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陽白衣天使“疫”無返顧奔前線

淮陽白衣天使“疫”無返顧奔前線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侯俊豫 通訊員 董素芝

1月23日,“武漢封城”,因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疫迅速在全國打響。24日是臘月30日,被指定為淮陽區新冠肺炎接收單位的淮陽區人民醫院的微信群裡,一條全部召回上崗的消息悄悄來到,此前一天,感染疾病科已全員領命上崗,此時,百餘名“離崗不離心”的醫護人員第一時間回覆。大年初一,全院的醫生、護士都齊刷刷在崗待命,沒有一個人請假,沒有一個人退縮,所有人都做好了有召必回的備戰準備。

第一時間,區人民醫院迅速成立了新冠肺炎防治領導組,下設了5個小組,分配崗位時,由於初期發熱預檢分診、發熱門診、感染性疾病科人手不足,防治領導組把這一情況與院醫護人員及時通報,不到兩個小時,百餘封請戰書頻頻遞交,有的是個人請戰,有的集體請戰,他們中有六零後,七零後,有八零後、九零後,特別是有的護士孩子還小,也義無反顧地加入自願加入在這場戰疫中,很快,全院士氣高昂,形成一個眾志成城抗疫情的感人局面。

故事一

重症醫學科主任高維義:只要我沒倒下,我就不下戰場

高維義是重症醫學科主任,且是有25黨齡的老醫生,在這次戰疫中,他不但負擔著本科室的救治,還是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副組長,要承擔所有發熱患者的排查。他所屬的任務都很艱鉅,一是要指導病區對病人的治療,二是要排查是不是疑似病人,這個風險非常大,因為稍有失誤,疑似患者收治到普通病房,會擴大隱患,傳播很多人,所以他的壓力很大。

高主任做過腎摘除,身體不大好,疫情到來時,他還在病中,天天要輸水。為了掌握更多的新冠肺炎的救治方式,他總是一邊輸著水,一邊整理資料。隨著確診病人的入院,他更是隨時在學習中,因為,這個新冠肺炎的救治還沒有成熟的方案,短短的時間內,國家關於新冠肺炎的診療診斷已經改了五版了,對每個醫生都意味著挑戰。

2月5日中午,醫院的宣傳科趁他中午吃飯電話採訪他,一直無人接聽,一點多他回過電話,說正忙著搶救病人。當記者問及他的工作和健康,電話裡的他一如平日的樸實,他說:“前幾天身體不適,現在好多了。放心吧,只要我不倒下,就不會下戰場,任何一個人都會是這樣,這是職責所在!

淮阳白衣天使“疫”无返顾奔前线

故事二

感染科護士韓曉傑:孩子,媽媽對不起你

“孩子,媽媽對不起你,但是媽媽愛你。現在有很多病人需要媽媽,等疫情過去,媽媽就回來看你。”這是感染性疾病科的護士韓曉傑對一歲多孩子的視頻,談及孩子,韓曉傑幾度哽咽。

為了應對疫情,韓曉傑自臘月28至今一直堅守在崗位上,沒能回家看過孩子。這是她第一次與兒子長時間分離。半月前,兒子把熱水瓶碰翻了,開水灑到孩子脖子上,造成了嚴重的燙傷,但她因為值班,沒有機會照顧孩子,讓她很內疚。

韓曉傑所在的感染性疾病科(以下簡稱感染科)是這次抗疫的前沿科室之一,所有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和疑似病例全部都入住在此,他們的工作強度和壓力可想而知。感染科有個特殊的要求,不能開空調,所以,當班的醫護人員總是手凍得通紅,穿著防護服,身上卻一直流汗,衣服又溼又涼,很容易生病。值班以來,他們科室三名護士都得了感冒。院裡得知這一情況,及時勸說他們回家休息,但是她們沒有一個退崗,只淡淡地說,不礙事,特殊時期,要堅持崗位。而經歷過這次洗禮的韓曉傑已經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她說,希望能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淮阳白衣天使“疫”无返顾奔前线

故事三

宣傳科科長蘇葉松:疫情來臨,沒有誰是局外人

“這個冬天註定不太平凡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白衣戰士,再次征戰步履匆匆,守護病患在寒冷的冬夜,汗水依舊浸透衣衫

堅定的眼神,讓我們心安”

一天早晨,刷屏中的我無意觸到一個淮陽人的原創歌曲,看到同城一線身著防護服的白衣天使,宅在家裡的我不禁淚沾衣衫。一線的醫護人員們,你們辛苦了,不錯,是你們“堅定的眼神,讓我們心安”。

此首歌的原創是淮陽區人民醫院宣傳科的科長蘇葉松,淮陽業餘作家。以前經常寫些詩歌、小說等文學作品在刊物發表。近些天,她雖然沒有親臨一線,但每天為身邊的同志們感動著感動著,為了給一線的醫護人員加油、鼓勁,她在區人民醫院公眾號上開闢了《心聲》欄目,電話採訪身在一線的醫生護士,把疫情一線的同志們的聲音傳遞出來,如今已採訪了多期,並很快得到全院上下的呼應。

“此時,只有靠您來鼓勵我們的醫護人員啦”,“葉松,這些天看到你的文章,心變寬了,有你的支持,挺暖心的,你做的真好,大家都會謝謝您這位幕後暖心人。”這些天,她收到不少同事的短信,稱她為幕後暖心人。醫生丁桂蘭在她《心聲》專題後跟貼:“戰役常要號角的吹響,你就是那個吹號手。你的文章,你的聲音,展現了我們醫務工者的醫者仁心動人的一面,沒有你,他們的高尚情操和軍人般聽黨指揮,作風優良,能打勝仗的精神沒有人能夠知道。為一線人點贊!也為你點贊!”

《心聲》欄目讓蘇葉松看到了宣傳鼓勁的力量,她想,如何通過自己的力量為這些一線的護士、醫生加油、鼓勁呢?她想到最鼓舞人心的是歌曲,於是她擠出時間創作了《曙光》,經幾易其稿,成為今天淮陽區人民醫院發佈的抗擊新冠肺炎原創歌曲。

蘇葉松說,非常時期,我現在深深懂得了宣傳的作用,我就是吹號手,雖然不能真刀真槍的戰場廝殺,但是我要給他們鼓勁,讓他們士氣高漲,我要給他們加油、助威、吶喊,我要讓他們知道,他們不是孤獨者,我想寫很溫情的話,去溫暖他們。疫情來臨,沒有誰是局外人,同戰友同心同德,我們一起面對疫情,一起面對這些病毒,或壓力,或流言蜚語。戰友們,我在!

當我與蘇葉鬆通話要寫出這種精神時,她說少寫點我吧,給他們送去溫暖,告訴他們不是一個人在戰,我就滿足了。但我說,越是艱難時期,號角越不能少,要讓更多的人知道,疫情來臨,沒有誰是局外人。

寫在後面

“逆行”的白衣天使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我只能擷取其中的一部分與你們分享,就用《曙光》的最後一部分作結吧:“這場戰疫我們共渡難關醫者使命,牢記心間救死扶傷,初心不變齊心協力,共克時艱在抗疫的陣地,踐行著醫者的誓言陰霾之中,我看到了曙光乍現厚德、精醫、敬業、濟世,是我們淮醫人的信念我們全力以赴,築牢生命防線只為那身後的萬家燈火笑語歡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