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副院長,排查到高危疑似患者我上”


“我是副院長,排查到高危疑似患者我上”

徐秋正在排查救治一名病人


我是重慶高新區人民醫院副院長徐秋,也是高新區人民醫院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無法忘記,年三十那晚,正和家人團年,突然接到返崗的緊急通知,第二天立馬進入“備戰”狀態。因為我分管的工作涉及醫療、護理、院內感染控制、應急等部門,回到崗位我第一時間按照區委的指示和要求,組織醫院相關部門緊急召開了防控救治工作會議,制定了防控、救治和應急措施。

遇高危疑似病人安排自己上  

我分管發熱門診,每天24小時不停有發熱病人前來,排查任務極其艱鉅,有些接診醫生穿著防護服和尿不溼連續工作24小時,有些醫務人員連飯都顧不上吃,餓了,啃乾糧,困了,穿著隔離衣打個旽,都沒有一點怨言和退縮地在超負荷工作。
經過發熱門診篩查出來有異常的患者,我就立馬接手,並組織專家組進行甄別,是可疑的新冠肺炎還是普通肺炎,我們必須挨個討論細緻排查。尤其是收住入院的,一旦漏診可能導致感染在醫院內播散,會威脅到幾百個醫務人員和住院病人安全。但如果標尺過寬,誇大疫情緊張程度,又可能影響穩定。遇到高度懷疑的病人,必須採集咽試紙標本,這個過程存在感染風險。考慮到很多年輕醫生,家裡孩子還小,為了他們的安全,所以採集標本這事我都安排自己上。


再難也要迎難而上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不安,誰都可以怕,但我卻不能怕,因為在家裡我是孩子的媽媽,在醫院我是分管這塊工作的主心骨!我要以最淡定、最冷靜的姿態,出現在每個同事的面前。
為了鼓勵年輕醫生,消除大家恐慌的心理,我要迎難而上,我還特意在動員大會上講述了鍾南山院士大年三十馳援武漢,和我們重慶陸軍軍醫大學150名醫務人員除夕夜趕往武漢的事蹟,以此鼓勵大家群策群力一定要過這一關。不止醫護人員,這種沉著冷靜的情緒也要傳達給患者,其實我們身體和心理都到了極限。

和家人在各自的房間視頻聊天  

我家裡有老人,抵抗力低下,擔心病毒帶回家,每次出醫院前我都要全身消毒,回家後還要做一次消毒並且減少和家人接觸。每天上班,忙到深夜方回,面對兒子而不敢親近,都在各自的臥室“隔離”起來,有什麼事都是打電話、發視頻……什麼是咫尺天涯,箇中滋味,深有體會。我只希望兒子終能明白,媽媽今日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所有小別離都是為了大團圓。


從疫情一開始,我們護目鏡奇缺,醫護人員都為防護用品發愁,但總有一些普普通通的市民溫暖著我們。期間,一位男士扛了兩大包醫用物資來到醫院,放在急診科大門後轉身就走。當時急診科主任匆匆拉住他,希望他留名,他只說了一句:“我只知道你們缺這個,儘管很多人找我買,但我絕不會賣,因為你們病倒了,誰來保護我們呢?”那一刻,我第一時間就想告訴兒子,他一定會和我一樣,覺得所有這一切是值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