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瑪米亞RB67系列具體使用方法!收藏

自從接觸相機開始,就由膠片到數碼,然後數碼轉回膠片的過程,話說潮流其實就是一個循環,說不定哪天膠片又再次煥發青春(雖然比較渺茫)。我沉迷於膠片攝影,主要原因我是喜歡膠片那種獨有的質感和神秘感。當然,我並不反對數碼攝影,我自己本身也有用數碼進行攝影,某些場合我還一定得用上數碼,不得不承認現今數碼時代的便捷,隨手可以拍,人人都可以當攝影師。

有句老話:"玩膠片的遲早會上中畫幅,最終會上大畫幅。"打處玩膠片攝影那一開始,120中畫幅的情結就萌生了。畢竟,120擁有更大的感光面積,同等條件下掃描,6×6就能掃到至少2200萬像素!我一直在尋找、選擇一款值得購買的、可靠的120機器。經過一番的資料蒐集,我最終選定了瑪米亞RB67 Professional S。

圖解瑪米亞RB67系列具體使用方法!收藏

Mamiya RB67 Pro S 是一臺全機械相機,個人玩膠片相機推薦一定要玩純機械型的要麼就是全自動的(例如佳能的EOS系列,尼康F80等等)。因為純機械相機沒有涉及電子電路,不用擔心電子組件老化而出問題的情況。另外,非機械相機需要電池,我之前玩過的需要用裝電池才能工作的相機,現在有好些電池型號已經停產,找不到電池代替品的只能當擺設用。能找到代替品的,也有電壓不同而造成誤差。這是我的個人習慣,至於好不好,就見仁見智了。


圖解瑪米亞RB67系列具體使用方法!收藏

瑪米亞RB67這個機器拿在手上就可以感覺到非常皮實,據接觸的瑪米亞RB67的用家說法,耐用性不用擔心,除了一個缺點——太重。其實這些純機械結構的相機個人覺得就像一件藝術品,即使到最後膠片消失,保留一兩臺純機械式的膠片相機,也是一種情懷。

從我買RB67之前做的資料蒐集就已經發現百度上中畫幅可以找到的資料不多,轉到Google上資料也是相當的缺乏,可以看出120中畫幅相機本身普及程度很低,即使是當年膠盛行的年代,也是135用家比較多,而且那些時候的網絡也不像現在這麼發達,大家也沒有在網上有太多的交流,導致可參考的資料不多,機器操作起來可能有點障礙。所以,我決定寫一點簡單使用說明,以供後面的瑪米亞RB67用家參考。


圖解瑪米亞RB67系列具體使用方法!收藏

在看簡單使用說明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瑪米亞RB67中畫幅系列幾個型號間的區別以及一些個人體會。我們從瑪米亞年譜中得知:

1970年5月:瑪米亞RB67 Professional,第一款6cmx7cm畫幅單反相機,採用為專業人士設計的、革命性的旋轉後背設計,方便了豎畫幅拍攝。

1974年9月:瑪米亞RB67 Professional S(Pro-S)RB67的改進型。帶有防重複拍攝保護結構、單觸式對焦遮光罩和用於後背垂直拍攝時使用的自動框線指示。

1981年10月:瑪米亞RB Professional67 GL,為紀念瑪米亞RB Professional67推出10週年而發售的特別限量版,總產量為300臺。

1982年5月:瑪米亞RZ67 Professional機身,採用了電子快門的RB67改進版。改進之處包括單程卷片、改進的快門推動結構、自動蒙罩和明亮的取景器。可採用交互聯動型AE自動曝光取景器和其他搖控電子附件。鏡頭系統採用計算機設計。.

