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人學之工業文明是希臘文明的繼承者建立的——中國完人


完人學之工業文明是希臘文明的繼承者建立的——中國完人

避之有 時.恬憺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 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


中國古文明能導致發達的農業文明,為何工業文明卻由屬古希臘文明的繼承者建立起來,而未在中國建立起來呢?

我們認為,作為開發人類超常智能的傳統修身法理,從唐宋以後被宗教化、神化了,使之走上了脫離人的實際生活而單純追求天國幸福的道路,從而窒息了傳統修身的生機。加之中國文化自古以來忽略對邏輯的認知等所謂的形而下的探求,所以自宋以後,只能奉行所謂“勤求古訓”的保守政策;居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反對經商,也阻礙了手工業與商業的發展。

儘管程朱理學也曾提出“窮理”以及“格物致知”,但他們所主張的卻不是窮盡萬物的理,而是要窮盡人之天理——為善之道德之理。朱熹曾在《答陳齊仲》中說:“雖草木,亦有理存焉。一草一木豈不可以格?如麻麥稻粱,甚時種,甚時收;地之肥、地之磽,厚薄不同,此宜植某物,亦皆有理。”若能如此格物之理確能發現事物的規律,但他敘述上文之後,立刻就嚴歷斥之曰:“此是何學問!”這表明程朱的“格物”、“窮理”是不僅包括這些與人生直接有關的具體事物之理,而且對此是持排斥態度的。

加上金元之時,華夏大地的傳統修煉者為了恢復漢族的地位而反抗外族,多把傳統修身稼接到武術上,從而形成武術氣功。而武術氣功重在強化形體功能而疏於開發智慧,使氣功認知客觀事物之途徑受阻,因而使中華文明固有的長處難於發揮。

歐洲文藝復興後,儘管宗教勢力仍然存在,但其文化傳統是精神、肉體分離的二元論:把精神交給上帝,把肉體與物質世界交給人自己。東方文化與科技成果輸入的結果,在一定程度上衝破了上帝創造一切的神話,從而更加速了對物質世界的認知與改造的過程。而這一認知過程又能夠充分發揮邏輯的作用,這恐怕是歐洲能建立工業文明的主要原因。

歐洲從神的統治下走上了人類生存的物質世界,而中國卻從唯物的古典氣功走進了宗教、天國、神學的死衚衕。由此可知,打破神學的枷鎖,破除迷信思想,是人類文化前進的重要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