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128頁,可要學好半年的課,至少閱讀1280頁

因為疫情,不能上課,我也沒發現網課的必須性,沒必要,生命長河,不用扒著這幾天鞏固那點知識點。

於是,我有時間仔細翻閱了六年級的語文書,如果只是做卷子刷題,還真廢了語文編者們的心思,也浪費了孩子們的青蔥年華。

而語文書,也確實沒意思,硬著頭皮看完,本著積極正向的方針,我們只說有點,不挑毛病。(所以我刪了一大段一大段的吐槽,留下精華用來分享。)

跟著語文書學習,如果只是聽聽課文,說讀寫那點字詞句也太浪費時間了。

跟風大語文概念,從語文課本延展出去,跟著語文還可以學習科學、歷史、文化藝術、生活技能、做人的道理等各方各面的內容。所以,背課文不是重點,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學習之道。

我們可以根據課本里的每個單元,總結單元主題重點,擴展閱讀範圍,確認自己的興趣點和練習寫作表達的方式。

人教版部編語文教材的上冊內容:

第一單元課文:《草原》 《丁香結》 《古詩詞三首: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花之歌》。

古詩部分是精品,花之歌是紀伯倫的,如果再多找些紀伯倫的詩來分享,同時帶領學生領略現代詩的精妙,嘗試這種語言的最高表達形式,就錦上添花了。

第一單元主題:觸景生情

閱讀一篇文章,你有什麼感想?

走在路上,看見,聽見,聞見……了什麼?你是什麼感覺?

看見一幅畫,是什麼吸引了你,讓你有什麼樣的感觸?

聽見一首歌,你會隨著節奏搖擺?還是跟著旋律浮想聯翩?

經歷一件事,留下什麼感受?……

感受能引起你的感受,來仔細回憶一下,並記錄下來。


寫作練習:

1、邊看邊寫

從你家的窗戶看出去,寫一寫窗外的景緻。

看見什麼?聽見什麼?從上到下,由遠及近,路是什麼樣子的?樹上有什麼?天空是否有云?這樣的天氣你有何推斷何感受?這樣的景緻,讓你是感到精神煥發?還是百無聊賴?

2、詩中有一幅畫

詩中有詩情畫意,詩人的情感都在字詞間,在畫中的景色裡。

下面兩首詩,選一首,描述一下詩中的景色,以及推測一下詩人的感受,或者是你讀完的感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3、主題:變形記

卡夫卡的小說《變形記》裡,主角變成了蟲子,最後結局很悲涼。

閱讀一些將人寫成動物或者將其他物品擬人的文學作品,都是一種變形記。通過這樣的作品,作者要表達自己不能直抒胸臆的心思或胸懷。

放開你的想象力,想象一下,現在的時局和情況,環境和條件,如果一隻森林裡的小動物跑進了人類社會,並在動物園變成了人,那麼,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擴展閱讀:卡夫卡《變形記》。


第二單元課文:《七律▪長征》 《狼牙山五壯士》 《開國大典》 《燈光》

第二單元主題:戰爭歲月

戰爭無情,暴力無義!歷史的意義,就是讓後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順利前行。

閱讀中,學習透過一些點滴小事,推斷出全局的立意和局勢。

寫作時,也嘗試把感觸放在細節,利用一個個細節編織出整個故事。


寫作練習:

1、邊看邊寫

查找一段1911——1949年的歷史故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並寫清楚你為什麼會感興趣這段歷史,或者這個故事,有什麼感悟?

2、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

2019是建國七十週年,也出現了很多優秀的電影,也可以在《中國機長》《攀登者》等電影裡選一部你喜歡的,寫出觀後感。

3、主題:一場戰爭

你來詮釋戰爭,是科幻電影裡的,還是過去古戰場上的,是充滿硝煙的,也可能是無聲無息的戰鬥,總之,故事你來確定,只要是戰爭就可以,放開你的腦洞!