1989年9月:4只瑪米亞RZ67用新鏡頭推出,包括210mm f4.5、250mm f4.5、350mm f5.6、500mm f6。

1990年9月:瑪米亞RB67 Professional SD RB67 Pro-S的升級機型,提供更寬的鏡頭卡口以使使用75mm移軸鏡頭和500APO鏡頭。

1993年2月:瑪米亞RZ Pro II,瑪米亞RZ67 Pro的升級型號,提供快門1/2級調校、雙軌微距精密蛇腹系統和提供聲音告警信號的內部診斷電路。

根據上面資料的顯示,Mamiya RB67 Pro 始於1970年 之後推出改良版 RB67 ProS,1981年10月 推出300臺限量的黃金版 RB67 ProGL (電度部分是金色 蒙皮是棕色),最新的版本是1990年9月發表的RB67 ProSD目前二手市場最常見的是ProS及ProSDRB67全系列的鏡頭, 對焦屏, 腰平/眼平取景器, 後背皆通用。其鏡頭演化的時間表是: SEKOR --> SEKOR NB --> SEKOR C --> K/L 有何不同? 根據日本維基百科的資料,K/L系列是採用低色散鏡片 且可通用於RZ電子機身,另外K/L的卡口是61mm,SEKOR系的卡口是54mm,要把K/L裝於舊款機身時 只需把卡口上的增厚環拿下來就可以了,B/RZ系列皆為鏡間快門(快門在鏡頭內)

快門機構為SEIKO製造 (就是做手錶的那個"精工"), 鏡頭無法對焦,必須依靠蛇腹的伸縮改變鏡頭與底片間的相對位置,對焦距離越近蛇腹要推出來越多,另外 全系列的鏡頭濾鏡尺寸都是77mm,遮光罩是軟橡膠制 可摺疊伸縮 因此90/127/150都可以通用同一個遮光罩。

瑪米亞RB67 PRO S即使算1990年產的到現在也就20多年的歷史,機身上相對其他版本來說機器的零部件各項功能都會可靠一點,畢竟年代比較新。另外,瑪米亞RB67 PRO S除機器外觀略有改變以外,更多的還是性能的提高,比如後期S款的膠捲後背不但稜角分明更顯陽剛,而且百分之百都具備多次曝光撥鈕。S機身的改變,則更多是對新一代高品質KL系列鏡頭的完全匹配。須知道,早期非S機身要使用KL鏡頭,或者是用於早期機身的C系鏡頭要用於S機身,必須要做點手腳才好用。個人建議在選購的時候儘量挑選瑪米亞RB67 PRO S,一些商家或者個人在出售的時候並沒有註明版本,這點要注意分辨。最後瑪米亞RB67 PRO S似乎也分早期版本和後期版本,機身側面的機器型號標示有些是金屬浮雕製作的,有些則是平面的,如下圖。據瞭解,立體的是早出的,平面的是後來出的,至於哪個更好,個人認為並無太大區別。


圖解瑪米亞RB67系列具體使用方法!收藏

RB67系列的後背據說也有多達11種可以選擇,而且各個時期的後背都直接通用,只是在使用上會有一些細微的差異。個人機身鏡頭喜歡PROS版,而後背就喜歡最早期的舊版本,因為舊版是全金屬,雖然重而且防呆機制相對少一點,但感覺很耐操,而新版的PROS PROS的後背已改用大量塑料零件,耐用性比較差,經常聽到瑪米亞RB67出現故障的問題基本是集中後背上。所以我個人使用的瑪米亞RB67就為下面中的那個私人定製雜交版了。


圖解瑪米亞RB67系列具體使用方法!收藏

私人雜交版


圖解瑪米亞RB67系列具體使用方法!收藏

早期機身加後期後背雜交版

至於為什麼我要執著於用最早期的膠片後背,請看下面的對比。

兩種膠片後背的比較,先看背面:

圖解瑪米亞RB67系列具體使用方法!收藏

圖解瑪米亞RB67系列具體使用方法!收藏

左邊是最新的ProS版 右邊是最舊的Pro版,舊版是全金屬,雖然重但感覺很耐操,新版的已改用大量塑膠零件。舊版左邊的過卷軸較粗,新版細細。


圖解瑪米亞RB67系列具體使用方法!收藏

上方比較:舊版左邊的是防止重複曝光的指示,按過快門後會變紅,過片後會跳回白色。PROS版防止重複曝光的防呆機制是最右邊那個白色拔杆決定,想玩重曝的時候向上推一下,露出紅點就可以了。


