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著踢球,哭著看球,足球有何魔力能讓這麼多球迷喜愛

我的小學體育老師說,能全面鍛鍊身體素質的只有兩項運動:足球和游泳。感謝她對我這個旱鴨子說這番話,讓我在小學五年級開始看球六年級開始踢球,讓我有機會入選校隊參加大超,讓我擁有許多不踢球的人無法擁有的快樂。現在我35歲了,作為草根業餘球員每週至少還踢一場球,我的隊友和我完全不一樣,來自完全不同的工作完全不同的個性有些甚至是我討厭的那種,但是一旦上場,我們就是一體。

笑著踢球,哭著看球,足球有何魔力能讓這麼多球迷喜愛

很多人拿2米以上球員在足球領域普遍不那麼出色,來論證足球包容性不強是根本不客觀的,因為包容性是要參考正態分佈,人的普遍身高就是170-185,2米以上的人本來就稀少,所以說足球能提供給絕大多數人成為巨星的機會,哪怕是身高2米,足球也能讓你有踢門將或者成為克勞奇這種級別的球星。而籃球呢,小托馬斯175身高根本就是正常身高,放在東亞也是絕大多數人的標準,然而就是這種正常身高卻在籃球場處處被排擠,更遑論170以下的人了,根本沒有屬於他們的籃球夢。說說身邊的,我有兩個165的同學,相對絕大部分普通人,身體和彈跳都非常好。高中在同學整體身高不高的情況下,打籃球都是絕對核心。可惜到了大學,技術還算可以,就因為身高原因慢慢都放棄了籃球。那些踢足球的真沒這個煩惱,大學班裡足球技術最好的就是一米六幾的。

笑著踢球,哭著看球,足球有何魔力能讓這麼多球迷喜愛

在足球場上不論高矮胖瘦,都有你發揮的地方,可以這麼說,世界上60億人口,最起碼有47億人可以參與到這項運動中。足球可以多維度進攻,天空拒絕了我,我可以從地面掌控比賽,寬廣的場地可以大量的隊友可以彌補我個人的不足。籃球就不同,你運球再花,防守風格在硬,最終球是從你頭上飛過去的,這樣身高就成了很重要的一環,你起跳維持高度的幾秒防守時間別人可能伸個手就做到了。就體育運動來說籃球應該是對運動員身材要求最苛刻的了。

笑著踢球,哭著看球,足球有何魔力能讓這麼多球迷喜愛

國足打進世界盃那年我應該是初中,的確是全民狂歡。我當時對98年還記憶猶新,覺得我這輩子是不是都看不到衝出亞洲,走向世界了。結果02年就圓夢了,我看了每一場預選賽,第一次是踢3比0阿聯酋吧。然後我以為中國隊會經常打進世界盃決賽圈呢,沒想到巔峰就此為止,現在想想那年真是巔峰。

笑著踢球,哭著看球,足球有何魔力能讓這麼多球迷喜愛

02已經是歷史最強國足了,對手是巔峰巴西,和現在輸亞洲魚腩能一樣嗎?從過程上看,當年的一群人,甚至可以打出歐洲豪門的技術配合,現在呢?基本功都不紮實。當年個個體脂低掀起衣服腹肌明顯,現在一掀白斬雞。記得最後巴西跟德國踢,當時解說說在此之前兩支球隊從來沒碰過面,那年有個很猛的守門員,卡恩,擅長禁區出擊,最後好像羅納爾多進了兩個球,5星巴西由此誕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