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逸仙紀念醫院:“戰疫”團員青年突擊隊,貢獻出青春的力量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在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共青團中山大學委員會和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團委的指導下,在醫院黨政的正確領導下,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團委積極動員廣大青年團員參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治工作,展現當代青年醫務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同時,迅速組建三支“團員青年‘戰疫’突擊隊”,在醫院黨政和疫情防控指揮機構領導下承擔特定專項任務,貢獻青春力量。

孫逸仙紀念醫院:“戰疫”團員青年突擊隊,貢獻出青春的力量

“武漢戰疫”團員青年突擊隊,自願赴武漢守護這座城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武漢戰疫”團員青年突擊隊由5名青年團幹、團員組成。隊長李青,醫院團委委員、保健團支部書記;隊員:呼吸內科何觀玉護師、呼吸內科袁漢珍護師、呼吸內科張秦容護師、重症醫學科莫思晴護師。這一支英勇的“武漢戰疫”團員青年突擊隊,已於除夕夜隨孫逸仙紀念醫院第一批援武漢的醫療隊20人一起奔赴武漢,對口支援漢口醫院。

孫逸仙紀念醫院:“戰疫”團員青年突擊隊,貢獻出青春的力量

25日上午,醫院發出組建醫療隊馳援武漢的通知。短短几個小時就有幾百位醫務人員踴躍請戰。最後,20位醫護人員組成了第一批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在突擊隊中,隊長李青作為首批進入病房的護師,在出發武漢前特意去剪短了一頭長髮,只為更好地投入援助工作。隊員醫療隊呼吸科張秦容護士,年二十九晚上才回到五華家中。年三十中午收到醫院招募公告,自願報名馳援湖北醫療隊。除夕當夜,她爸爸、弟弟和堂弟一起開車從五華家裡出發,護送她來到廣州機場,和院醫療隊一起出發。本來他們家一直有新年拍全家福的習慣,今年很遺憾還沒有拍到,張秦容護士就出發去湖北支援了。

“武漢戰疫”團員青年突擊隊在隊長李青的帶領下,一直在漢口醫院隔離病房奔忙著。1月26號醫療隊接手漢口醫院的呼吸科病區,裡面有近80張病床,全病區所有患者基本都是肺部感染,胸部CT都是雙肺磨玻璃、實變、纖維化,基本沒有做過核酸檢測,危重患者呼吸衰竭、低氧,嚴峻的情況讓大家倍感壓力和緊張。由於當地人力不足,為了讓患者有更舒適的環境,有利於病情恢復,呼吸到更加新鮮的空氣,在目前病區無護工無清潔工的情況下,在完成一輪護理工作後,她們變成“全能護士”,擼起袖子,動手清潔漢口醫院的隔離病區。

儘管武漢的冬天很冷,但穿著多層防護服、戴沉重護目鏡下拖地、清潔病房,她們依舊汗流浹背。十幾天來,無論日班、夜班,她們毫不推脫,義不容辭,點到名字就上。在值班期間,她們要輸液、拿藥、加藥、送藥,接補液、執行各種長期治療及臨時醫囑、監測體溫及生命體徵,派發口服藥及一日三餐、補充物資等等。

由於缺乏護士鞋,往往一個班工作6個小時後,腳丫子都被磨起泡,臉上都是被口罩勒出的道道溝壑,全身也精疲力盡。為了節約防護服,她們每次上班都幾個小時滴水不沾,嘴唇也已經乾裂,雙手洗到過敏發癢出紅疹。但她們無怨無悔,她們希望病人快些好起來,疫情趕快減輕,讓武漢開滿櫻花的春天快點到來。

