的。

巴菲特之所以比任何人都高明,不是因為在牛市中比別人賺得更多,而是因為他看透了市場的運行規律,能夠成功地避開股災,甚至在熊市中大賺一筆。巴菲特認為,沒有掌握市場的價值規律就盲目操作的投資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種盲目的行為正是風險的由來。在巴菲特的投資生涯中,他一直都堅持按照價值規律和自己的投資標準採取行動,所以巴菲特的投資從來都是低風險的。可惜的是,絕大多數人寧願一次次地與風險相搏,也不願意去研究一下市場的價值規律,或者說即便是他們掌握了,也不會嚴格按照規律去做,因為市場總會令他們陷入迷茫之中。

掌握市場規律 |“黃金屋”之巴菲特篇

巴菲特在上世紀70年代的順“市”而為

自從事股票投資以來,巴菲特經歷過幾次股災,而這幾次股災不但沒有對他造成打擊,反而使他成就了一番事業,彰顯了他對股票市場內在價值規律精準把握的能力。巴菲特往往是在股市猛漲、投資者陷入瘋狂的時候,悄然退出市場;在股市蕭條,投資者一片慌亂的時候,又悄悄地進入市場。而每次的進與退都讓他獲得了豐厚的利潤。例如在20世紀70年代的股災中,巴菲特的進出策略就令後來的投資者們欽佩不已。1968年,美國經濟一片繁榮,世界各國投資者對美國的發展都充滿了信心。這一切使美國的股市持續上揚,不斷創出新高,這更加促進了投資者的瘋狂。面對一片大好的投資局面,巴菲特卻顯得異常冷靜,他認為這樣下去,股市早晚會有崩潰的一天。多年的實踐經驗以及對價值規律的精確認識讓他決定退出股市,等待時機。於是在1968年5月,他向合夥人宣佈解散公司,清算資產。

掌握市場規律 |“黃金屋”之巴菲特篇

就在巴菲特退出股市之後不久,1969年6月,股票市場發生逆轉,華爾街各大公司的股票一個接著一個地迅速下跌,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從1970年到1974年間,股市一片蕭條,美國經濟像一個洩了氣的皮球,經濟增長緩慢,通貨膨脹的壓力越來越大。市場上死氣沉沉,華爾街的投資者們也陷入慌亂不安之中。而就在這時,巴菲特又悄悄回到了人人厭棄的股市。1973年,他開始蠶食在他眼裡擁有一座座“收費橋樑”的報刊業,《波士頓環球》和《華盛頓郵報》都成了他的“盤中美餐”。10年後,巴菲特投資於《華盛頓郵報》的1062萬美元已經上漲到了2億美元,而且還在不斷升值。1980年,巴菲特又斥資1.2億美元,以10.96美元每股的價位,買進可口可樂7%的股份。僅到1985年,可口可樂的每股單價就已經上漲到了51.5美元,短短5年時間,他的投資就翻了5倍,而且上漲的空間仍然巨大。這不能不令投資者們欽佩。

掌握市場規律 |“黃金屋”之巴菲特篇

許多投資者都想學習巴菲特的投資方法,可往往不得要領。當有人問起巴菲特有什麼樣的投資絕招時,答案出人意料地簡單:正確掌握市場的價值規律。而所謂的市場價值規律也只有簡單的一句話:短期經常無效,但長期趨於有效。巴菲特總是著眼於長期投資,所以他不會被短期股價的大幅上揚所欺騙,買入那些價格遠遠高於價值的股票;也不會被短期內蕭條的景象所困擾,而是在此時大量買進價格遠遠低於其價值的股票,然後長期持有,等待價格向價值迴歸


鎖定“黃金屋”,我們明天再見!


掌握市場規律 |“黃金屋”之巴菲特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