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開發商還在瘋狂拿地,我就安心了

​.01.

時隔三天,北京又出三塊地。

海淀西北旺一塊,昌平東小口兩塊,起始總價150.8億元,位置吸睛,門檻很高。

西北旺地塊,經過52輪競價,最終由首開+華潤+住總+中交聯合體以54.4億元摘得。

東小口北地塊,經過65輪競價,最終由綠城以63.6億元摘得。

東小口南地塊,同樣經過數十輪的競價,最終由首開+住總+建工聯合體以78.8億元摘得。

看到開發商還在瘋狂拿地,我就安心了

競得房企

這場土拍,總舉牌175輪,攬金共196.8億。

是個檢驗房企「家底」的絕佳時機。

你很難想象,在旅遊民宿行業歸零,中小企業陷入絕境,全國人民捂緊錢袋過日子的艱難時刻,還有這麼多開發商在大買特買。

如果不是大家都帶著口罩,保持著一米以上的距離,很容易被誤以為是市場火爆時期的土拍場面。


.02.

意料之外的,居然有14位「人民幣玩家」到場。

敢挑戰在這個時間拿地,對開發商的技術要求就相當高了。

看到開發商還在瘋狂拿地,我就安心了

土拍3塊地基本信息

第一現金流得靠得住,俗稱就是有錢,第二得確保自己能賣出去,不至於拿成「高負債」。

但也在情理之中,向內歸因後,好地該搶還是要搶。

下面介紹一下到場玩家。

看到開發商還在瘋狂拿地,我就安心了

到場玩家

主力軍由央企和國企組成,你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支臨危受命的“國家隊”。

中海、綠城、平安單刀赴會,且都報名參與了三宗地,絕對硬核。

其中綠城在京的土儲告急,年前陪跑之後,補倉的節點迫在眉睫,值得期待。

大佬們進場,BGM響起來。

保利+金地、首開+住總+華潤+中交等也以聯合體形式入場,看來是湊在一起攢足了子彈。

組團也要進場,玩家們用事實證明了,自己對北京的預期是兩個字,「力挺」。


.03.

第一塊地,落在放開了閘門的海淀,這是1月份以來海淀第5塊地。

感人的供地節奏和質量,有實力的開發商見到了都忍不住臉紅心跳。

嚴令土拓部門要暗戳戳努力,拿下海淀的一塊地,一舉揚名。

整個拍地過程,中海上半場亮眼,下半場氣力不足,世茂全程與首開+華潤聯合體緊咬,最終一輪惜敗。

首開+華潤聯合體則以26.22%的溢價率,把「西北旺小王子」的純住宅樓面價定在了54372元/㎡,成功拿下揚名機會。

價格上看海淀的「西北旺小王子」,沒有年前的「西山狼王」搶眼。

看到開發商還在瘋狂拿地,我就安心了

西北旺地塊

但依舊算是塊好地。

看配置,不限價,純住宅,地處海淀北5環外,屬於發展成熟區,補缺了西北旺的商品房。

鄰居也加分。

西側的老盤「百旺府」均價在74000元/平㎡。

考慮「小王子」自身樓面價入市價值很可能在80000元/㎡左右。

看硬規劃,45米的限高,但容積率高達2.5。

大概率是個小高層社區,整體定位為剛改,住宅供應會在1000套左右。

產品可以做大戶型改善,樓座排布很可能安排東西向湊足容積率。

畢竟都是真金白銀砸來的,充分利用是必然的結果。

.04.

另外兩塊地,是昌平東小口南北限競房地塊,兩塊地的限價一樣,限均價58858元/㎡和最高價64744元/㎡,是昌平區近三年的限競房地王項目。

看到開發商還在瘋狂拿地,我就安心了

東小口兩地塊位置

北地塊,較小,7家房企參與,競拍過程多次出現中海旭輝、華潤中海等同時舉牌的膠著狀態。

綠城作為一家民企,一枝獨秀的殺出重圍,溢價率達到29.8%,樓面價為37408元/㎡。

南地塊,較大,6家房企參與,競拍前半場是綠城VS中海,後半場綠城VS首開+住總+建工聯合體。

戰況之激烈,綠城舉牌舉到手抽筋,但依舊沒掰過老牌房企的大腿。

首開+住總+建工聯合體,以樓面價38771元/㎡,溢價率32.2%,拿下本場最後一塊地。

其實除了未來科學城,昌平的聲音一直勢微,嚴重懷疑是不是按了「靜音鍵」。

在固有印象下,這次能引來房企如此高的關注度實在不容易。

但開門迎客的東小口「雙子星」確實是自己爭氣。

它的出現,直接結束了昌平一年多的土地斷供。

再往前推到三年前,2017-2019年,昌平也僅出了10塊住宅用地,這其中沒有一塊是商品房,新房整體供應量不足10000套。

看到開發商還在瘋狂拿地,我就安心了

2017年-2019年昌平住宅用地

等到「雙子星」入市,大體量的它,會為市場提供超3000套的住宅供應。

當然它的魅力還不止於此。

位置優,是另一條加分項。東小口和郊野公園環抱,又依託著13號線。拋開區域來看,甚至比「西北旺小王子」的環線更優越一點。

即使它是明星盤,壓力依舊很大。作為高價限競房,去庫存是個難點。

拿下地的綠城和首開+住總+建工聯合體,請準備好挑戰限競房的高壓測試。

再大膽猜想一下,限競地王之後,商品房也不遠了。


.05.

今天,北京土拍高舉高打,就是開發商用錢投票的態度。

這和其它城市針對疫情,對樓市做出的應激反應,形成鮮明對比。

比如無錫市放鬆預售限制、順延開工時間的「無錫十七條」,西安分期繳納土地出讓價款等等。

這時你會發現,當風暴襲來,穩坐釣魚臺的,還是北京。

今天過後,再等4天,3塊不限價土地又在召喚。

看放地的勢頭,今年的北京土地有遍地開花的意味。

冷門的海淀、昌平、通州在開年就接力式入場。

如此密集的供地,有助於緩解財政壓力,也方便仍有「餘糧」的硬核開發商進場。

但此時入場的土地,受疫情影響,大概會在年底集中供應。

而去年年中拿地的,壓力會更大,開工和開盤時間都會有影響。

此刻還在堅持進場的開發商,就是在主動擁抱測試。

熬過了,不管是房企本身還是市場運營一定都會更加的穩健。

至於後市,關於災後大水漫灌的可能性,我覺得比下一次國足奪冠的概率高一點。


.06.

開發商高調拿地,其實是給個人和社會打一針安定劑。

疫情過後,你會看到無數在外撒歡兒的身影,熱火朝天的工地,以及湧現出來的就業機會......

但一定會經歷一段「疲軟期」。

「疲軟期」的持續時間,很大程度由我們每個人的預期決定。

這個時候信心就比黃金重要的多了,現在土地市場的熱鬧,無疑是給市場「喝了一罐功能性飲料」。

不厚道的說一句,看到開發商還在瘋狂拿地,我就安心多了。

既然財大氣粗的在前衝鋒,大家就安安心心的在家,吃飯睡覺加辦公好了。

最後祝大家情人家快樂。好評與差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