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皓:四進隔離病房|攝影記者在行動(6)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的攝影記者用鏡頭記錄了這一特殊時期堅守在不同崗位的人們,尤其是那些舍小家顧大家、逆行而上的“白衣天使”。在武漢抗疫一線,攝影記者們積極參與抗疫防控報道,向外界及時傳遞相關信息,發回一張張真實、感人的照片。

每一次重大事件,我們的主流媒體記者都未曾缺席, 總是在第一時間奔赴疫情一線,發回第一手信息。他們不僅忠實地記錄抗疫現場,同時也拍攝那些抗疫背後感人的瞬間,為我們帶來無數個平凡、動人且充滿正能量的故事。

而這些影像也終將成為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同舟共濟、凝心聚力、眾志成城,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好見證!

柯皓:四進隔離病房

採訪: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 湯廣花

柯皓:四進隔離病房|攝影記者在行動(6)

2月5日,武漢江漢方艙醫院,醫護人員用辦公椅推著行動不便的患者前往病房。

“拍攝過程中,我十分緊張和謹慎,小碎步慢慢移動,還要時刻環顧四周,生怕影響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我一邊拍攝照片,一邊拍攝視頻,記錄下醫護人員奮戰在一線的珍貴畫面。”柯皓說。

“1月24日,凌晨1點回酒店;1月25日,晚上11點去天河機場拍首批海外物資到凌晨3點……2月1日,拍攝金銀潭醫院3名重症患者病癒出院。”這是湖北日報視覺新聞中心攝影記者柯皓近日行程表中的一部分。

柯皓:四進隔離病房|攝影記者在行動(6)

2月5日下午,醫護人員為省委黨校興華樓內入住的留觀居民送晚餐。2月3日,武漢市決定徵用湖北省委黨校興華樓,作為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觀察點。截至2月5日18時,興華樓已入住70名留觀人員。

1月28日,柯皓第4次進入隔離病房採訪。當天,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教授趙雷要去武漢市肺科醫院ICU查看一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這名患者因為感染了多名醫護人員而備受關注,目前他的病情有所好轉。

柯皓回憶,雖然已3次進入隔離病房,但眼前的景象還是讓他十分震撼,“弧形的ICU裡,10張病床依次擺開,每張病床周圍都架滿了急救設備,10多名醫護人員分佈其中忙碌著。每當我經過一張病床,都能聽到周圍的設備滴滴作響。”

柯皓:四進隔離病房|攝影記者在行動(6)

深入一線採訪的一個多星期裡,柯皓經歷了許多難忘的瞬間。如在武漢金銀潭醫院採訪院長張定宇時,由於對方一直在忙碌,他和同事等待了近9個小時,當聽到張定宇是一名漸凍症患者時,他震驚得險些將手中的相機摔落;在武漢市肺科醫院,該院ICU主任胡明在接受採訪時突然接到電話,泣不成聲,原來他的好兄弟、某院ICU醫生感染。

柯皓:四進隔離病房|攝影記者在行動(6)

柯皓用手中的相機將這一幕幕記錄下來。“哭泣的醫生,將最真實的一面展現出來了。”柯皓告訴記者,每次到醫院採訪,接觸到醫護人員,都會被深深觸動,“我們工作艱難,他們更難,比我們更危險。”

“大年三十的中午,院子裡沒有一星半點‘年味’……六菜一湯端上了桌,可大兒子遲遲沒有回來……我們很擔心,此時人們儘量迴避去醫院,可他偏偏逆行而上……”1月29日,《湖北日報》刊發了市民柯於明的一篇文章《“隔離”的年味》。

柯皓:四進隔離病房|攝影記者在行動(6)

2月5日晚,入住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方艙醫院”的患者躺在病床上安靜地看書。當天22時起,位於武漢市江漢區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的“方艙醫院”正式啟用,用於接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輕症患者。這座“方艙醫院”名為江漢方艙醫院,床位數1600張。除江漢方艙醫院外,從5日晚開始,位於洪山體育館和武漢客廳的“方艙醫院”也將陸續接收病人,兩家床位數共計2800張左右。

“同事看到了這篇文章,好奇來問作者是不是我爸。那一刻我才知道,對於家裡人來說,每天也是煎熬。”柯皓說。

沒有吃上父親做的六菜一湯,除夕夜,在完成手頭的工作後,柯皓獨自在入住的賓館吃了碗麵。“環境確實危險,但醫護等各行各業的人一直守護在一線,我們大家一起出力,共渡難關,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說起未來,柯皓滿懷信心。

柯皓

柯皓:四進隔離病房|攝影記者在行動(6)

湖北日報視覺新聞中心攝影記者。參與過玉樹地震、倫敦奧運會、十九大、全國“兩會”、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等重大報道,多次榮獲“金鏡頭”新聞攝影作品評選獎項和華賽獎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