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市人民醫院慈延斌:病人治癒出院是我們最大的欣慰

萊州市人民醫院慈延斌:病人治癒出院是我們最大的欣慰

身穿防護服工作的慈延斌

莱州市人民医院慈延斌:病人治愈出院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身穿防護服工作的慈延斌

莱州市人民医院慈延斌:病人治愈出院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慈延斌的衣服被汗水浸溼

今年41歲的慈延斌是萊州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此前的十幾天裡,他是萊州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觸者,是萊州市人民醫院隔離病房中唯一一名黨員。目前,慈延斌正在隔離中。

初四那天下午,剛值完年三十的“年班”,結束初二、初三那天的查房,慈延斌就從醫院得到患者消息,初五一早他便穿上防護服進了隔離病房。這意味著未來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他無法走出那裡,無法與家人見面。面對感染危險,慈延斌只用一句“那時候不會想那麼多”簡單帶過。

雖然是24小時定時查看患者救治,他卻直言,“與武漢一線的同事相比這不算什麼”。在他心裡,作為一名黨員就應衝在前面,就要當好“螺絲釘”。

“你放心,這是萊州最好的醫院,制定的也是最好的治療方案,一定會沒問題的。”這是慈延斌為患者打氣時,每天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換藥前他也一定要“囉嗦”幾句“什麼藥減了,什麼藥增了,什麼檢查今天不用做了,什麼設備今天要用上”,他說:“怕患者緊張,一定要說清楚,他們瞭解了才沒有壓力,特別是要給病人上呼吸機時,他不知道情況的話會很恐懼。”對那些年長的患者,他從不吝嗇安撫,靠在病床前耐心講著“為什麼會發燒,將來會出現什麼問題”。

隔離病房裡,慈延斌是從業時間最長的大夫,他每天不僅要為病人做心理輔導,也要為那些共同戰鬥的“姊妹”大夫們鼓勁,讓整個團隊擰成一股繩。那段時間,他晚上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24小時裡想的全是病房裡的事。白天,他穿上厚重的防護服在裡面一待就是八九個小時,脫下防護服時襯衣總是滴著水。十幾天裡,他就在隔離病房的汙染區、半汙染區和生活區三方地活動,救治工作之外每天還要及時洗淨滿是汗漬的襯衣。

每天,慈延斌會和妻子通話互報平安,妻子是醫院呼吸科的護士長,疫情發生後,同樣處在一線的他們幾乎沒見過面,偶爾幾次也是通過視頻通話才得以看上一眼。“跟對象聊天時說,咱倆都在重要的救治崗位,這種時候國家需要,必須衝在一線上。”慈延斌說。

2月6日,萊州首例確診患者出院,離開時眼裡噙著淚水:“你們真好,如果沒有你們的全力救治,我恐怕活不下來。”

而後,慈延斌又將另一名重症患者轉移到奇山醫院後也進入了隔離中。他說:“醫院給我們的伙食和照顧都很好,現在我可以放心睡覺了。”通訊員 原春琿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國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