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丨從校園趕赴戰“疫”一線,最可愛的教育人

每一場特殊戰鬥,

都需要一批英勇的戰士;

每一次生死搏鬥,

都會湧現一批無畏的勇士。

從三尺講臺到戰“疫”一線,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裡,

我們看到了無數師生的身影那麼動人!

向您致敬!

奔波在抗疫一線的教育人!


武漢高校“逆行”而上


來自武漢高校的上千名醫護人員

和數百位專家紛紛請戰,

“逆行”而上,奔赴抗疫一線。

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

有頭髮花白的老教授,

有初為人父人母的青年醫生,

也有畢業沒多久的醫學生,

到處都是他們忙碌的身影。


武漢大學與華中科技大學

充分發揮醫療優勢,

醫護人員進行24小時值守,

對重症患者採取一人一醫療團隊、

一人一診療方案,

嚴格按照診療方案開展診療。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採取體外膜肺氧合技術,

成功救治湖北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患者。

及時提醒公眾辨別及應對“不典型”症狀。

率先成立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

每天可開展核酸檢測項目200人份以上,

最快6小時內出結果,

有助於加快疑似肺炎患者的診斷和治療。


“華中師範大學籌集善款100餘萬元,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籌集善款60餘萬元,

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植物生物學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捐贈2萬副

一次性醫用乳膠手套,

湖北大學上海校友會捐贈

50萬隻醫用口罩、3萬套防護服……”

武漢各校的愛心輸往抗疫一線。


各地高校星夜馳援


家國有召,八方支援。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準備醫護物資,

愛,源源不斷地湧向武漢!


1月25日,

2月1日,

組建第二批援鄂抗疫醫療隊,

他們來不及與家人告別,


2月1日,受國家衛健委指派,

組建由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

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李蘭娟院士領銜的

“抗擊新冠肺炎緊急醫療隊”馳援武漢。

爭分奪秒,與疫情賽跑。

致敬丨從校園趕赴戰“疫”一線,最可愛的教育人


2月1日下午17時,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組成專家管理團隊馳援武漢;


2月7日上午,

再次迅速集結334名白衣戰士,

準備900多件行李和物資,

再次出征湖北、阻擊新冠疫情!

致敬丨從校園趕赴戰“疫”一線,最可愛的教育人

2月7日上午,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緊急組建的第三批醫療隊奔赴武漢,

支援當地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

致敬丨從校園趕赴戰“疫”一線,最可愛的教育人

盼全國各地的抗“疫”戰士們

早日平安凱旋!


與祖國同心,

和母校站在一起。

這些全球校友們向祖國傳遞愛心。

“2.5萬套防護服,24萬隻口罩

(FPP2等級21.84萬隻;

FPP3+IIR等級2.16萬隻),

4000個護目鏡……”

1月29日,一批來自德國的醫用物資在北京清關,

隨後搭乘專機抵漢,

直接送至湖北12個市州、

華中科技大學全球校友聯動,

自發組織捐款、採購等工作。


兩天後,

又一批重達2.5噸的應急醫療物資

從舊金山飛越太平洋,

由志願者親手交付到醫護工作者手中,

其中包括目前急需的20萬隻醫用外科口罩、

2.75萬副醫用手套及4000套防護服。

這是武漢大學北加州校友會

與華中科大北加州校友會聯手

送往祖國的愛心。


萬眾一心,困難總會過去。


這些學校在後方保駕護航


防疫關鍵時期,

保護好師生,

就是每個學校為“戰疫”

做出的最大貢獻!

為師生建起最安心的防護牆,

這些學校正保駕護航!


北京大學

快速構建抗擊疫情的工作體系

自北京市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一級響應機制以來,

北京大學立即行動,

快速構建起了抗擊疫情的工作體系。

致敬丨從校園趕赴戰“疫”一線,最可愛的教育人

視頻:戰“疫”版《燕園十二時辰》

致敬丨從校園趕赴戰“疫”一線,最可愛的教育人

南開大學

嚴防死守,阻擊疫情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南開大學啟動“戰時”機制,生命科學學院第一時間制訂疫情應急處置預案,檢查實驗室安全、動物房運轉情況,瞭解留校學生學習生活情況,查堵“隱患點”。


為進一步加強管理,學院制訂了六項具體措施:


致敬丨從校園趕赴戰“疫”一線,最可愛的教育人

致敬丨從校園趕赴戰“疫”一線,最可愛的教育人

致敬丨從校園趕赴戰“疫”一線,最可愛的教育人


華中師範大學

積極採取防控措施,全力保障校園平安

為切實保障在校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華中師範大學積極採取防控措施,全力保障校園平安。

致敬丨從校園趕赴戰“疫”一線,最可愛的教育人

致敬丨從校園趕赴戰“疫”一線,最可愛的教育人

江南大學

全天候管理,加強師生疫情防範教育

江南大學黨政高度重視此次疫情的防控工作,嚴格按照教育部黨組和無錫市人民政府的統一部署,對校園加強全天候管理,加強師生疫情防範教育。

致敬丨從校園趕赴戰“疫”一線,最可愛的教育人

致敬丨從校園趕赴戰“疫”一線,最可愛的教育人


安徽建築大學城建學院

減免抗疫醫護人員子女學費


“新學期,所有奮戰在防疫一線

醫務工作人員的子女,

將免除一學期的學費。”

不論多少,應免盡免。

近日,安徽建築大學城市建設學院宣佈,

將通過減免這類醫護人員子女

新學期學費的方式,

向連日來奮戰在抗疫一線的

白衣天使們致敬!

