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 · 叩齒古寺

潮州 · 叩齒古寺

潮州 · 叩齒古寺

  叩齒古寺位於廣東省潮州市城南(今之道後巷),現為潮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唐朝,原名“大隱庵”。唐元和十四年(819年),韓愈因諫迎佛骨而被貶為潮州刺史,聞大顛禪師之名,乃三次致書請禪師至郡,殷勤問道。

  據《潮州府志》(卷十五、寺觀)記載,叩齒庵在城南,韓文公招大顛至郡曰住此。”又章士釗著《柳文指要》中記述:文公既見大顛,敘談之間,公曰:“和尚春秋幾許?”顛乃提起佛珠示雲:“會麼?”公雲:“不會”,顛雲:“晝夜一百八。”文公歸宅,怏怏而已。夫人問“侍郎情思不快,復有何事?”公遂舉前話。夫人云:“何不入問盡夜一百八意旨如何?”公翌曰凌晨遂去,才到門首乃遇首座,問:“侍郎入寺何早?”公雲:“特去堂頭通話。”座雲:“堂頭有何言句開示侍郎?”公舉前話,“晝夜一百八意旨如何?”座乃叩齒三聲。公至堂頭復進前話:“晝夜一百八意旨如何?”顛亦叩齒三聲,公雲:“信知佛法一般。”師雲:見甚道理乃雲一般。”公雲:“適才來門首,接見首座,亦復如是。”顛遂喚首座:“適才抵封侍郎佛法是否?”座曰:“是”。顛遂打首座趕出院。後人為紀念這段公案,乃改寺名為“叩齒庵”,後又稱叩齒古寺。宋周敦頤曾題詩堂壁曰:“退之自謂如夫子,原道深排佛老非。不識大顛何以者,數書珍重更留衣。”還有周侯梅叟題堂額:“聰明宏博”。惜年代久遠,不知湮沒何時。

  叩齒古寺元時重修,佔地面積1523平方米,1947年住持澄修法師又募資重修。“文革”期間,佛像全部被毀,1987年經市宗教局、佛教協會決定,推選宏生法師住持該寺後,法師發動海內外善信,共興祖庭。歷數年大功告成。

  重修後的寺院,是仿唐建築,殿堂莊嚴,雄偉壯觀。中間供奉準提菩薩,後面供奉韋馱菩薩。兩側為金剛殿,菩薩及金剛力士皆是漢白玉雕刻。東邊是客堂,西邊為齋堂。過了山門,但見大雄寶殿巍峨聳立,高9.9米,寬18.56米,深13.33米(建築面積計300平方米)。椽拱層疊厚實,屋頂呈歇山式,坡度平緩,出簷深延,石柱粗大有力,具有高度抗震能力,磚瓦都是仿唐特製。整座殿宇顯得古樸、典雅、宏偉;佛及羅漢像均採用脫沙工藝塑造,妙相莊嚴,精細工巧,華燈星布,珠綱映徹。四邊簷下懸掛銅鈐,微風吹動,叮咚作響。殿前又有兩雙漢白玉大象和一對石經幢。殿中有聯雲:“叩齒禮釋尊梵宇莊嚴今勝昔,古寺承相德寶殿玲瓏振宗風。”

  大殿兩側有寬敞通道佈設花園,修竹婆娑。後庭有樓三層,三廳並列,底層中廳為大顛祖堂,堂前一對石獅雄峙。東廳為方丈室,西廳為報恩堂。二層中廳為藏經閣,東西為客房。第三層中廳為玉佛閣,供白玉佛高1.2米。東廳為藥師閣,西廳為彌陀閣。祖師堂前兩株古榕,至今仍蒼鬱繁茂,樹幹挺拔,盤旋而上,狀似龍鳳飛舞。客堂上有定持法師題聯道:“叩齒露機鋒終聞盛唐法化,古寺藏龍象再現時節因緣。”

潮州 · 叩齒古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