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醫生的一線抗疫手記


一位醫生的一線抗疫手記


一位醫生的一線抗疫手記

我想,2019年歲末到2020年年初,一定會被中國人記住,甚至全世界都會記住。這個歲末年初,武漢突發新冠病毒肺炎,這種傳染性極強的病毒隨即以武漢為中心,迅速擴散到全國各地,引發重大疫情。

薩斯的陰影還沒完全褪去,又要面臨新的威脅,2020年的春節,是在忐忑與不安中度過的。

中國人經歷過許多苦難,每一次我們都能挺過來,這一次也會一樣,依靠我們的團結,依靠我們的智慧,排除萬難,我們終將戰勝疫情,迎來春暖花開。


一位醫生的一線抗疫手記


一位醫生的一線抗疫手記

上慄是個小縣城,但這個小縣城同樣沒有幸免於病毒的侵襲。當疫情來臨的時候,上慄人眾志成城,共同防控,譜寫了一曲曲平凡人的英雄讚歌。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默默付出,為了52萬上慄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毅然決然地選擇“逆行”。他們,值得我們記住,值得我們抒寫。

張俊,上栗縣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治醫師,曾在鍾南山院士所在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內科進修一年,參加過SARS、H7N9等傳染病防治工作。

新冠病毒爆發後,上栗縣人民醫院便成為了定點救治醫院,作為呼吸內科主治醫師,張俊一直堅守在防控新冠病毒肺炎第一線。

下面,是他在上栗縣出現第一例確診病例後寫的日記,從中我們能看到處在防控一線的醫生和護士的工作和生活日常,是他們的堅守和付出,為我們築牢了安全防線。

還是那句老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


一位醫生的一線抗疫手記


一位醫生的一線抗疫手記

2020.02.01


一 第一例確診了

確診了,本縣第一例。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這個小縣城蒙上了一層濃郁的陰霾。

以前,疫情對於我們來說僅僅是一串串冰冷的數字,確診多少例,疑似多少例,死亡多少例,似乎都離上慄遙不可及,如今一夜之間似乎變得無比真實而又——恐慌,是的,都開始害怕了。

當你發現疫情就在身邊的時候,防控形勢一夜之間便升級了,各村各鎮的居民全都自發組織起來,封村、封路、交通管制。

按照原計劃,我本來是今天輪值隔離病房的。可是因為這例患者的出現,我被告知暫時不要進入,等待專家組討論出結果。

我就一直在醫院等啊等,一直等到晚上十一點多鐘,患者被轉運至上級專科醫院接受治療,我才被告知進去接班。

從家裡到醫院的時候,天色已完全暗了下來。原本車水馬龍的大街上空空如也,在陰暗的夜色下,到處都充滿了一種冰冷蕭瑟的氣息。

突然一束亮光照亮了夜空,接踵而來的是一連串清脆的響聲打破了夜的寂靜。那是焰火,我們是花炮之鄉啊!一時間,如同是得到了指令一般,縣城的每一個角落不約而同地放起了鞭炮和煙花。“噼裡啪啦”的鞭炮聲與濃郁的硝煙氣味,成了縣城的主旋律。璀璨的煙火照亮了整個夜空,也沖淡了人們心頭的恐慌與焦慮。積壓了一個春節的鬱悶之氣似乎在這一刻被盡情地釋放出來了。

鞭炮,起源於唐代,正史不詳。但在故老相傳的故事裡,鞭炮是上慄人李畋為治療唐太宗李世民的疾病發明出來的。面對未知的恐懼,我們都不約而同的想起了老祖宗的方法,用鞭炮和焰火來驅散瘟疫,不管效果如何,這起碼能給予人們一絲心理上的安慰。

滿城煙花和此起彼伏的鞭炮相伴,我來到了醫院。今天的縣醫院在我眼裡,看起來比以往多了幾分凝重和肅穆。急診科的燈光明亮如故,此刻那裡透出來的光亮,仿似人們心中的希望之火。我暗暗告誡自己,不管前方是洪水滔天還是山崩地裂,我們都要堅守,祈願它永遠也不會熄滅,因為這不僅僅是我們醫務人員的付出,還有無數不知名的基層幹部、警察、志願者,還有許許多多默默無聞的人貢獻了力量。我們都知道,這裡既是戰場,更是生我們養我們的家鄉,為了這片熱土,我們沒有 理由後退。

明天繼續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