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在前沿,衝在一線,威海白衣衛士傳好戰“疫”接力棒

從防控疫情開始,由威海市立醫院、中心醫院、中醫院、市立三院等多家醫院組成的醫護隊輪批進駐威海市胸科醫院,守在前沿,衝在一線,與病毒作鬥爭,將這個光榮而危險的“接力棒”接續傳遞。

來自威海市立第三醫院的護士唐彧,戰疫情期間主動請戰,來到胸科醫院,替換的正是自己丈夫唐德為所在的上一梯隊。從疫情發生後,夫妻倆已經半個多月沒見了,沒想到再次見面是如此的“特殊”。

威海市立三院手術室副護士長 唐彧 :“我來的第一天正好是他要隔離的第一天,所以當時就早上打了個照面兒,跟我交代了一下,說是要做好個人防護,怎麼怎麼樣的。 我感覺我們倆選擇這個行業就應該想到有過這麼一天。”

在醫療隊裡,重症醫生就像部隊的特種兵,攻堅克難,在最需要他們的時候迎難而上。與普通病患不同,重症患者更需要極其細緻的護理。

威海市中心醫院重症病房副主任 康軍陽:“重症患者必須上特級護理,有專門的護士在床旁,專門的醫生,每天晚上我們都有醫生在床旁,一站就是四五個小時,早上起來的時候,臨交班之前,防護服裡面全都溼透了,交完班坐在椅子上就站不起來。”

康軍陽說,作為一名重症病房的醫生就應該這樣,時刻衝在前面,把病人當親人。

威海市中心醫院重症病房副主任 康軍陽:“說實話,來這麼長時間,我在病人身旁的時間,從來就沒想過家裡人,不是不想,(是)沒有時間想。 病人的病情好轉,是對醫生最大的褒獎。”

從事感染管理工作的王可玲,每天的工作就是保證患者和醫務人員的安全。這份工作需要極度的專心和細緻。可已經56歲的她身體也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她從來沒有申請休息。

威海市立醫院感染管理科科長 王可玲 :“作為院感人出於病人的安全、醫務人員的安全這兩方面,必須做到認真仔細,因為哪一個環節錯了的話,可能就導致一起院感事故。”

作為院感人出於病人的安全、醫務人員的安全這兩方面,必須做到認真仔細,因為哪一個環節錯了的話,可能就導致一起院感事故。

在這場戰役中,每位醫護人員都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守護每一個寶貴的生命。診治中,他們是健康的守護者,打針用藥,不差毫釐。生活中,他們是患者的家人,送水送飯,無微不至。一批又一批,傳遞著責任與愛心,爭取跑贏戰勝病毒的“加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