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長大越迷信

01

前一段時間,國產動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院線下架,最終票房49.74億元,定格在中國影史票房第二名的位置,硬硬的為國產動漫爭了一把臉


為什麼越長大越迷信


相比票房的勵志,劇中臺詞“我命由我不由天”更是讓人炸裂,走出影院,步伐都開始摩擦

在生活中,這句臺詞的土語版本就是:老子就不信這個邪!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而淡化所謂的宿命論

哪吒多像幼年的我們,單純、善良、充滿想象

又像是王小波口中“剛成年的公牛”,覺得什麼也錘不了我,可以一直生猛下去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捱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黃金時代》


為什麼越長大越迷信

王小波(1952.5.13-1997.4.11)

小時候讀魯迅的課文《故鄉》,幼年閏土叫魯迅迅哥,聲音如銅鈴般清澈,長大後再見面,緩緩地躬下了身,木訥地叫了聲老爺

那時想不明白為什麼,拿鋼叉逮猹的項圈少年,會變成這樣


為什麼越長大越迷信


就像是想象著自己成天玩惡作劇的教室同桌,明天突然當了市長,絕不可能躬著身諂叫一聲:市長好,肯定是拍上一巴掌,賤笑地說:兄弟,可以啊你

從小到大,我們不僅經歷骨齡的增長,還經受著緩慢的捶打,我們不再是追風少年,漸漸的,也不再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言

心智一天天變得成熟,夢想一天天都在萎縮,像是我們對生活不斷的討價還價,然後一次又一次的妥協,最後乾脆趴下,任由生活摩擦,偶爾抬起頭來,像小動物舔舐身體一樣,遙望一下曾經的你和遙遠的夢想

玩伴偶然相聚,推杯換盞,酒杯碰到一起,聽到的,全是夢碎的聲音(北島詩句)

長大之後,我們開始聽民謠,開始聽搖滾,覺得那是年輕的力量,民謠有詩情畫意,搖滾有熱血沸騰,都是青春的味道,亦或是回憶青春的味道,像是許巍那首《曾經的你》


然而,很多時候,聽著聽著,你不再像以前一樣,躁動不安,而是,眼望遠方,呆滯中一聲長嘆

這不是在悲觀的訴說,也不是造作的傷感

這就是每一個長大的我們,面對幼時的理想和躁動,心中的不甘和遺憾

2

這個世界註定大多平凡,這並不是讓人傷感的理由

讓人傷感的是,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在這個紛雜的世界,我們不再像幼時那樣,相信簡單,只論對錯,很多時候我們開始覺得無力,無力到生活確實苟且,根本沒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人類進步的動力是希望,人活著的動力也是希望

雖然我們失去了青春時的豪情和夢想,但是我們仍然有一種美好的預期,關於生活、關於命運

但是和年輕時的我命由我不由天不同,此刻的希望,是一種被動的索取

以前,我們覺得自己很生猛,覺得自己雖然改變不了世界,但肯定能改變自己

而此刻,我們猶豫了,茫然了,無奈了

我們找不到主導自己命運、改變自己人生的通道和方法了

可我們仍然迫切的想要改變、想要美好、想要確定性

我們的不安全感,已經無法完全寄託在自己身上

怎麼辦

於是,宗教來了

其實,於大多數人而言,是迷信來了

我們會越來越沒有把握,越來越害怕命運的顛簸,不知什麼時候起,我們也想起了拜佛,想起了算命,想起了風水,想起了宿命

於是乎,我們開始了未知的、但是能製造內心寧靜和平和的迷信之旅

有一點特別有趣的是,當你選擇相信一個事物或者一個人的時候,你會選擇肯定他的那些東西,讓自己更加相信它,而面對那些否定的事實,選擇性忽略和逃避,甚至你潛意識裡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這樣,他就一直正確下去,因為在你這裡它無法被證偽

這樣,隨著越來越大、越來越沒有安全感的時候,迷信被越來越認可,我們也越來越迷信。

無論迷信到底可不可信,我們暫擱一邊,單說我們越來越迷信這個事情,裡面透著自我妥協和邏輯自洽

我們可能是自己騙自己,為了讓自己得到內心的慰藉、但裡面透著我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

這是一種樸素和溫暖的真情實感

因為,迷信成了心靈安慰劑和美好寄託所

不傷人卻利己,挺好的

3

曾經和一位學長聊天,聊到迷信這個話題,我略帶不屑地說,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怎麼能相信迷信呢