由於住在隔離病房,一些病人情緒波動較大,她們要更加細心耐心,時不時鼓勵病人,鼓勵家屬。雖然工作壓力大,但她們和患者共同進退。一位患者家屬對隊長李青說,“你們是廣東來的吧?這大過年的,都是父母的寶貝,你們父母怎麼捨得讓你們走這麼遠啊。我也是母親,我都捨不得,你們的父母好偉大啊。”那位阿姨的話讓李青眼眶溼潤,護目鏡瞬間就蒙上了一層霧,“那一刻我是很想家的。”可李青還是微笑著對阿姨說:“好好休息,多喝水,提升免疫力,我們一起加油,就可以早點回家了。”

孫逸仙紀念醫院:“戰疫”團員青年突擊隊,貢獻出青春的力量

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無論是病房環境還是患者情況,一切都在慢慢改善,這讓大家在前行的路上充滿了信心和希望。為了患者能早日健康,有舒適環境,中大孫逸仙紀念醫院“武漢戰疫”團員青年突擊隊拿出最好的看護本領,守護這座城,守護千萬個家。

互聯網醫院志願服務“戰疫”突擊隊,“網上”守護你

“你們在前線奮戰,我們在後方接力!”

為全力配合國家、省、市等各級對加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減少發熱患者來院就診造成的交叉感染,提高為患者服務的效率和水平,孫逸仙紀念醫院開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網上免費義診諮詢窗口,以及非發熱網上免費義診諮詢窗口,用科學專業的方法,構築抗擊疫情的牢固防線,更好地服務患者,守護全民健康。

得知這一情況,醫院廣大青年醫務工作者積極報名,以志願服務形式協助開展互聯網醫院免費義診諮詢,為群眾提供免費的線上問診。自線上義診系統開通以來,醫院各科室近百名青年醫師主動報名加入值班,通過在線義診諮詢窗口,為有疑似症狀或特殊情況的患者、為非發熱的各類長期隨訪慢性病人提供及時有效的線上諮詢,為上百位患者免費診療,回答問題超過一千個,助力“戰疫”工作。

急診科青年文明號“戰疫”突擊隊,衝鋒在第一戰線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急診科青年文明號(市級)是一支有著光榮傳統的隊伍。特別是在抗疫期間,他們在急診科青年文明號號長餘濤主任的帶領下,由66名“80後”“90後”青年醫護人員組成急診科青年文明號“戰疫”突擊隊,堅守在戰疫第一線,積極主動參與病患的醫療救護工作,參與醫院疫情聯防聯控工作任務,衝鋒在前,無所畏懼。

孫逸仙紀念醫院:“戰疫”團員青年突擊隊,貢獻出青春的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醫院就是戰場。醫院的發熱門診、急診就是阻止戰火蔓延的第一道防線。1月17日,根據醫院統一部署,醫院發熱門診、急診24小時開診,並開設隔離觀察室。以急診科為首的,來自醫院各個科室的精英此時也在不斷向發熱門診匯聚。他們臨危受命,面對“新冠病毒”的強傳染性和高危險性,沒有任何遲疑和退縮。所有人放棄春節,第一時間上崗,盡職盡責完成工作,在急診候診區設立預檢分診處,醫務人員24小時值守,對發現的疑似病例嚴格按照規定流程診斷治療,讓醫務人員直接面對疫情時減少感染風險,讓患者得到準確的診斷及有效的分診和分流。

在抗疫期間,按照醫院部署安排,在急診科設立了留觀隔離室病房,作為抗“疫”的第一道防線。醫院隔離病房很快迎來了一名X線高度懷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特殊患者”。那一天,值班的所有醫護人員沒有一個退縮,為患者護理的護士錢俞彤默默鼓勵自己“我要戰鬥了,加油!”,面對病毒和緊張的工作,錢俞彤護士表示並不孤單,因為大家都全力參與到抗擊疫情工作中,要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黨有號召,團有行動。面對肆虐的“新冠病毒”,面對未知的生命威脅,也許會有擔心和恐懼,然而當“戰爭”來臨,穿上白大褂就有一種神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逸仙青年將在黨和國家的號召下,不畏病毒、勇敢向前,與“新冠病毒”戰鬥到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