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轉陰了,但蛋白尿定量卻依然超標?病情是好還是壞?

尿常規尿蛋白的變化是反應慢性腎病進展的常規指標之一。化驗結果一般呈現陽性和陰性兩類,對應的化驗單上一般存在+號則判定為陽性,-號則判定為陰性。如果存在加號,尿蛋白呈陽性則需要進一步化驗檢查,明確蛋白漏出的情況,腎功能受損的情況。

尿蛋白轉陰了,但蛋白尿定量卻依然超標?病情是好還是壞?

治療過程中,尿常規尿蛋白的變化也是倍受關注的尿液指標之一,尿蛋白+號越多,一般顯示蛋白漏出量越多,是病情惡化的信號。尿蛋白檢查轉陰,則提示病情穩定,炎症活動減少。

最近有不少患者留言類似的問題:尿蛋白轉陰了,但尿泡沫還有?這是怎麼回事?

別被尿蛋白“忽悠”了

尿蛋白很容易“忽悠”人?明明白白的化驗結果怎麼回事?

尿蛋白加號受外在影響因素較多,比如當天攝水量的多少、排尿的情況、還有飲食、運動、藥物服用等等都可能會影響到檢查結果。且結果一般顯示當天或近段時間的情況,但不能代表長時間腎臟漏蛋白的情況。因此單看尿蛋白,那面容易出現偏差。

這也是有些患者可能出現:尿檢結果為陰性,但尿液裡依然有泡沫的原因。

尿蛋白轉陰了,但蛋白尿定量卻依然超標?病情是好還是壞?

一般尿蛋白檢查轉陰後,還應該進一步測量24小時尿蛋白定量,觀察具體的蛋白漏出量,判斷腎小球的受損情況。如果依然有蛋白漏出,24小時尿蛋白定量沒有恢復正常值,尿液中有泡沫也就不奇怪了。

尿蛋白轉陰了,但蛋白尿定量卻依然超標?病情是好還是壞?

遇到這種情況,病情到底有沒有好轉?

尿蛋白陰性是病情好轉的情況,大多數患者檢查蛋白尿定量相應的也會下降甚至完全恢復。除了尿蛋白,腎功能相關指標同樣要重視,包括腎小球濾過率、內存肌酐清除率、血肌酐、尿酸、尿素氮等,這些指標如果也能穩定住或有下降趨勢,可以明確病情好轉。

除了這兩項指標,還有一些尿液檢查項目反映更為敏感,如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尿白蛋白肌酐比(ACR),可以更準確檢測出尿蛋白情況及判斷腎小球的損害情況。因此治療過程中,要更加全面細緻的檢查、觀察,更有助於保障腎功能的穩定,降低復發的風險。

疫情期間,有些患者無法及時複查或到院治療,有腎臟健康或遇到腎病相關問題,可以點“瞭解更多”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