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本疾病社會史中,學習如何應對下一場流行病的爆發

從這本疾病社會史中,學習如何應對下一場流行病的爆發

本文約3500字,預計7分鐘閱讀完畢

商務君按: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蔓延,正嚴重影響著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傳染病防治關係到每一個人的生命健康。面對傳染病的肆虐,如何抗擊疫情?如何預防保護自己和家人?

从这本疾病社会史中,学习如何应对下一场流行病的爆发

從非洲叢林的黑猩猩,到婆羅洲雨林的獵人追蹤,《病毒來襲》作者內森·沃爾夫將自己研究的親身體驗寫成文字,帶領讀者一起踏上科學探索之旅。途中充滿生物學奧秘,又常常險象環生,不僅逐層揭開醫學*致命的病毒之一艾滋病毒的起源面紗,而且從病毒與宿主相互作用的角度探索了病毒在人類進化中所扮演的角色。

對傳染病史有一定研究就可以發現,在古埃及就明確的發現了麻風病的痕跡,但是傳染病一直到“地理大發現時期”以後,才成為全人類共同關心的重要議題。

歷史上有記載的、引發了全球性恐慌的第一個傳染病事件就是發生在六七百年前的鼠疫,也被稱作黑死病。事實也證明了疾病的爆發與人類的活動密切相關,這次鼠疫的爆發也正是大航海時期。隨著人和人之間的交流工具、運輸工具的逐漸發達起來,疾病也隨之而快速的發展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更應該學習關於傳染病的基本知識,學會自我保護。

从这本疾病社会史中,学习如何应对下一场流行病的爆发

從疾病史學習如何預防傳染病

在《病毒來襲》這本書中,作者將傳染病放在歷史的角度進行觀察,發現,急性傳染病的發生和發展以及蔓延,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必然的現象。今天的地球上已經有76億人口,在未來的二三十年間這個數字很快的就會達到90億人,所以一次又一次的傳染病爆發必定是會此起彼伏且反覆的發生。

从这本疾病社会史中,学习如何应对下一场流行病的爆发

《病毒來襲》,[美]內森·沃爾夫 著,沈捷 譯,湛廬文化 出品,2014-04,浙江人民出版社

那麼,面對傳染病的爆發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和自我保護?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些知識,瞭解急性傳染病,包括一些傳播很廣泛的慢性傳染病,比如以艾滋病,瞭解它們的來龍去脈,瞭解我們可以用什麼樣的手段對付他們,控制他們。這對於個人來說有兩層重要的含義,第一是當面臨疾病來襲的時候不會恐慌;第二層意思就是知道怎麼樣保護自己和家人。

回想這幾年,從2003年SARS每年都會有突發的傳染病大規模的爆發, 2003年的SARS(非典型性肺炎),接下來的H1N1、H5N1、H7N9流感病毒的發生,2016年的MERS(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015年的埃博拉,所有的傳染病都被我們稱之為“急性傳染病”。為什麼要做這樣一個區分?急性傳染病和慢性傳染病之間的分隔點也在這裡,急性傳染病全程很短,爆發了以後如果不能很快的控制,只要它的傳染性足夠的強,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波及很大的範圍,引起很大的社會恐慌,這是急性傳染病讓人感到不安的一個特點。新冠肺炎也符合這一特點。

但也正因為這個特點,反而我們需要擔心的東西不用過多。不管是呼吸道傳傳染病,還是像埃博拉那樣的經過接觸就會傳染的疾病,只要我們能夠及早的發現病人,並且把他們隔離開,那麼傳染的範圍就會有侷限性,包括新冠肺炎也是這樣的。所以,對於一個有比較良好的公共衛生系統的國家,也就是說基礎衛生設施很好的國家來說,急性傳染病實際並不可怕。即使包括新冠肺炎在內,有了良好的預警系統,你就可以在第一時間就鑑別出這些疾病。按理說,韓國應該是一個公共衛生系統很良好的國家,而且也是發達國家。而且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本身又是一個比較溫和的傳染病,但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忽然出現數百號的感染者,以至於整個國家包括經濟在內的各方面都受到重大的打擊,根本原因是沒有控制住傳播範圍。

那麼,對於這類突發性傳染病,我們真正要警惕的是什麼?針對這一類新的傳染病,《病毒來襲》這本書也做出了說明,重點就是我們需要儘早的發現這些確認病人,然後隔離病人。但是所謂的新發傳染病,由於不為人所知,又由於我們現在的全球航空系統異常的發達,所以一旦它出現了以後,進入到航空系統當中,就可能會造成很嚴峻的後果。

作者的一個核心觀點就是,我們應該變被動為主動,加強對於像非洲主要傳染病的來源地的新疾病監測,走到實地當中去進行病原學的調查,通過現有的網絡來分享知識,來做早期的預警和發現,這是在全球化時代所提供的一種比較新的預防方式。

其次,就是要了解傳染病,尤其是人傳人需要的幾個基本的要素:

先是要確定傳染源;然後是明確傳播的途徑,對新冠肺炎這種傳染病來說,大家都認為它是可以通過飛沫通過空氣傳播的。實際上,所有最強的傳染病,最可怕的也都是打個噴嚏被感染了;三是從傳染源經過傳播途徑傳播出來,病毒的數量還要達到一定的數量級,才能感染到新的感染者。

