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嘉靖時期的,嬰戲圖青花標本

明代嘉靖時期景德鎮民窯經營十分活躍,其質量也有大幅度提高,“官搭民燒”制度的出現,一方面對民窯的壓榨,但另一方面也刺激了民窯技術的發展。使得有的民窯青花和官窯青花很難區分。總之,嘉靖一朝品種和數量都較多,造型,紋飾等方面有其自己的時代風格,今天小秦給大家學習鑑賞的一件為明代嘉靖晚期的青花嬰戲碗如下圖所示。

大明嘉靖時期的,嬰戲圖青花標本

圖(一)兩個童子在庭院裡面玩遊戲,貌似在玩“剪刀石頭布”一個注視對方的手勢,一個注目對方的面部,顯得志在必勝的感覺。

大明嘉靖時期的,嬰戲圖青花標本

圖(二)底款為“大明嘉靖年制”一般把字體比較清瘦,用筆藏鋒,定為晚期產品。嘉靖年款字體筆畫較粗,勁中藏秀,剛柔相濟。但也有字較柔和的一種。嘉靖初年,款字的字體與正德時期基本一直。

大明嘉靖時期的,嬰戲圖青花標本


圖(三)胎比較瓷實細膩。

大明嘉靖時期的,嬰戲圖青花標本

圖(四)修足滾圓,足牆比較矮。

大明嘉靖時期的,嬰戲圖青花標本

圖(五)青花髮色為回青料,豔麗漂亮。

小秦尋寶知識點:嘉靖時期除了本朝款,還有寄託款,“大明宣德年制”還有宣德年制兩種。嘉靖民窯還有吉祥款,頌語款,如“長命富貴、萬福悠同、”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