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來襲”,為何糖尿病人易中招?內分泌科主任給出解釋

中國糖尿病患病率為10.9%,這是來自第9版《IDF全球糖尿病概覽》的調查數據。由此估算出2019年我國的成年人糖尿病病患數量大概是1.16億。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兩個月以來,隨著對病毒的認識不斷深入,發現所有年齡段都易感。而65歲以上和(或)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基礎病疾病史的人感染幾率更大,且容易迅速發展為危重病例。

這使得龐大的糖尿病病友群,不免瑟瑟發抖,害怕自己成為下一個中招者。孝順的兒女,擔心爸媽被感染。

新冠肺炎“來襲”,為何糖尿病人易中招?內分泌科主任給出解釋

微博截圖

“糖尿病大軍“遭遇新冠病毒伏擊

新冠肺炎“來襲”,為何糖尿病人易中招?內分泌科主任給出解釋

89歲死者陳某,男,2020年1月13日發病,1月18日因呼吸困難被送醫院救治,但還是無力迴天,生命定格在1月19日23:39。患者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頻發室性早搏等基礎疾病。

66歲死者李某某,男, 2020年1月16日入院治療,第二天就出現呼吸困難,1月20日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搶救無效死亡。患者有慢阻肺、高血壓病、2型糖尿病、慢性腎功能不全等基礎疾病。

48歲死者殷某某,女, 2019年12月10日發病,12月27日出現呼吸困難,12月31日轉入醫院救治,入院時嚴重呼吸窘迫,經過二十來天的救治,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於2020年1月20日去世。患有糖尿病、腦梗死、膽結石等基礎疾病。

這是從武漢市衛健委近期通報的死亡病例中隨機挑選的幾個代表案例,共同點都是有長短不一的糖尿病病史 。到底這次疫情有多少死亡病例有糖尿病病史,相信以後會有大樣本統計數據。

被新冠病毒擊中,也有相對被上天眷顧的幸運者。武漢一位60歲老糖友,感染新冠病毒後一度心跳呼吸驟停,血糖也惡化,搶救時血糖一度高到超出儀器測量範圍,經全力救治後撤離呼吸機,現在能夠自己進食。

更加幸運的是,患糖尿病13年的55歲鄭州大叔,肺部嚴重感染新冠病毒,同時還患有高血壓、腦梗塞病史,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專家有效救治下,已經治癒出院了。

糖尿病病人患上新冠肺炎的可能性比普通人高。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母義明日前在科普直播中表示,已經有權威的小樣本數據可以證明這一點。

世界頂級醫學雜誌《柳葉刀》1月29日發表的一篇文章稱,截止2020年1月2日,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41例患者中,合併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病者佔32%,死亡佔46%。其中糖尿病患者比例高達20%。

新冠肺炎“來襲”,為何糖尿病人易中招?內分泌科主任給出解釋

微博截圖

事實上,不止這次疫情,糖尿病病人在病毒感染疫情的高風險,在以往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也有跡可循。

歷史上有三次重大病毒感染

在與新冠病毒相遇之前,我們至少經歷過三次重大病毒感染的疫情:

首先是讓80後刻骨銘心的2003年SARS疫情。SARS來得非常突然,當時治療經驗不足,未能及時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造成很多人被感染,病死率高。統計數據顯示,在整個SARS期間,感染了SARS病毒的患者中,出現了各種原因的死亡,包括病情嚴重需要住進重症監護室,也包括需要上呼吸機的患者,糖尿病人群的死亡率是非糖尿病人群的三倍。

第二次是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糖尿病患者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風險,是無糖尿病病史的好幾倍;感染了甲型H1N1,出現病情危重而住進ICU病房的,糖尿病病人是非糖尿病的六倍

第三次是2014年的中東呼吸綜合徵疫情。這次同樣發現糖尿病病人等慢病患者的面臨風險更高。

這說明,糖尿病病人在病毒感染疫情當中的風險確實比較高,而且後果也非常嚴重。

為什麼糖尿病病人容易被感染,易成危重?

