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難忘杏花溝

「散文」 難忘杏花溝


[散文] 難忘杏花溝


那一年,中央電視臺數碼攝影頻道煙臺工作站小光圈攝影團隊四十二人在新疆採風已是第十天了。果子溝大橋的壯美,賽里木湖冰山的晶瑩剔透,大峽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拉提草原的遼闊無垠,這些美好的景色已深深地印在腦海裡,珍藏在相機的鏡頭中。

但最使人難以忘懷的是新疆的杏花溝,因為它給人們帶來快樂與挑戰,帶來身體素質與意志的考驗。面對艱難困苦,攝影人堅韌不拔,執著與頑強,用鏡頭記錄生活,用光影藝術反映生活的真善美,攝影人正在用行動實現著自己的諾言。

「散文」 難忘杏花溝


  那年的新疆氣候有些晚,氣溫一直不高,再加上幾天前下了一場雨,原本已經含苞欲放的杏花,讓春雨澆灌得有些奄奄一息。為了使這次採風不誤此行,攝影團隊的領導們臨時增加採風日期,靜候杏花盛開,一睹杏花的芳容與美姿,使得我們攝影人乘興而來、滿載而歸……
  杏花溝位於新疆伊犁新源縣吐爾根鄉,這是一片中世紀遺留下來最大的原始野杏林,集中分佈於鞏及斯河北岸,佔地有三萬多畝,是新疆野杏林比較集中的地區之一。4月中旬開始,朝陽的山坡上杏花已是含苞欲放,五月就開始爛漫了。
  巧的是我們要去杏花溝的那天晚上下了一場雨,第二天又是細雨濛濛,杏花溝採風只得延期。終於盼到了杏花溝,盼來了朝思暮想花的世界,芬芳飄逸的海洋。但迎接我們的是泥濘的山路,艱難的爬行。要到杏花盛開的地方,要艱難地爬上蜿蜒曲折的木棧橋再爬到山上,我們用三腳架作為柺杖,拄著前行。不知休息過多少次,不知留下多少汗水。青年人尚如此,我們攝影團隊成員大多是中老年人,更是力不從心,艱難倍增。爬上木棧橋,登上山坡,山路崎嶇難行。杏花溝的山與我們那裡的山截然不同。我們的山是黃土與沙礫結合而成,比較堅硬。而這裡的山是土地鬆軟,肥沃的黑黝黝,很少有砂礫。重要的山坡主幹道已經被野外吉普車與巡邏的馬與馬隊踐踏,車轍與馬蹄印交叉翻起,泥濘難行。心裡有些猶豫,有些彷徨。看著滿山盛開的杏花在向我們微笑著,在微風中搖曳著美麗的倩影。沒有別的選擇,沒有其他的捷徑,只有前進攀登,尋找最佳拍攝點。

「散文」 難忘杏花溝


  值得敬佩的是我們攝影團隊野鶴老師夫婦,他倆已是古稀之年。野鶴老師感冒了,渾身無力,在夫人的攙扶下跌跌撞撞,終於爬上山頂,留下了人與杏花的靚麗倩影;攝影團隊的忘憂草女士,在過泥濘山坡時不慎摔倒,渾身爛泥,鞋子也摔碎了,過路的攝影人用繩子幫她把鞋與腳捆綁好,又繼續前行。還有其他五對夫妻,都是在相互鼓勵攙扶下艱難行進著,最後所有人都汗流浹背登上了山頂。這些精彩的畫面,這些可敬可愛攝影人的奮進精神,令我感慨萬千,感動不已!


  其實,人生宛如一場長途跋涉,有平坦有溝壑,有愉悅有艱難,有成功有失敗。只要勇敢面對,勇於攀登,追求新起點,就會一覽眾山小!
  我是個“三高”患者,十天前住過院,且腰椎滑脫,腿關節增生,只是因為愛好,走上了這累並快樂的攝影之路。新疆之旅,一路上我深深地體會到友愛的力量。在我爬行艱難時,棲霞老鄉桂榮幫助我拿著東西,用柺杖拉著我爬山。當我氣喘吁吁累得腿直打顫時,棲霞的於姐一路上不時的幫我拿著三角架,拿著包,還有一些朋友不時送來關愛,使我感到團隊友愛的溫暖與力量。
  在奼紫嫣紅的杏花溝,青青的植被展示著自己的玉體。遠處點點的蒙古包,牛羊在安詳地吃著草,多麼靜謐和諧的的景象呀,宛若夢幻一般……

「散文」 難忘杏花溝


  杏花溝馳名中外,前來採風踏青的人絡繹不絕,有揮舞著大旗浩浩蕩蕩的團隊,有牽著小狗全家老小一道踏青的家庭,更有對對情侶,徜徉在花叢中。在藍天白雲之下,大家其樂融融地盡享著大自然的恩賜與美好……
  山上騎著馬巡邏的警察,哈克斯族人的馬隊拉著前來旅遊採風的人,攬客放鷹照相的哈族人,路旁載歌載舞的年輕人,宛若一道道絢麗多彩的風景,點綴著杏花溝……
  古詩云:“一陂春水繞花身,身影妖嬈各佔春,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美麗的杏花溝啊,你自然天成的浪漫,你的嬌豔欲滴,你的妖嬈多姿,在深邃的藍天之下,在群山環抱簇擁中,像是一幅優美的大寫意的山水國畫,大氣恢弘,清新自然,芬芳飄逸……
  杏花溝,我把你美麗的容貌帶回家,在我的心裡永遠銘記你!


「散文」 難忘杏花溝

百度搜索逸飛中文網,欣賞更多精彩文章,詩意每一個平凡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