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留下喜歡的,丟棄無用的


斷舍離:留下喜歡的,丟棄無用的


01


這些天來,一直老老實實在家待著,不出門。惟願這場疫情趕緊過去,還大家往日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狀態。


許多人一定都有這樣的想法。利用這段時間,做一些一直以來想做,而沒有做的事情。


比如,斷舍離。


所謂“斷舍離”,就是斷絕、捨棄,切斷,對生活中人或物的眷戀。


也就是說,生活中的斷舍離,不只是包括我們對通常衣物、鞋子和物件之類的。還包括對思維、觀念或人、或事。


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在她的《斷舍離》中,對“斷舍離”的定義,給出了這樣的概念:


斷,就是不該買的不買,不需要的不留。舍,就是處理掉堆放在家裡的那些沒用的東西。離,就是放下對物的迷戀,該丟掉的堅決丟掉。


如此一來,會讓我們不斷地處在一個相對舒適和相對清亮的空間和環境,從而,以最好的精神、最佳的心情,做最喜歡的事情,處最和諧的人。


斷舍離:留下喜歡的,丟棄無用的


02


那天早飯後,我決定徹底收拾一下,好久好久沒有收拾的抽匣和衣櫃。


每個房間都有抽匣,有裝衣服的,有裝藥品的,有裝零碎物件的。


在逐一整理時,我全部把東西拿出來,然後,再有選擇性的,把那些無用的、過期的、過時的物品和物件,毫不猶豫的放到斷舍離的那堆中。把留下的再逐一規整,放好。


這樣一來,再重新打開抽匣和衣櫃時,整潔了,清亮了,心情自然更清爽、更愉悅。


往往,斷舍離會告訴我們,越簡單,越開心。


斷舍離:留下喜歡的,丟棄無用的


03


斷舍離還有許多好處,那就是,好長時間想找而找不到,想用而不知放在哪裡的,它們會在斷舍離的過程中,一下跳入眼簾,讓你大吃一驚。


呀!原來在這兒呀!


再就是,自己幾乎都忘記的一些挺珍貴的記憶 ,會被整理出來,讓你進入曾經光陰的回憶中。


這份回憶總是那樣美好,那樣溫馨。也許,還會伴著這份回憶,勾起更多溫暖的故事。


這次斷舍離,又看到了兒子在兒時留下的一些珍貴的記憶。


兒子小學畢業時,老師留給他的贈言;他在中學時寫給媽媽母親節的祝福;他工作後去重慶出差,從那裡寄給父母的明信片。


當看到這些時,我立馬拍圖發給了兒子,讓他隨我們一起,進入時空隧道,重溫那時溫馨的記憶。


斷舍離:留下喜歡的,丟棄無用的


04


要不是來一場徹底的斷舍離,我幾乎都忘記了,2000年,我曾經以一名田徑運動員的身份,參加了單位運動會中,中年組女子4×100米的接力賽。


看到那時的那幾張照片,我把它發到我們同事的小群裡,大家無不驚訝。


“時間真快,都二十年啦。”

“呀,那時真年輕啊。”

“想當年我那麼瘦啊,哎呀,體重再也回不到那時啦。”


……


雖然手機屏幕上顯示的都是感嘆聲,但是,這感嘆聲中,卻掩飾不住滿滿的開心和愉快。既感慨歲月的匆匆,又銘記曾經的美好。


斷舍離,對真正的朋友來說,雖不常見,不常聯繫。但是,斷不掉的,是真正的情義;舍不去的,是彼此的惦記;離不了的,是你我的牽掛。


這樣的友情,永遠走不到斷舍離。


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會進入到做減法的模式。任何讓你心累和心煩的物品或關係,都沒有必要、沒有意義維繫下去,


當我們能做到這一點時,你會真真切切感受到,煩惱離你越來越遠。


你會感嘆:幸福生活,越簡單,越舒心。


斷舍離:留下喜歡的,丟棄無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