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院教授:中西醫協同救治顯得尤為重要

江西新聞客戶端訊(江西日報記者鍾端浪)2月16日,省中醫院劉良徛教授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第十場)上,就百姓如何運用中醫藥預防疫情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中醫院教授:中西醫協同救治顯得尤為重要

劉良徛說,從全國各地運用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實踐來看,中醫藥確有獨特的優勢,在防(預防)、治(治療)、養(康復)全過程中都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

第一是預防,也就是“未病先防”,這裡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避邪氣”,正如《黃帝內經》所說“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指的是我們首先要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遠離傳染源等。第二層含義,“強正氣”,古人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指的是要調養身心,強健體魄,提高抵抗力。在這一方面,中醫的保健預防方法很多,比如江西獨特的熱敏灸、艾燻療法、中藥香囊、太極拳、健身氣功、內服代茶飲或玉屏風散加味等,都能起到避穢化濁、強身健體、預防疾病的作用。日常飲食,可吃一些百合、山藥,這些藥食兩用的食材,可以潤肺健脾。有氣虛的,可適當吃一些人參、黃芪燉排骨等進行食補。

第二是治療,臨床上絕大多數患者都能在輕症階段通過中藥或中西醫結合治療來控制病情或治癒。目前臨床上“無症狀”新冠肺炎患者並不少見。所謂“無症狀”,只是指無發熱、咳嗽等症狀,從中醫角度來看,並非真的是無症狀,實際上,在飲食、大小便、精神狀態、體力、軀體感覺、舌象、脈象等方面已經出現異常,因此這部分患者是需要儘早有針對性地給予中醫藥治療,可以有效遏制病情發展。對於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中醫藥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改善臨床症狀、減輕發熱症狀、控制病情進展、縮短治療時間、減少激素用量、減輕併發症。從中醫專家參與會診的重症患者來看,發揮中醫因人施治,辨證論治的優勢,一人一策,一人一方,對於改善患者基本狀態,提高患者血氧飽和度,減少肺部滲出,保護臟器等都有一定的作用!中醫治療不是簡單的抗病毒,更重要的是調節自身的免疫力,改善症狀,阻止延緩病情惡化,降低死亡率。

第三是康復,對於恢復期病人,中醫藥能發揮的作用更大。患者體溫正常,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肺部影像學顯示炎症明顯吸收,可以出院,這並不意味著這些患者就完全康復了,很大一部分人不同程度還存在氣短、乏力、食慾差、腹脹、大便稀軟等症狀,可以釆用如參苓白朮散等傳統中藥方藥治療,當然也可以採用熱敏灸、藥膳飲食等進行調理。尤其是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康復期出現的肺間質纖維化、肺部磨玻璃樣的改變,目前西醫缺乏有效的措施,運用中醫藥手段治療有一定的優勢,也積累了較好的臨床經驗。

劉良徛說,根據此次新冠肺炎的中醫病因、病機和江西地域氣候特點,我省針對不同證型自擬了“江中抗疫1號”和江中抗疫2號”方應用於臨床,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省中醫院撫生院區(省中西醫結合救治定點醫院)於2月11日收治的23名確診患者中,有14人使用純中醫藥治療,9人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其中2名純中醫治療的患者今天出院。

劉良徛說:中西、西醫各有所長,中西醫結合是打雙打、打配合,實現優勢互補,採用中西醫結合的辦法是目前治療新冠肺炎最有效手段,因此中西醫協同救治病患就顯得尤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