圖解瑪米亞RB67系列具體使用方法!收藏

說一下舊版和新版的過片的不同:裝上膠捲後,過片前需要把中間有個銀色的小拉桿往左邊撥,然後才再過片。舊版後背剛收到手的時候拍了第一張後過片就卡著了,我也一時懵了,以為出現過片故障,最後無意中拔了一下中間銀色的小拉桿後又能繼續過片,但始終心裡還是有一道坎:"這個後背是不是有問題的?"帶著這個疑問不斷尋找第一代RB67的使用說明書,終於在說明書看到用舊版後背是需要拔一下銀色小拉桿後才能繼續上片,這樣我才放下心頭大石。而PROS 和PROSD版都不需要做這個步驟,直接可以過片,然後自動停片。還有個缺點,就是你拍片前必須要先看一下防止重複曝光的指示,如果是紅色的話,必須先過片,如果不過片直接上弦也是能按下快門的,不過這樣就會變成重曝。我有幾次看到好風景的時候急急忙忙取出機器,測好光上弦按下快門後才發現沒過片……網上有一個老外做的RB67使用解說也吐槽過這個設計,不過我覺得還是多用習慣下就好了,畢竟舊版的後背使用起來的耐用性會有一種讓人更加可靠的感覺。


圖解瑪米亞RB67系列具體使用方法!收藏

第一代瑪米亞RB67說明書中的操作指示

RB67相機部件功能解釋:


圖解瑪米亞RB67系列具體使用方法!收藏

上排左起:旋轉機背用的可動接環 / 機身 / 鏡頭

中排左起:後背 / 後背外蓋

下排左起:對焦屏 / 取景器 / 豆腐刀


圖解瑪米亞RB67系列具體使用方法!收藏

快門釋放鈕,在機身正面,鏡頭的右下角

機身下面,腳架鎖點/機背轉盤卡榫/機背卡忖

好了,羅嗦了這麼多,我們直接看最重要的一步──如何裝底片。


圖解瑪米亞RB67系列具體使用方法!收藏

圖解瑪米亞RB67系列具體使用方法!收藏

一開始請先打開機背,裝上底片(示範底片是Fuji Acros100)


圖解瑪米亞RB67系列具體使用方法!收藏

後背內部,箭頭及底片拉出方向的標示,底片方向一定要對,不然整卷都不會曝光...上圖中左邊是上一卷底片所留下的片軸,片頭前端有一個圓孔,而片軸中心有一個小倒鉤,穿過原有的片軸後,底片就抽不出來了。


圖解瑪米亞RB67系列具體使用方法!收藏

過片杆慢慢拉,把新底片上的START標記對齊箭頭,將後背裝入機背內,開始來回拉過片杆,直到"1"的標記出現為止,此時過片杆也會卡住。

拍之前要記得把遮光板也就我們所說的豆腐刀拉走。

圖解瑪米亞RB67系列具體使用方法!收藏

右手食指處為遮光板


圖解瑪米亞RB67系列具體使用方法!收藏

取景器

取景器在此,還可以打開放大鏡輔助對焦.後背橫放時裡面的兩條橫線就是影像範圍,直放時就的看那兩條直的。

圖解瑪米亞RB67系列具體使用方法!收藏

拇指所在為快門拉桿,請儘量一次推到最底.未上快門前反光版不會升起你是無法取景及對焦的.而圓形的就是對焦鈕,推動它蛇腹就會移動底片及鏡頭相對位置就能對焦了.那表格是曝光補償表,以與被攝物的距離來計算,有興趣的話到文章最後的官方詳細說明連結中研究。一切準備好就按下快門鈕拍攝,最重要的是檢查快門和光圈,必須是合理曝光設置,不要懶得用測光表!不然到衝完才知道曝光出錯就太遲了。拍完一張要記得過片.使用6x7格式可以拍十張。


圖解瑪米亞RB67系列具體使用方法!收藏

取出底片步驟1


圖解瑪米亞RB67系列具體使用方法!收藏

取出底片步驟2


圖解瑪米亞RB67系列具體使用方法!收藏

底片拍完了,要怎麼處理呢?如無意外就是這樣的,按下釋放轉軸按鈕把底片取出。打開內設的貼紙貼回去就完成了,拿去衝掃吧。

最後補充:這臺機器有很多防呆機制,有幾種情形是無法釋放快門的

1. 豆腐刀未抽出,但只要抽出5mm就可以釋放快門,請注意

2. 反光鏡在升起的狀態

3. 後背沒轉到正確角度,只能拍直幅或橫幅,沒有斜45度這種的

4. 快門鈕外圈的保險沒開

上面粗略的說明了Mamiya RB67 的使用方法,還是不太明白的,可以請教老師或問對攝影比較有心得的同學.祝你能拍出滿意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