他開玩笑地說,你看你,知識分子的祖師爺孔子,面對鬼神,都支支吾吾,不願回答,你倒是不謙虛

我說,

那是因為當時整個人類在科技發展和人與自然的關係上,還知之甚少,認知限制了人類的理解力,哪怕是孔子

說完,我感覺自己智慧極了


為什麼越長大越迷信


他看著我,透出了一種迷之微笑,說道:

我們退回兩百年前看今天,很多現象對於當時來說,都是神話,比如電視機,比如手機,比如說攝像頭,比如飛機,這些二百年前都還是千里眼順風耳風火輪的神話可是現在成為了現實


為什麼越長大越迷信


你所有認為假的事情,也許,真的不是因為他們,而是因為你的認知,正是科學的發展局限,限制了你的想象力,科學解釋不了的地方,有可能是虛構,也有可能是你還沒有發掘他,但並不能說他一定不存在,也許他就在你身邊而你不自知,就像紅外線一樣

說完,我瞬間怔住了

科學解釋不了的事情,也許只是因為你還沒有發掘他

當我意識到這裡的時候,我恨不得立刻就去寺廟裡燒香拜佛,以彌補我之前的狂狷和不屑

接著,前輩又說了一句,記住,任何不能證偽的事情,保持開放心態,有利於你格局的提高和眼界的開闊,你會受益一生

說的我是脊背一涼!

自此,面對神佛,面對命理,面對迷信,我開始嚴肅起來,以前旅遊進入古寺,都是遊離心態,現在,看到佛像,不拜一拜都心裡不踏實

4

所以你問我,到底迷信和鬼神是真是假,我也會開始學孔子一樣,打起了太極,我不知道他是否為真,我也不知道他是否為假,一切交給未來吧

從這裡,我也發現,面對有些人打太極的說法,並不是他們故作高深,也許,就是他們不知道而已,像孔老夫子

但孔子仍然非常智慧,我不知道他,但不不輕易否定他,這才是開放的心態

而一旦對迷信有了進一步的意識,我們發現,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觀能動性一旦受挫,就越加感覺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作用,我們就會歸置於命和運

為了改變這種受挫的窘境,不免就開始尋求主觀能動性之外的力量,對命和運的實施微整,進行轉變,迷信的行為就成了理所當然的選擇

拜廟也好,燒香也好,貼符也好,改名字也好,改風水也好,種種方式,都在一種神秘而惶恐之下,對命運施加一種不知結果又充滿希望的玄而又玄的改造

在我們主觀能動性受挫的時候,對生活開始有了無奈,有了壓力,有了恐懼,我們一邊去找原因,把他歸結為命和運,以安撫自己,說服自己,形成邏輯自洽,接受現狀,一邊又去找方法,去進行各種迷信和企望的試驗,去改變命和運,以激勵自己,並且通過迷信的行為,去安撫自己焦慮的情緒,它成了最好的安慰藥

5

所以,為什麼人越長大越迷信

因為長大以後,經歷的多了,受挫的多了,無奈的多了,我們發現,世界更大了,關係複雜了,自己弱小了,能力到頂了,生活隨之被動了,安全感於是缺失了,迷信也就出現了。

我們不再有幼時和青春的心氣,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觀能動性只是一種氣盛,而這種氣盛慢慢的被磨平了,我們開始相信這種命,但我們又不甘接受這種命,所以我們要通過某種方式去改造他,畢竟生活還要過,希望還要有

無奈越多,心氣越少,漸漸的,就成了不靠雙手靠神佛

當然,日子還是要靠雙手過,靠神佛的是那種心裡寄託,希望和美好

有一句話說得好,讓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

我們仍然要面對現實,日子要過,飯要吃,人要愛,關係要處

我們也可以適當迷信,無論真假,他總歸是一種安撫和慰藉

畢竟,自己能改變了的命運,誰還會去燒香磕頭求別人呢?

既然面對無力和無奈,而無法解決的話,試試其他,總歸是不損人又利己的事情

當然,有些智慧和學識的人,並不需要通過迷信來自我安慰,因為宗教哲學,比如佛學,本身就是告訴你,面對無力和無奈,面對煩惱和困惑,怎樣能突破枷鎖,變得灑脫

最後,說回哪吒,儘管說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給影迷灌上一碗勵志雞湯

但是,你也許沒有注意到的是,他的角色設定,仍然只是個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