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武漢小夥吃上抗病毒中藥方 杭州醫生介紹診療過程:查看舌苔時最危險

杭+新聞

“這兩天共為16個人開方,11人開了協定方,5人開了中藥處方。只是戰時狀態下的武漢,藥材採購很難,我們兜兜轉轉一大圈,才聯繫好外配的醫藥廠家。”從2月11日凌晨3點收治病人開始,第三批援武漢醫療隊隊員、市中醫院心內科主任中醫師、黨支部書記陳啟蘭,就在為中醫中藥治療新冠肺炎忙碌。

根據國家衛健委第五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她對光谷醫院現有的中藥配方顆粒進行梳理,擬定了3種抗病毒協定方。昨晚9點,病區裡26歲的武漢小夥第一個吃上了1號抗病毒協定方。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哪一步最難?陳啟蘭說,當患者張開嘴巴讓我們查看舌苔時,是最危險的時候。

以下為陳啟蘭口述內容:

在診療方案中加入3種抗病毒協定方

我是湖北仙桃人,曾在武漢求學8年,工作後先後拜師國醫大師梅國強、伍炳彩,還跟從祝光禮、顏乾麟等多位中醫大家學習。

我所在的病區共有床位50張,收治都是從方艙醫院轉來的重症患者,大部分人是緩慢走著入院的,稍微活動就胸悶氣短。我們五個醫療組分組診療,每組床位10張,醫生6人,8小時一班,5天一輪,根據情況進負壓隔離病房查視患者。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很高,除常規西醫治療手段外,中醫中藥必不可少。中成藥適合輕症病人,比如疾病初起服用藿香正氣水,症狀輕的可以吃連花清瘟膠囊,目前看來,幾位病人都在康復。一旦服藥後病情沒有緩解,就要考慮開始服用湯藥了。

作為醫療專家,我參照了市西溪醫院專家的治療經驗與建議,在新冠肺炎患者診療方案中,擬定並加入了3種中藥抗病毒協定方。煎藥不方便,就用顆粒劑吧。

昨天,我和同事忙著在病房辦公室的電腦上做好了中藥協定方顆粒劑模板,將名稱定為抗病毒協定方1號、2號、3號。接下來,開醫囑時只需輸入名稱,中藥顆粒劑就能夠配送到位。病人在保溫杯裡倒上開水沖泡,悶上半小時就能喝了,方便、簡單、快捷。

但現在的武漢正處於戰時狀態,中藥材物資短缺,兜兜轉轉,我們昨天才找到能夠外配的醫藥廠家。我趕緊將方子發過去,各配了50貼100包協定方顆粒劑,昨晚,藥終於送到了。

加入甘草、米仁的協定方味道不太苦

昨天和今天,我共為16個病人開方,其中11人開抗病毒協定方,5人開中藥處方。第一位拿到並服用抗病毒協定方顆粒劑的,是我們病區一位26歲的年輕小夥。他是武漢本地人,病情加重後從方艙醫院轉來,之前發熱20天伴有胸悶氣急就診,2月7日和8日兩次核酸檢測為陽性。小夥子症狀較輕,主要為發熱頭痛、咳嗽胸悶,而且舌質淡紅苔白膩,我開出了1號抗病毒協定方顆粒劑,同時附上醫囑:麻杏薏甘湯和霍香正氣散加減。

昨天白天開了方子,晚上9點左右,藥就送到了小夥子手上。看著像酸奶一樣的藥盒,他“咦”了一聲,攤開看了又看,拆開一盒放入杯子裡泡開,調皮地攪拌了很久。

一杯喝下肚,小夥子笑眯眯反饋,中藥的味道還不錯嘛。其實,我在配製抗病毒協定方時自己嘗過,特意加入了甘草、米仁等中藥食材,倒入開水悶上半小時,中藥顆粒化得正好,味道不會很苦。

按照正常療程,每位病人需要吃上5貼協定方,每天兩包。我有信心,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大部分患者能夠好起來。

早在來武漢之前,我就用協定方治好了確診新冠肺炎的堂妹和疑似新冠肺炎的高中同學。

堂妹確診後,住在湖北仙桃第一人民醫院,經過中醫辨證,她溼重於熱,我讓她先服霍香正氣水,又開了1號協定方。連服5天后再微信聯繫,她的不適症狀緩解了,兩次咽拭子病毒檢測也已經轉陰。

康復回家,堂妹活動後還有點氣急,我在1號協定方的基礎上,又給她加了幾味健脾胃的中藥材,對於協定方的療效也更有底了。

為病人查看舌苔是最危險的步驟

我們醫院有16個病區,共830張床位,大部分患者日常高流量吸氧,使用無創呼吸機,可以自行服用中藥。

原則上,輕症病人和危重限水的病人服用中成藥,重症病人和中成藥效果不理想的病人服用中藥配方顆粒協定方,中成藥與3種抗病毒協定方可以實現續貫治療。

1號協定方適合早期以溼邪為主,舌質淡紅苔白膩的患者;2號協定方適合發熱胸悶,呼吸困難,舌質紅苔黃厚膩的重症患者;3號協定方適合處於恢復期、身體虧虛、舌質淡紅苔白,需要扶正健脾的患者。

對早期輕症者,用霍香正氣水化溼解表,或協定方1號化溼解表、宣肺平喘;對中期偏重患者用蓮花清瘟膠囊化溼清熱,或2號方化溼清熱、解毒活血;對後期重症患者用芪藶強心膠囊益氣扶正,或協定方3號益氣健脾、化溼解毒。根據治療情況再調整。

每天,我們各組安排一名醫生,記錄病人使用中藥前後的病情變化,1周彙總給我一次。我們還建立了武漢-杭州中醫藥專家組,我在武漢前線開藥,後方有我們中醫醫療組組長、市中醫院張永華院長等專家跟蹤指導。

中醫講求望聞問切,開中藥前必須看一看病人的舌苔,這也是最危險的步驟。當每位病人張大嘴伸出舌頭時,氣流呼出,此時我們正對著他,很可能被感染。

為了儘可能避免危險,我制定了防護標準。進入隔離病房觀察病人舌苔時,與病人間隔一米遠,頭側一些。進入病房的其他醫生,會用手機拍下每位服藥病人的舌苔照片,諮詢我們3組當班醫生。

下一步,我打算組織幾位中醫專家一起進入隔離病房,給每位患者細細把個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