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里的绝美意象|柳: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是我们常能见到的一种植物,也是古典诗词中的一个经典意象。

古典诗词里的绝美意象|柳: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因“柳”与“留”、“丝”与“思”谐音,人们渐渐形成了折柳赠别的习俗,柳也便成了诗人们抒发离情别绪的载体。

李白的《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便真切地写出了友人间折柳送别的离愁与不舍。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则饱含对友人前路珍重的殷殷祝愿。

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把离情别绪书写到了极致。

古典诗词里的绝美意象|柳: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古人喜欢种柳,家中庭院,山前山后总是遍植柳树。柳,也便成为了故土的某种象征,寄寓着远行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写诗人月夜听到折柳之曲,不觉勾起了故园之思。

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则以壮阔的荒漠为背景,书写边关将士们的浓重乡情。

古典诗词里的绝美意象|柳: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也许正像张九龄所说的,不是那一枝杨柳有多么贵重,而是怜惜那青青柳条间满溢的故园情深啊!

古典诗词里的绝美意象|柳: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