“疫情無情,學校有情。”


還有這些師生太暖心


體育老師化身裝卸工


“為了跑贏疫情,

我們從昨天早上7點半,

一直工作到夜裡12點半。”

目前,

建設者們夜以繼日與疫魔競速,

廣東省茂名市第十七中學

體育教師邵澤華就在其中。

致敬丨從校園趕赴戰“疫”一線,最可愛的教育人

廣東茂名十七中教師 邵澤華


邵澤華老家在武漢。

1月中旬,學校放假後,

他回到家鄉。

“在電視上看到武漢的疫情,

很是焦心。”

邵澤華不懼艱危,

主動報名參加。

1月31日深夜11點,

他趕赴指定地點集合。


邵澤華在工地上的主要工作內容為

還要清理建設場地衛生等。

時間緊、任務重,

所有人都鉚足一股勁,

邵澤華的住處距離工地13公里,

為不遲到,他每天早上6點就起床,

從早上7點半工作至下午5點半,

只有在中午吃飯時才稍作歇息。


九天內痛失兩位至親

這位黨員教師仍堅守防疫一線


2月2日一大早,

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

虎頭山社區志願者王家生

就來到虎頭山社區集合,

然後背上消毒水箱來到漢丹小區,

為該小區內的茶館等裡裡外外消毒,

灑完消毒水後,

又來到小區門口負責

登記進出的車輛、行人。


王家生今年47歲,

是襄陽市襄城區環宇小學的

一名美術老師。

1月22日,他的母親因

心臟病、腦血栓病發病,

因處在疫情期間,

王家生並未通知親朋好友,

而是一切從簡,忍痛將母親下葬。

不幸的是,僅僅過了8天,

身患高血壓的舅舅也去世了。


兩位至親接連去世,

這給了王家生很大的打擊。

但面對疫情,他選擇了堅強。

“我是一名有著12年黨齡的老黨員。

疫情當前,舍小家顧大家,

是共產黨員應該做的。”

王家生說,

在當社區防疫志願者時,

他向居民反覆宣傳要自覺戴口罩,

儘量不出門,

“只要大家團結一心,

就一定能戰勝新冠病毒疫情”。


“我要與同事一起戰鬥在

抗‘疫’工作的第一線!”


除夕夜,

在甘肅省的一個小村莊,

北京化工大學數理學院輔導員

惠永強手捧著電腦,

焦急地從村頭跑到村尾,

努力尋找網絡信號。


身處偏遠農村,

網絡信號時好時壞,

惠永強必須保持移動

才能保證和學生不失去聯繫。

直到深夜,

與第209名學生確認情況後,

他才長舒了一口氣。


正月初一的晚上,

他告別父母,

坐上返京的火車。

他說:

“我要與同事一起戰鬥在

抗‘疫’工作的第一線!”


一大早跑遍學校周邊多家藥店

終於為學生購得口罩


疫情發生後,

許多藥店的口罩都被搶購一空。

在收到留校學生的求助後,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院

輔導員朱誠蕾一大早

跑遍學校周邊多家藥店,

終於為學生購得口罩。


華中科技大學生命學院輔導員

還聯繫合作企業深圳亞輝龍公司

捐贈口罩500個,

緩解了留校學生的口罩購買難問題。


“我想為武漢盡一份力,

早點建好,早點收病人。”


數千名建設者鏖戰正酣,

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機電工程學部

2017級電氣工程

及其自動化專業(1)班

學生盧青雲,就是建設隊伍中的一員。


寒假期間,

盧青雲原本在中建安裝實習,

疫情發生後,

他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

第一個報名參加。


留在了封城的武漢,

家人難免緊張,

但都支持盧青雲的決定。

“我想為武漢盡一份力。

早點建好,早點收病人。

鏖戰雷神山,我是其中一員。”

盧青雲說。


在團隊中,

盧青雲主要負責室內機電設備安裝

及電纜橋架卸車搬運等工作,

現場能幹的工作,他都會爭著去做。


小男孩放下錢就跑


1月31日,

浙江大學醫學院

一個小男孩走進急診大廳,

護士正要給他測量體溫,

小男孩卻在桌前站定,

將一個信封放在桌上,

向護士敬了一個禮,

說了一聲“你們辛苦了”

便一溜煙地跑出了急診大廳。


致敬丨從校園趕赴戰“疫”一線,最可愛的教育人


信封裡是1000元人民幣,

還有小男孩寫的信:

“親愛的醫生、護士們:

看你們每天奔走在

疫情的前線上十分辛苦,

我也想出一份力。

這些錢就是我的一份心意,

希望你們能收下。”

“有需要叫我,我可以加班,

不過別告訴我媽媽,省得她擔心。”


“如果說我多治好一個病人,

那我兒子的危險可能就會減少一分!”


“我沒成家,也沒照料孩子的負擔。

大家都在戰鬥,只有在戰場上,

我才能安心過好年。”


......


誰都有親情、牽掛難以割捨,

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

他們暫時放下小家,

用奮力奔跑的執著姿態,

踐行著錚錚誓言,

為大家的平安衝鋒陷陣。

“我不知道你是誰,

我卻知道你為了誰。”

奔赴在抗疫一線的教育人,

還有無數這樣的無名氏,

你們就是最可愛的人啊!

願烏雲散開後,

你能平安迎接春日陽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