擴展閱讀:選一本關於戰爭的書,寫一篇閱讀報告。


第三單元課文:《竹節人》 《宇宙生命之謎》 《故宮博物院》

第三單元主題:博古通今

學習就像串門兒,(這話是楊絳先生說的)

閱讀是在別人的故事裡串門兒;玩個玩具,是在技術裡串門兒;

抬頭看看星空,去宇宙裡串個門兒;逛逛博物館,去古人那裡串個門兒

每一次學習都像一次串門兒,都要找到合適的方法,並準確表達,就會有自己的收穫。


寫作練習:

1、邊看邊寫

習作說明:選一個你最喜歡的玩具,或者你喜歡的遊戲,想我介紹一下,儘量詳細,吸引別人也想要玩。

2、科學裡的事實

習作說明:收集網絡上的關於“冠狀病毒”的資料,至少參考三個媒體提供的資料或新聞,寫一寫你對這次疫情的認識。

3、主題:自選主題,寫一篇科幻小說。

擴展閱讀:選兩篇科幻故事,並記錄閱讀報告。


第四單元課文:《橋》 《窮人》 《在柏林》

第四單元主題:人情冷暖

點亮一盞燈,溫暖一顆心,

小說大多是虛構的,但虛構的情節往往是來源於真實的生活。

在閱讀小說時,人物身處何種環境?什麼樣的情景?有什麼樣的感受?這又引起你的什麼感受或者感悟?

讀小說的過程,就是一個讀者的想象與作者的描述對話的過程。

把想象的內容寫在紙上。


寫作練習:

1、邊看邊寫

閱讀這個資料:

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文學家、思想家,創作了大量的小說、童話。他的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在傳記作品《三作家》中這樣刻畫他的形象:“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臉龐,植被多於空地,濃密的鬍髭使人難以看清他的內心世界。長髯覆蓋了兩頰,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皺似樹皮的黝黑臉膛,一根根迎風飄動,頗有長者風度。寬約一指的眉毛像糾纏不清的樹根,朝上倒豎。一綹綹灰白的鬈髮像泡沫一樣堆在額頭上。不管從哪個角度看,你都能見到熱帶森林般茂密的鬚髮。”

習作練習:你現在看見三個人物肖像,選你最有感覺的,模仿茨威格的寫法,描寫這幅肖像。(三選一)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128頁,可要學好半年的課,至少閱讀1280頁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128頁,可要學好半年的課,至少閱讀1280頁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128頁,可要學好半年的課,至少閱讀1280頁


2、一件事,速度快,轉瞬即逝是什麼樣的感覺?試著寫一下。

操教釃熱酒一杯,與關公飲了上馬。關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來。”出賬提刀,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其酒尚溫。

——《三國演義》片段“關雲長溫酒斬華雄”

3、主題:小時候的……。

擴展閱讀:閱讀高爾基的作品《童年》,寫閱讀報告。


第五單元課文:《夏天裡的成長》 《盼》

第五單元主題:立意為宗

明末清初人魏禧說:“文章之道,必先立本,本豐則末茂。”

這個本,指的是你的文章的主題和觀點,也就是語文課本里說的中心,圍繞這個中心來寫文章,就不容易雜亂無章。

好像一棵樹,主杆清晰,根很深,也能枝繁葉茂。

寫作時主題清晰,描寫準確具體,才能構建一篇好文章。


寫作練習:


1、邊看邊寫

每個漢字都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選擇一個感受最深的漢字寫一篇習作。

可以從下面的漢字裡選,也可以選其他的字。

可以寫生活中的事情,也可以是想象的故事。

甜 樂 淚 暖 悔 望 迷 妙 變 忙 尋 讓

2、習作: 寫一個小故事,真情實感的表現出你和小動物的關係。

3、主題:人去大自然走一趟,享受深林綠地的清新和舒適。假如森林裡的一隻小鹿來到人間,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寫一篇童話:《都市裡的鹿》(或者題目自擬。)

擴展閱讀:閱讀一篇以動物為主題的小說,自選,記錄閱讀報告。


第六單元課文:《古詩三首:浪淘沙;江南春;書湖陰先生壁》,《只有一個地球》,《三黑和土地》,《青山不老》

人與自然該如何共處?

山川大地,氣勢如虹,你可想到,我們就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我們只有對自己有足夠的認識,對自然有足夠的瞭解,才能學會與自然和諧共處。

寫作中,該如何讓別人同意你的觀點?


