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入艙--致敬莒南最美逆行者


"今天,我們終於可以入艙了!病房內的情形,我已經在內心描繪過無數遍,不管多艱難,我將盡我的最大努力去救護病人。"2月15日下午,作為山東省臨沂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員,莒南縣中醫院主任醫師劉賢寶第一次進入漢陽方艙醫院病房,開始為確診患者進行診治。

時間回到幾天前。2月9日凌晨,接到單位傳達的"緊急支援"通知後,劉賢寶和妻子交待著"天明就走,家裡你照應",並叮囑她"別告訴媽",便收拾好了出發的行囊。

今天,我們入艙--致敬莒南最美逆行者

臨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員中,年齡最大的劉賢寶(右)

上午9時,他和縣醫院呼吸內科主治醫師王鵬程、縣中醫院主管護士劉玉榮、縣中醫院護士厲靜,一起從家鄉出發,踏上了趕赴武漢的征程。

抵達武漢後,稍事休整,山東援鄂醫療隊將所有醫生、護士按工作需要分成多個小組,每個小組根據方艙醫院需要,隨時待命,準備"入艙"。劉賢寶和王鵬程被分到醫療組,主要負責為確診患者進行初診,包括詢問病史、測量生命體徵等,症狀較重的患者則要對其進行緊急處理或轉院。劉玉榮和厲靜則被分到感染控制組,負責醫療組進病房前、出病房後的各項檢查,防止醫務人員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病原體等。

"總得有人上戰場,我不怕",這也許是所有趕赴武漢的醫護工作者的心聲。就像劉賢寶沒有把自己到武漢一線的事情告訴老母親一樣,厲靜也跟父母說"去七天就回來"。他們來不及擔心"謊言"會不會被親人識穿,就投入到緊張忙碌工作中:汲取醫療防控信息,探討入艙細節,為已經入艙的隊員提供後勤服務,學習穿脫防護服等規範操作……只為儘快打敗疫情,救治更多患者。防護服外加手術衣、檢查手套、雙層口罩、雙層頭套、雙層鞋套,這是每個進入病房的醫務人員的防護標配。

今天,我們入艙--致敬莒南最美逆行者

學穿防護服

練習了兩天,王鵬程已經學會在一個小時之內穿好防護服。裡三層外三層的樣子彷彿是行走在太空的宇航員,實際上他們就是行走在無孔不入的病毒中,稍有不慎就有感染的危險,因此進出病房時必須反覆確認防護服的嚴密性。"不能把一絲一毫的病毒帶出來"雖然還沒有進倉,劉玉榮和厲靜非常明白自己"守護戰友安全"的重要性。

除了要開展醫療救援服務,劉賢寶還被選舉為臨時黨支部書記。今年49歲的劉賢寶是臨沂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員中年齡最大的,他主動當起了"老大哥",不僅關心隊員們的工作,對大家的生活也悉心關照,他在微信群中一遍遍提醒大家"一定要保護好自己"。"要把26個人都平平安安帶回去。"這也是壓在劉賢寶心頭最重的責任之一。

今天,我們入艙--致敬莒南最美逆行者

那面紅色黨旗在漢陽方艙飄揚時,王鵬程第一時間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作為一名醫務人員,他一直想為疫情貢獻一份力量,直到身處防治第一線,內心的緊張轉化為高漲的鬥志。正如他在入黨申請書所寫:"我時刻準備參戰。"接到15日入艙的通知後,劉賢寶、王鵬程和本組其他隊員一遍又一遍梳理入艙的準備工作,力爭各項工作到位。"這幾天,看著其他隊員接連入艙,聽著他們分享的心得,艙內的工作強度、難度可能超過想象。無論如何,我們一定以最好的狀態迎戰!"劉賢寶說。

今天,我們入艙--致敬莒南最美逆行者

一組人由5名醫生、8名護士組成,入倉前全副武裝

前路雖險,心中無懼,他們正迎頭譜寫著白衣天使"逆行抗疫"的英勇戰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