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死神搏擊!揭祕武漢重症病房裡的廣東醫療隊

“患者心率掉得很快,需要立刻上藥搶救!”2月12日晚九點半,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東7區的重症病房裡,廣東的值班醫護人員與時間進行了一場爭分奪秒的“生死”搏擊戰。


與死神搏擊!揭秘武漢重症病房裡的廣東醫療隊

一名89歲的病危老太太在剛剛完成靜脈穿刺後心率掉到每分鐘20多次,血氧量掉到50%,情況十分危險。醫護人員立刻通過中心靜脈輸液為老太太用藥治療,並同步使用無創呼吸機。10分鐘後,患者心率回升到每分鐘120次,血氧也回升到90%,恢復了自主呼吸。


這支隊伍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第二批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2月8日開始接管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東7區,接收的全部都是重症患者。


這次成功搶救十分不容易。患者年紀大,老年痴呆多年,全身水腫,整個人躺床側臥蜷縮,血管條件不好,主治醫師陳亮介紹道,“為了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我們必須為患者進行靜脈輸液,而要想成功進行中心靜脈穿刺需要用B超引導。好在醫療隊齊心協力做到了!”這一步僅用了20分鐘,正是這關鍵的20分鐘,他們從死神手裡搶回了老太太的生命。


與死神搏擊!揭秘武漢重症病房裡的廣東醫療隊

沒有“放棄”二字,他們心裡唯一的信念就是“救人!”在醫療隊員們的不懈努力下,病區目前仍然保持著“零死亡率”的記錄。


另一邊,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口腔科黃曉靜護師被分配到原武漢協和醫院西14樓重症病區。她和另外一名帶班護士一起看護13個重症病人,其中有2人病危,有3人在使用無創呼吸機。


與死神搏擊!揭秘武漢重症病房裡的廣東醫療隊

她到武漢的首次值班就很“不好過”。凌晨4點-8點的夜班,短短4小時,她們分分秒秒接受著考驗。


難題一:“難纏”的老人

由於沒有家屬及護工,除了完成臨床護理工作,她變成了“全能護士”——給病人喂水喂藥、翻身、協助大小便、接開水、換床單要全包。


與死神搏擊!揭秘武漢重症病房裡的廣東醫療隊

與死神搏擊!揭秘武漢重症病房裡的廣東醫療隊

當天晚上,一位病危老人家反覆把吸氧面罩和身上的監測儀器設備拆掉,吵著下床回家。黃曉靜和帶班老師一次次合力把她送回床上,安慰她好好休息養病。老人家口上答應,一見呼吸情況稍好,又吵著要回家。如此反覆,直至迎來晨曦,老人家才安穩睡去。


難題二:起霧的護目鏡

穿著防護服,行動不便,動作緩慢,尤其困難的是護目鏡容易起霧氣,影響視力。黃曉靜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需要定時測體溫,為看準體溫計讀數,我們每看一支體溫計,經常要找不同角度看半天。”


與死神搏擊!揭秘武漢重症病房裡的廣東醫療隊

打針、抽血等平時得心應手的事情在隔離病房裡卻變成了“笨手笨腳”,戴著多層手套的雙手,非常不靈活,有勁也使不上。


難題三:一次班要不吃不喝“扛”9小時

在醫院,護目鏡和N95口罩必須佩戴嚴實,時間一久會有缺氧的感覺,頭部脹痛得厲害。額部和鼻樑處在擠壓下,人人都成了“壓瘡臉”。


與死神搏擊!揭秘武漢重症病房裡的廣東醫療隊

每次上班,醫療隊要提前兩小時出門,一小時車程,一小時穿防護服。“為節約防護服的消耗,避免上廁所的繁瑣,我們提前幾小時開始就不敢喝水。一個班前後將近9個小時不吃不喝,對體力和耐力是一種巨大的考驗。”黃曉靜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