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中醫發展的關鍵節點

現在中醫界總結中醫有兩個特點:整體觀念、辨證論治。其中這個辨證論治,是在宋代發揚光大的,這跟張仲景有密切關係。

戰國至秦漢,是傳統醫學的第一次總結,也是理論基礎的形成時期。《黃帝內經》在當時的認識範圍內詳細地描述了經絡、臟腑、病機等,運用了當時流行的陰陽五行觀念,奠定了中醫的理論基礎,但是內經很少言及方藥,基本處於一種形而上學的狀態。當時總結藥物的是《神農本草經》,記載的365種藥物,大多是經驗之談,某藥治某病,至於為什麼治某病,並沒有過多談及。漢末還出了一個名醫華佗,但此老並不喜歡醫家這個身份。在當時比較偏遠的長沙,一個公務員(長沙太守)張仲景寫了一本《傷寒雜病論》,還定期抽出時間來給人看病,但是當時他不算很出名,他的書不久也就散佚了。誰也想不到他後來會成為醫聖,他的書會成為醫學經典!而這就發生在宋代。


宋代—中醫發展的關鍵節點

現代畫的張仲景畫像


宋朝是一個文官地位較高的朝代,加上科舉取士,讀書的人明顯增多,宋朝社會經濟發展空前,哲學也進入一個新的總結階段,這些都影響了中醫的發展。宋朝發生了幾件醫學上的大事:1.第一次組織了官方解剖,並繪製瞭解剖圖譜—《歐希範五臟圖》;2.第一次發佈了官方的中成藥標準—《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走出了標準化、規範化的第一步;3.研究《傷寒論》開始興起,蔚然成風;4.第一本法醫學著作《洗冤集錄》問世;5.針灸銅人問世,用於教學和考試。


宋代—中醫發展的關鍵節點

針灸銅人


其中解剖和局方,很有西醫的意味,可惜這條路並沒有走下去,這本圖譜也消失在歷史的長河,這根當時的意識形態有關。局方多為中成藥,使用比湯劑方便,有利於大規模生產,類似於現代的口服西藥,這一模式維持了下來,但沒有成為中醫的主流。成為主流的是《傷寒論》這一派。

經過前代的發展,經驗積累的豐富,如何解釋這些經驗擺在當時的醫家面前,這些藥為什麼可以治這些病?機理是什麼?疾病的發生、轉歸為什麼呈現這樣的規律?當時的醫家大都是樸素的唯物主義者,但智慧的中國人具有思辨這一特點,在前代理論基礎上,文人們發揮思辨的優勢,總結歸納上述問題,這個時候,人們發現了《傷寒論》。《傷寒雜病論》散佚之後,有人在故紙堆發現了它的殘篇,被分解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本書。其中傷寒論理、法、方、藥具備,並沒有過多的談及陰陽五行,書中的方子也有效果,引起了這些文人醫家的興趣,一時研究、註解成風,形成了傷寒派,這一派的特點就是辨證論治,特別反對機械的一套。這一派不斷壯大,在清朝時期經歷了傷寒、溫病之爭,仍然是中醫中的顯學。現在研究、運用《傷寒論》的還大有人在,日本也有這麼一批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方子被稱為“經方”。

擺在宋代醫家前面的兩條路,一條是解剖、局方的路,一條是《傷寒論》的路,歷史最終選擇了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