關於這一點,在飛機這樣一個封閉的空間裡,如果出現了一個感染者登機的情況,那麼這架飛機上同行者有多大可能會被感染呢?研究者做了一個流體力學的模型,來觀察隨著飛行時間的延長傳染結果發展。最後發現:隨著飛行時間的增加,病毒的傳染概率跟飛行的時間是有關聯性的,被傳染人數會隨著飛行時長而增加。因此,當出現新發的傳染病,尤其是呼吸道傳染病的時候,全球航空網絡應該是一個被重點關注的對象,而且對於檢疫部門來講,應該重點的關注從醫源地出發的超長航線。

从这本疾病社会史中,学习如何应对下一场流行病的爆发

機艙內病毒傳染路徑模擬

總的來說,在這樣一個全球化的時代,疾病的風險、傳染病的風險是一個我們無法避免的系統性風險。所以,我們所要做的事情是儘可能的去用知識武裝自己,採取必要的保護措施來保護自己和家人,以平常的心態來看待疾病就好了。

大數據時代,數據在疾病預防和治療如何發揮作用?

在這次疫情的預防和治療中,大數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大數據自從2008年以後變成一個很火的概念,事實上這個概念出自於金融行業,因為金融行業對於數字是最敏感的,銀行業總是希望知道應該給什麼樣的人發放貸款,它們能夠保證收回貸款,還要收到利息,不能給什麼樣的人發放貸款。所以在2021世紀初,金融行業發展出了一些模型,用來預測人們的消費行為和他們的金融行為之間的關係。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呢?銀行的業績大大的擴展了,然而次貸危機也發生了。不管結果怎麼樣,這些模型已經顯示了它的威力,就是通過對於遺忘存在的海量數據的分析,可以對人類的行為進行分類,進而可以預測人類的行為。所以實際上大數據簡單講就是兩件事情:分類和預測,分類的目的是為了預測。

明白了這一點,對於疾病來說,有沒有辦法對治療、愈後以及病情的發生發展進行預測?答案是肯定的。當有了足夠多的數據,當有了足夠多的關於這些數據的處理的知識之後,那麼你就可以對發生了的疾病,會對在特定的人身上產生的效果作出預測,同時也可以對在什麼情況下會爆發什麼樣的疾病進行預測。每年防疫系統都會發布流感的爆發趨勢的預測,他們的數據是怎麼來的呢?

對於疾控系統來說,他們來自於所謂的各種各樣的哨點監測數據,什麼意思?就是在基層的診社區設立發熱門診,這些發熱門診會報告每天、每週、每月的發熱人數,這些發熱人數彙總起來了以後,通過模型的計算,可以從時間尺度上看出一些變化,比如說從10月底開始就會出現發熱的人數的增加,這個時候就可以預測出流感的高峰要來了。

另外一個路徑,比如說利用Google這個搜索引擎工具,它本身也是一個大數據工具。當有人得了感冒,他會根據感冒的症狀,他會去這些搜索引擎上搜索感冒怎麼治?如果有100萬個人在同一天都發出這樣的搜索關鍵詞,那麼搜索引擎就會把這些相關聯的關鍵詞形成一個搜索頁面,然後就可以利用這個搜索頁面上呈現的數據做出預測。

兩年前Google發表了一篇論文,他們通過這種辦法,提前預測到了流感高峰的到來,甚至比美國疾控系統提前一週左右。Google現在也已經開發了這樣的工具,用戶可以用這種關鍵詞去進行搜索,通過這種方式就可以幫助大眾瞭解疾病發展的動態。

比如對這次疫情發佈實時新增和確診病例數據的丁香園,就是利用大數據來進行病情發展趨勢的預測

从这本疾病社会史中,学习如何应对下一场流行病的爆发

丁香園/全國新冠肺炎疫情實時動態

除此之外,大數據時代還有利於建立流行病毒的數據庫。每當科學家對一個新的病毒進行基因測序之後,就會把這些數據上傳到世界衛生組織建立的數據庫裡,形成一個傳染性病毒的基因庫。這些數據也可以供世界各國進行再分析。比如基因序列分析,進而就可以知道病毒是如何進化來源是什麼。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對病毒進行溯源,並看到病毒的傳染性在分子層面上的變化。

本書的作者、病毒學家內森 ·沃爾夫博士和他的同事們很早便預見到了全球化條件下微生物對人類潛在的巨大威脅。他把地球比作一個巨大的微生物混合器——全球性大連接使地球上出現全新的疾病,擴展了可怕的動物病毒的傳播範圍。出於這樣清醒的認識,內森·沃爾夫博士創立了環球病毒預警行動組織,它作為世界衛生組織環球疫情預警和應對網的一部分,充當了人類與病毒對峙邊界的守護者的角色。

在本書中,內森 ·沃爾夫博士將幫助我們瞭解即將來臨的病毒風暴,告訴我們流行病來自何方又將去向何處,同時,我也會為每部分做出導讀,通過深入淺出的介紹,沃爾夫博士為我們展現了他和同事們是如何檢測和捕獵病毒,又是如何運行全新的病毒監控系統的。

身處現今這個信息量巨大的時代,每一次媒體對於新的流行病毒的報道 ,都會引發新一輪的猜測和或多或少的恐慌,對於一個清醒的現代人來說,從一個病毒學家筆下去了解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不失為一個睿智的選擇,若是能在閱讀中作者對人類社會的責任感和對夢想的不懈追求,更是善莫大焉。

(本文部分內容摘自張大慶推薦序)

从这本疾病社会史中,学习如何应对下一场流行病的爆发从这本疾病社会史中,学习如何应对下一场流行病的爆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