其實,糖尿病患者發生各種感染的幾率都比較大。不僅僅是新冠肺炎,包括各種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真菌感染,甚至結核等特殊類型的感染,糖尿病病人都是高發人群。

母義明指出,糖尿病的常見併發症往往是心、腦、腎、眼睛的病變,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但事實上,糖尿病患者本身會出現肺功能損傷。

新冠肺炎“來襲”,為何糖尿病人易中招?內分泌科主任給出解釋

比如,患糖尿病的時間不算太長,“糖友“還沒有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所以不自知,但是通過檢查可以發現伴有明顯的通氣量的減少,也就是肺功能下降。

人需要在肺泡細胞幫助下,把空氣中的氧氣供給機體,然後把沒用的二氧化碳從肺部呼出去。但是,糖尿病患者的肺通氣和換氣功能都是有減退的,也就是說糖友本身就有肺部的一些功能障礙,所以在感染病毒的情況下更容易發病。

另一方面,”糖友“伴有感染的幾率很高,而發生率最高的就是呼吸道感染,包括上呼吸道和肺部的感染,其中一半左右的人都是上呼吸道感染。

”一旦感染上新型冠病毒,風險要比一般人更高。“母義明解釋說,因為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比正常人低,加上血糖水平增高,血糖一旦升高,會導致肺部黏液中的血糖含量也高,包括口腔黏液的血糖也高,任何局部有分泌物地方的血糖都是高,這種情況下發生廣泛感染的可能性就很大了。糖尿病患者一旦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發病幾率增加之外,死亡的風險也會增加。這就是為什麼糖尿病人感染新冠病毒的幾率比普通人更高的原因。

糖皮質激素在疫情中廣泛使用,為《重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診療共識》推薦使用。這個藥可以幫助對付急性大面積感染,但它也是一把雙刃劍,大劑量激素會導致血糖升高,對於有糖尿病病史的新冠肺炎患者來說,也增加了一分危險。

1.16億糖友,拿什麼抵禦新冠病毒?

糖尿病這一疾病的特點決定了患者抵抗力低,加上疫情期間精神緊張,疾病治療和健康管理可能不規律,容易加重病情,所以糖尿病患者更應注意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母義明強調,糖尿病人在做好防護、勤洗手之外,一定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到“一少二不”,按時監測血糖。

少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才能有好身體。儘量在11點之前休息,熬夜時間長了,身體的抵抗力會明顯下降。

不吸菸。

不管你的煙癮有多大,在疫情這個敏感期,儘量不要抽菸。高血糖的人,本就容易發生感染,而研究證明吸菸會導致抵抗力下降,從而使得更容易被病毒感染。

不喝酒。在疫情期間,糖尿病人應儘量少飲酒或者不飲酒。

按時監測血糖。對於糖尿病病人來說,定時監測血糖,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鬆懈。不測血糖單憑症狀未必能及時發現血糖波動,管理好血糖,無論是併發症風險還是感染風險都會降低。

新冠肺炎“來襲”,為何糖尿病人易中招?內分泌科主任給出解釋

作為糖尿病患者,要警惕病毒入侵,儘管不發燒也不咳嗽,但如果身體狀況日漸變差,口渴、小便增多,莫名消瘦、全身乏力痠軟等糖尿病症狀加重,要儘早去醫院檢查。

對於非糖尿病人群感染上新冠病毒,也要注意血糖波動,需要警惕繼發性糖尿病。母義明提醒,感染上新冠病毒病,很可能會出現應激性的高血糖,如果治癒出院後,高血糖仍不能緩解,那就會變成真正的糖尿病。

這一點得到了北京大學赴武漢醫療隊專家組組長、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安友仲教授的證實。他在接受採訪時說有不少確診患者出現了高血糖。

疫情期間在醫院裡發生的高血糖,也不是今年才有。2003年SARS期間,繼發性糖尿病的發生率高達25%-36%,許多患者不得不使用60U以上胰島素治療,有些患者發生嚴重的酮症酸中毒和高滲非酮症昏迷。還有的患者已經被治好了SARS,但由於存在嚴重的糖尿病,不得不繼續住院治療。

新冠肺炎“來襲”,為何糖尿病人易中招?內分泌科主任給出解釋

新冠肺炎“來襲”,為何糖尿病人易中招?內分泌科主任給出解釋

新冠肺炎“來襲”,為何糖尿病人易中招?內分泌科主任給出解釋

新冠肺炎“來襲”,為何糖尿病人易中招?內分泌科主任給出解釋

新冠肺炎“來襲”,為何糖尿病人易中招?內分泌科主任給出解釋

新冠肺炎“來襲”,為何糖尿病人易中招?內分泌科主任給出解釋

1、《疫情當下,糖尿病人最關注的20個問題》,母義明醫生2月9日在今日頭條進行的直播節目;

2、中國疾控中心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公眾預防臨時指南之(糖尿病篇);

3、新冠肺炎可能引發高血糖,最後還可能變成糖尿病?!這是怎麼回事……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4、鄭大一附院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出院 有高血壓糖尿病腦梗塞等基礎病史,大河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