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派駐鄉村“第一書記”帶頭衝在防控疫情第一線

省市派駐鄉村“第一書記”帶頭衝在防控疫情第一線

  正值新春來臨,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大批在外省市務工農民返鄉,這為農村疫情防控工作增加了難度,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臨陣不退縮、帶頭衝在前、堅守在陣地,他們勇挑重擔,奮戰在一線,他們把駐村當成自家,帶領廣大農村黨員群眾,攜手打響防控疫情阻擊戰,共同護衛家園。他們,就是省市派駐鄉村的“第一書記”。
  周殿宏:手寫倡議書“點燃”選派幹部戰“疫”激情
  市直機關工委選派清原滿族自治縣清原鎮“第一副書記”周殿宏,帶頭引領全鎮選派幹部參與防疫。作為清原鎮選派幹部自我管理組組長,他先後兩次手寫《給選派幹部的一封信》,倡議全鎮選派幹部示範作表率,帶頭引領正能量,千方百計作貢獻。周殿宏最關心的是集體經濟生產中的疫情防控情況,他多次來到新立屯村養殖場和鬥虎屯村發菌棚等防控難度大的隱患點,和選派幹部、村“兩委”班子共同排查並消除安全隱患,降低了集體資產受損的風險。在周殿宏的帶領下,全鎮選派幹部提前返村,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市衛計委選派椴木溝村“第一書記”孫冶利用自己的職業專長向村民講授防疫醫學知識,中鐵瀋陽公司選派古城子村“第一書記”宋清舫自掏腰包給村裡購買了500個防疫口罩。


  董雨:跑遍全城為村裡購買防疫用品
  為解決村內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匱乏的困難,市殘聯選派望花區塔峪鎮前孤家子村“第一書記”董雨驅車幾十公里,幾乎跑遍了全市城區,挨家詢問沿途的藥房、便利店等商家,自掏腰包1000餘元,為村裡購買了口罩614個、消毒液160瓶。口罩由村黨支部統一管理,免費提供給值班人員。消毒液按照與水1:24的配比調配後,對全村巷道和庭院進行噴灑消毒,還將部分消毒液分發給自家有養殖場舍的村民,由村民自行對重點隱患區域進行消毒。
  馬新奔:90後小夥帶領村民戰疫情

  市委組織部選派新撫區千金鄉後鄧村“第一書記”馬新奔,正月初二“上前線”。面對疫情,這個90後的小夥子勇於擔責,回村後,馬上用村部大喇叭宣傳權威資訊和防疫知識,第一時間穩定了村民情緒。他真誠關心村裡的兩個從武漢返鄉過年的村民,在他的勸說下,這兩人主動用朋友圈告知親友自己有往返武漢的經歷,拒絕任何來訪。

省市派駐鄉村“第一書記”帶頭衝在防控疫情第一線

  崔航:百餘暖貼暖身更暖心
  設立防疫卡點、控制出入人員,近來全省社區村實施嚴查嚴控30條。連續多天的嚴寒天氣,給戰鬥在防疫一線的同志們帶來了巨大考驗,市民政局選派東洲區章黨鎮“第一副書記”崔航跑了幾十家藥房和商店,自掏腰包購買到了一百多個暖貼,又購買了熱豆漿和糖酥餅,送到了全鎮每一個卡點。防疫一線的同志們紛紛為這個暖身更暖心的崔書記點贊。
  金鐸:衝鋒陷陣守護遼寧東大門
  草市鎮是遼寧東部邊界的大門。市發改委選派清原草市鎮“第一副書記”金鐸帶領全鎮選派幹部不分晝夜,不懼困難,衝鋒在前。特別是面對防疫物資短缺等困難,他利用網絡發佈求助信息,聯繫社會愛心組織,尋遍各大藥房,爭取到愛心人士無償捐贈的1噸次氯酸納消毒劑原液、300只口罩、2000多副手套。在租不到車輛的情況下,他想方設法借到貨車,把防疫物資運回清原。他還帶頭捐款3000元,支援草市鎮防疫工作,帶動全鎮選派幹部共捐款8000餘元。
  周殿宏、董雨、馬新奔、崔航、金鐸,他們只是奮戰在防疫一線的242名選派幹部中的代表。在疫情面前,他們用樸素的行動踐行著初心使命,他們用擔當有為譜寫出忠誠之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