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病從口入?這樣做才科學有效!

近些天,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牽動著每個人的心,除了已確定的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2月2日有專家提醒注意消化系統傳播風險,而在最新版的《新型冠狀病毒診療指南》中,將傳播途徑補充為: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尚待明確。

為共克時艱,除了每日關注各種數據,我們也應從自身做好防護。都說“民以食為天”,宅家生活讓我們不得不每天在家解決三餐及餐具清潔。要知道,病從口入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為避免消化道傳播,對餐具、奶瓶、玩具等每日可接觸、可入口物品的消毒也是勢在必行。

嚴防病從口入?這樣做才科學有效!

在酒精難買、84消毒液斷貨的今天,餐具、奶瓶、玩具等常接觸、入口物品的清潔消毒不論是從效果還是便捷性來講,都更適合用消毒櫃來進行。國家衛健委發佈的《診療指南》指出:新型冠狀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30分鐘、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

嚴防病從口入?這樣做才科學有效!

而從下表可以看出,消毒櫃的幾種主流消毒方式是完全滿足有效滅活病毒條件的。

嚴防病從口入?這樣做才科學有效!

那如何選購併正確使用消毒櫃才能防止病毒通過消化道傳播呢?

1、看星級

按消毒效果,消毒櫃分為一星級和二星級消毒櫃。從下表可以看到,二星級消毒櫃工作要求更高,所以儘量選購二星級標準的消毒櫃。

嚴防病從口入?這樣做才科學有效!

2、對應消毒方式

目前市場上主流消毒方式因消毒原理不同,適合消毒的物品也不同,大家可以根據需求來選擇。

嚴防病從口入?這樣做才科學有效!

如果需求僅為消毒餐具,且家中餐具均為耐高溫的材質(瓷、不鏽鋼等),則可以選擇高溫消毒的消毒櫃,如家中有兒童,有玩具、奶瓶等消毒需求,可以選購臭氧+紫外線功能的消毒櫃,當然還有其餘消毒方式,大家在選購時可根據需求分辨。

嚴防病從口入?這樣做才科學有效!

為保障消毒效果,在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 將經沖洗的餐具等物分類放入消毒櫃架子上,要求立插,便於瀝水,而且擺放應留有間隙,避免堆疊影響消毒效果;
  • 高溫消毒的消毒櫃運行結束後櫃內仍處於高溫,一般要經10-20分鐘後方可開櫃取物,避免燙傷。若暫不使用餐具等物,最好不要開啟櫃門,以保持消毒效果;
  • 經常檢查門體封條是否密封良好,以免熱量散失或臭氧已出,影響消毒效果。

消毒櫃貴在容量大,可一次消毒大量物品,使用起來非常方便,也給大家的餐飲提供基礎衛生保障。希望大家注重餐具、玩具等物品的清潔消毒,共同抗疫;一起等待春天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