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間 守好百姓“米袋子”“菜籃子”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日前發佈通知,要求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做好農產品穩產保供工作。連日來,各地圍繞生產、流通、供應組織等,正全面加強糧油、蔬菜、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保供。

廣東全力保障大灣區供應

“疫情防控期間,全省主要農產品生產穩定,供應充足,價格平穩,實現了農產品產得出、運得走、供得上。”廣東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顧幸偉日前向記者介紹,廣東作為養殖大省、飼料大省,通過在運輸等環節給飼料企業“開綠燈”等舉措,目前飼料產能基本可滿足全省養殖企業需求。廣東300個供港農產品基地生產正常,貨源充足。廣東省正多措並舉,全力確保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生產和供應保障。

顧幸偉表示,為保障疫情防控期間蔬菜、肉蛋奶、糧食等生活必需品生產供應,廣東及時下發《關於紮實做好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期間“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等農產品供應的緊急通知》等文件,部署各地積極推進主要農產品生產發展、產銷銜接、市場調控、質量安全等各項工作。

廣東搭建起了農產品“保供穩價安心”行動網絡平臺,目前已有超過1300家企業加入,涵蓋省內外大型農業龍頭企業、規模種養基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連鎖商超、加工流通企業等領域,成為農業農村抗疫、保障農產品平穩供給的重要力量。

江門作為大灣區的“菜籃子”,充分利用農業農村部在江門市的4個定點批發市場,把江門農產品銷往珠三角各地。(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鄭 楊)

疫情防控期间 守好百姓“米袋子”“菜篮子”

瀋陽市渾南區渾河堡農貿市場,菜品豐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孫潛彤攝

新疆搶播搶種大棚蔬菜

近幾日,在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市烏恰鎮蔬菜新村,農民趙紅菊和丈夫每天都早早起床,忙著育苗、澆水、裝營養盤、鋪設保溼膜。“從月初開始排苗,已種下萵苣、蓮花白、辣椒、土豆等菜苗。”趙紅菊說。

隨著天氣轉暖,備耕春播進入關鍵階段,新疆一些地區開始搶種大棚蔬菜,加之農牧業生產物資調運順暢有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全區“菜籃子”保供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統計顯示,全區播種定植或啟動設施蔬菜生產約3.6萬畝,預計產量約9.64萬噸,這為3月份、4月份蔬菜供給提供了有力保障。

據瞭解,新疆先期已組織伊犁、哈密、巴音郭楞、阿克蘇、喀什、克孜勒蘇等溫度適宜的6地州市緊急搶播搶種。

走進阿爾文德爾文村,只見蔬菜長勢喜人,西葫蘆等即將成熟。這裡地處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碩縣塔哈其鎮,種植專業戶搶抓農時,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間蔬菜供應。

自打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以來,新疆農業農村廳加強生產組織、產品調運,確保全區重點城市蔬菜等副食品不斷檔、不脫銷,價格平穩運行。目前,首府烏魯木齊幾大農貿批發市場每天蔬菜供應量在5000噸左右,蔬菜品種達百餘種。

與此同時,新疆持續加強“菜籃子”質量安全監管,加大生產基地採樣檢測力度,推行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馬呈忠 耿丹丹)

瀋陽建立規範可行儲備制度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瀋陽市各部門積極行動,應對疫情、防控保供,保證“米袋子”“菜籃子”充足。記者在渾河堡菜市場及蔬果超市看到,在蔬菜區,各類應季蔬菜品種齊全,價格平穩,小白菜、油菜、香菜等綠葉菜供應充足,肉蛋等價格平穩。戴著口罩的市民有序買菜。

市民的沉著冷靜,離不開這些年瀋陽市積極落實“菜籃子”工程。瀋陽市建立了“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切實把“菜籃子”工程作為直接關係到農民收入和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民生工程,著力提升“菜籃子”產品生產能力、市場流通能力、質量安全監管能力,促進了全市“菜籃子”供應充足、價格平穩、質量可靠。目前,瀋陽全市蔬菜日消費量約2100噸,全市流通環節和生產基地現有庫存2.5萬噸,1月份全市蔬菜生產10.5萬噸,2月份預計蔬菜總產量11.9萬噸,均高於月均消費量數萬噸。盛發農產品批發市場、瀋陽雨潤農產品採購中心、瀋陽壽光地利批發市場日蔬菜上市量可達2800噸。同時,全市“菜籃子”設施農業生產基地現有棚菜冬季生產面積7.9萬畝,也可為市場供應提供充足貨源。

瀋陽的“菜籃子”根深蒂固在於規劃。從2017年起,瀋陽市提出每個社區平均建成至少2個“菜籃子”產品零售網點。同時,投入資金改造老舊農貿市場,注重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公司化、網絡化建設,不斷補齊短板。

瀋陽確定“菜籃子”產品儲備品種和儲備量,建立規範可行的儲備制度,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保障作用。瀋陽早早實行了冬春蔬菜動態儲備8000噸,肉類商品市本級政府儲備3500噸。瀋陽還根據實際情況動態確定耐貯蔬菜的品種、數量和承儲企業。瀋陽市商務局對全市重點生產基地、儲備企業和8家農副產品批發市場、12家農貿市場、8家大型連鎖超市44個門店、2家連鎖生鮮超市91個門店的日監測情況顯示,瀋陽市重要生活必需品商品貨源充足、企業運行平穩、市場供應穩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孫潛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