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中醫之路

中醫之“中”,非僅中國之中,實“守中平衡”之中。中醫之要,近於“道”,非善悟之人而不能精也。

以下講白話:中醫是以中草藥為物質基礎,結合望聞問切、推拿、針灸等等能量、信息手段,以調理身體平衡,改善身體功能為目的綜合科學,其理論根源於神農、伏羲、黃帝等先賢的思想,例如尤其是《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易經》這些經典。可是 ,想精通中醫是比較難的,首先你得讀懂經典,博聞強記,掌握不少手法,還得實踐,沒個十年八年別想多有經驗、名望;另外,你所醫治的病人,也不是馬上就好,一般都得有個過程,因為人體自我修復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外症快一些,內症一般得七天以上),有些危重病症會來不及藥物治療,不懂穴位、針灸等激發生命潛能手法難以施救。而西醫在處理急症上較為快速,以治標為主要手段(治本不治本另說,用治水來比喻,中醫為疏導使流通,西醫為切斷任其自流),人才培養上可速成,也容易規模化推行。 振興中醫,不能只“喊口號”,老老實實培養一批能深刻理解、實踐傳統文化的人才,借鑑西醫的優點改進自己,科學化,精準化,使其在激烈的競爭中有所創新、突破;(另闢蹊徑,專治那些西醫治不了、西醫治過後遺症比較大的病症僅是其生存之路)。振興中醫,不意味著要消滅西醫,融合西醫,形成一門更高的學問(暫且稱之為“道醫”),這才是中醫的興盛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