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人書寫了抗疫《家·春·秋》

巴金先生創作的激流三部曲

想必很多人都讀過

《家》、《春》、《秋》

三部名作 激盪時代 喚醒國人

疫情肆虐的當下

黃石人民熱血沸騰 衝鋒向前

也用自己戰鬥的身影

記敘著黃石的抗疫勵志三部曲

家·春·秋

1 24小時“在線”,科室為“家”

黄石人书写了抗疫《家·春·秋》

張雲軒是黃石市第二醫院CT、MRI室的主任。1月21號至今,整整26天,他一直沒有離開過醫院科室。

疫情防控中,發熱、疑似患者都要經過CT診斷篩查,CT室成了工作量大、風險係數高的重點區域。張雲軒每天24小時“在線”,承擔了醫院所有疫情病例的胸部影像篩查任務。

看片子、寫報告,檢查診斷都是他的工作。不管白天黑夜,他都及時上報影像資料給專家組並參加討論。即使是凌晨三四點鐘,只要接收到病例,他總是第一時間進行緊急處理,確保病例得到準確排查。

2 藜蒿搶“鮮”送,溫情如“春”

黄石人书写了抗疫《家·春·秋》

大王鎮書記日前收到了一封短信,發送人是大王鎮中莊完全小學的青年黨員教師程夢嬌。

“我家現有純天然綠色藜蒿田20餘畝,我願意將藜蒿無償捐贈給為大王鎮居民奮鬥在一線的黨員幹部及醫護人員,一直到疫情消滅為止,且保證每天配送的質量過關”。

疫情爆發以來,程夢嬌心急如焚。跟丈夫一番商量之下,決定將家中的藜蒿盡數捐贈出去。

在徵得大王鎮政府的同意後,程夢嬌和丈夫就開始忙活起來了。

每天凌晨4點,兩人就到菜地裡採摘、剔葉、捆菜。

早上8點,將藜蒿裝車送到大王鎮衛生院、城管、政府等職工食堂,供一線的人員食用。

黄石人书写了抗疫《家·春·秋》

看似辛苦,心裡卻甜極了。程夢嬌在朋友圈裡寫道:“這個時候,孩子們都在熟睡,我們能為大家,為這次疫情做點貢獻,再苦、再累也值得”。

3 阻擊疫情,城管人“秋”風掃落葉

黄石人书写了抗疫《家·春·秋》

疫情防控工作自上而下,全面鋪開。城管部門的執法隊員紛紛下沉至小區、灣組,協助社區做好值守工作。堵住疫情,他們如同“秋風掃落葉”,絕不手軟。

黄石人书写了抗疫《家·春·秋》黄石人书写了抗疫《家·春·秋》
黄石人书写了抗疫《家·春·秋》

老下陸市容中隊的程偉和左可廷,分別值守老鸛廟村和下衛灣路口。自2月3日起,兩人就像釘子一樣,釘在值守的路口卡點上。

登記進出人員、測量體溫,檢查車輛,這些週而復始的動作,他們已經重複了近萬遍。

黄石人书写了抗疫《家·春·秋》

61歲的詹桂芝也是同樣的態度。她是西塞山區綠化處綠地保潔員。

她負責頤陽路火車站廣場2000平方米的綠化養護、硬質地面清掃,以及鐵路沿線等路段的綠地和花壇的保潔與消殺工作。

疫情爆發後,她放棄了休假,第一時間趕到工作崗位,開展綠化養護和病毒消殺工作。

家人心驚膽戰,她卻說:“再恐慌工作也要做,日子也要過啊。我每天所做的工作就是要把這些病毒一掃乾淨,讓我們的環境變得安全。”

疫情不滅 奮鬥不止

每一個身影都值得被記錄

每一個故事都值得被書寫

黃石人的家春秋

一直在上演 從未有停歇

-The End-

出品單位:黃石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