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邱縣“美女醫生”枕戈待旦:急診鈴就是衝鋒號

張麗娜,女,邱縣中心醫院急診科醫生,是工作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醫生,各類發燒病人就醫最先接觸的醫生。她以“責任、擔當、敬業、奉獻”的職業精神,在這場疫情戰役中,懷揣著從醫的初心,自願成為一名勇敢的逆行者。

邯鄲邱縣“美女醫生”枕戈待旦:急診鈴就是衝鋒號

正如在抗擊疫情大會上的莊嚴宣誓: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這個時候,我必須衝在最前面!”張麗娜所在的急診科是抗擊本次疫情的重點科室。她擔任科室的骨幹醫生,常年在急診科一線工作,接觸各類發燒等突發性病人最多,對病人的分流、隔離、治療和轉運等都有較豐富的經驗。

邯鄲邱縣“美女醫生”枕戈待旦:急診鈴就是衝鋒號

“家裡也有老人、孩子,心理確實緊張。這裡有很多未知病人,說一點不擔心那是假話。但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面對日益嚴峻的疫情,挺身而出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張麗娜說。

1月7日,接到古城營鎮一位60歲老人家屬的急救電話,張麗娜帶領同事火速前往。在返回醫院途中,病人突然心臟驟停。時間就是生命,張麗娜毫不猶豫,立即對患者進行心肺復甦按壓。雖然車外天氣寒冷,但張麗娜用盡全身力量,累得滿臉通紅、氣喘吁吁,直到來到醫院。經過緊張有序的搶救,最終老人出現自動心跳,呼吸意識逐漸恢復。

1月27日上午,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在急診科響起,“我父親現在發燒、發熱,還胸悶氣短,麻煩你們趕快來救救他。”值班醫生張麗娜掛完電話,叫上同事就急匆匆地跳上救護車。

當前是疫情最嚴峻的時刻,各村都採取了道路封鎖、設立卡點等措施進行聯防聯控,通向鄉村的路變得更加難行,對此張麗娜的心裡是有底的。為了儘快趕到村裡,她用手機導航,找到一條最近的路,但是道路狹窄。在距離患者家約600米的地方差點跌入路邊2米多深的土溝。

“像這樣的場景,不知道遇到多少回了,每一次都跟打仗一樣。”張麗娜說,“那種情況下,腦子裡全是病人,那顧得上害怕啊。”接來的病人只是基礎病加上普通的感冒,這讓她心裡踏實了下來。

邯鄲邱縣“美女醫生”枕戈待旦:急診鈴就是衝鋒號

“急診”二字賦予了她不管風雨行動快速,她記不清多少次半夜出診,多少次風雨交加中踏進鄉村的泥濘道路,多少次在救護車上用盡全身力量為病人做心肺復甦,一次次換來病人病情平穩、康復,這是她心裡最大的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