寫作練習:

1、邊看邊寫

習作練習:

上網找三張圖,分別是地球,銀河系,和宇宙。

想象一下黑洞的照片,人類迄今為止也沒有官方的黑洞照片,根據地球銀河和宇宙的照片,想象一下,黑洞可能會是什麼樣子。

試著查找更多的資料,發表一篇你關於宇宙黑洞的科普說明文,要讓讀者相信你的觀點和論據。

2、所思所感

習作練習:環保是一個現實還是可有可無?如果很重要,為什麼現在環境破壞越來越厲害?如果不那麼重要,又為什麼這麼多人在關注環保問題?

地球只有一個,真的嗎?

環保是必須的嗎?該怎麼做?

什麼是可持續發展?

關於瑞典的環保少女,你怎麼評論?

你的觀點是什麼?

3、主題:世界末日。


擴展閱讀:閱讀一篇科幻小說,關於環境的主題,也可以是你以前看過的環境主題科幻電影,寫一篇閱讀報告。


第七單元課文:《文言文二則:伯牙鼓琴;書戴嵩畫牛》,《月光曲》,《京劇趣談》

第七單元主題:藝術之美

藝術是什麼?音樂,美術,手工藝……

精湛的藝術,都來自藝術家的內心真實感受。

當你遇到自己喜歡的藝術形式,或者震撼了你的藝術,請用心體會和感受。

你最喜歡的藝術形式是什麼?有什麼樣的感受和觀點?


習作練習:

1、邊看邊寫

習作練習:《蘭亭序》讀後感。 看古人的遊記,有何感受?(附的作業紙裡有蘭亭序的全文和譯文)

2、所思所感

習作練習:當疫情嚴重後,所有熱牛鬥被隔離了,不能出門,沒有聚會,你的感受怎樣的?

3、主題:你最喜歡的藝術形式是什麼?寫一篇對這種藝術形式的介紹,以及你為什麼會喜歡?你的感受是……


擴展閱讀:聽一首音樂,歌或者樂曲,寫一篇感受報告。


第八單元課文:《少年閏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有的人》

第八單元主題:“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臧克家


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及大量雜文。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該如何去認識一個人?全面的認識一個人,和完整的認識一件事,才能讓自己不偏激,學會理性客觀的認識世界和自己。


習作練習:

1、邊看邊寫

習作練習:在朋友圈選一張你喜歡的照片或者圖片,描寫一下這個片段,你有何感受,為什麼?

2、所思所感

習作練習:你認為好的故事應該是什麼樣的?你讀過的好的故事有哪些?

3、主題:你喜歡的名人是誰?他因什麼出名?你為什麼會喜歡他?


擴展閱讀:選讀一篇名人傳記,寫一篇閱讀報告。


雖然只有八個單元,但這一學期下來,同學應該讀完八到十六本全本經典書籍,而且是精讀,有老師的指導的。(八本擴展閱讀,平均每本200頁,也要有1600頁的擴展閱讀。)

可以是老師推薦,也可以是自選。六年級,如果之前的閱讀基礎好,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適合的自己的閱讀材料了。

所以,閱讀寫作練習是重點!


思維訓練,是在閱讀討論和每一篇閱讀的閱讀練習的對話中,日積月累的。


我的閱讀寫作課,沒開網課。因為我不知道隔著屏幕,該跟孩子們說些什麼。通過攝像頭,感受不到孩子們的氣場,心裡總是不踏實。而我也要一直保持一臉傻笑,一直噴著吐沫星子,以免你覺得課堂冷了。


我的感覺,閱讀寫作的過程,是個在平淡點滴的積累中厚積薄發的過程。無論閱讀還是寫作,都是從表達自己開始, 感知環境,看見世界。

小學那點知識點,真不用著急上網課,只能搞壞眼睛!搞得家長焦頭爛額,搞壞親子關係,搞得本來就所剩無幾的學習動力,徹底沒了!


如果為了孩子的學習習慣,適量的字詞句練習有一點就可以了。


最後引用一段葉開老師的話送給大家:“希望讀者在閱讀中學會獨立思考,尋找到自己喜歡的細節、人物,學會用準確的語言來表達一件事情,描述一個人物。”——《這才是中國最好的語文書(綜合分冊)》


ps:需要可打印的作業紙文件的,可以私信。

我還沒研究明白怎麼把wps文件掛在文章下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