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中國科幻電影發展,這部簡史你該深思什麼?


簡析中國科幻電影發展,這部簡史你該深思什麼?

2019年是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眾所周知是因為《流浪地球》。著名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曾說:“一部好的電影要麼改變世界,要麼改變我們看世界的方式。”《流浪地球》不僅打破了西方所說“中國拍不出科幻電影”的魔咒,而且改變了中國科幻電影的生態和國人對於國產科幻的態度和信心,迎來了黎明前的一線曙光。

也許你會以為開啟中國科幻大門的《流浪地球》一聲春雷平地起,殊不知科幻電影這顆沉睡的古蓮種子在中國已經發育了八十多年。

中國科幻電影史三大里程碑

01

八十年來,我國科幻電影產量稀少,佳作更是鳳毛麟角,充斥著大量的爛片。中國最早的一部科幻片應該是1939年上映並且早已丟失影像的《六十年後上海灘》,講述了大學教授利用科學復活了六十年前的兩人,使之恢復記憶,但二人鬚髮斑白難以適應新世界而惹出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strong>標誌著我國開始有科幻電影題材與元素。

簡析中國科幻電影發展,這部簡史你該深思什麼?

在此之後《化身人猿》、《霹靂貝貝》、《珊瑚島上的死光》、《大氣層的消失》、《錯位》、《合成人》等一系列“驚悚”科幻片將外太空、超能力、不明飛行物、變異等科幻名詞引入了電影市場,在大眾的心頭留下些許浮光掠影般的科幻印象。

新世紀後《情癲大聖》、《長江七號》都有科幻之名卻無科幻之實。《情癲大聖》藉著《大話西遊》的東風消費著觀眾的舊情懷,使得天外來客、時空穿越、激光大戰等充滿想象力的科幻元素淹沒在一片海誓山盟的僧妖之戀中。《長江七號》儘管有一大科幻元素玩具狗——長江七號,但抒情和喜劇才是星爺電影的內核。

簡析中國科幻電影發展,這部簡史你該深思什麼?


簡析中國科幻電影發展,這部簡史你該深思什麼?

02

09年的《機器俠》曾一度標榜“首部華語科幻特效巨片”,事實卻是特技粗糙,劇情生硬,即使獲得了當年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提名,依舊擋不住惡評如潮,似乎又一次佐證了中國真的不擅長科幻電影。

我個人認為至少《機器俠》讓我看到了創新和努力,科幻不再是夾雜在其他電影類型下的依附元素<strong>,打破了科學表象下懷舊與喜劇的柺杖式發展,它開始嘗試成為電影類型的一個獨立分支,真正以科幻作為電影的內容支撐,是中國科幻電影發展的第二個里程碑,標誌著我國科幻電影開始走向獨立。

簡析中國科幻電影發展,這部簡史你該深思什麼?

10年的《全城戒備》、《未來警察》、16年的《蒸發太平洋》則是典型的科幻外衣之下的商業爛片,在《機器俠》之後紮紮實實的為我們潑了一瓢冷水。

03

雪萊說:“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的確,2019年中國科幻電影的春天真的來了!《流浪地球》改編自當代中國科幻小說家劉欣慈的中篇,講述了2075年太陽即將毀滅,地球不再適宜居住,為了生存,地球人團結一致開啟“流浪地球”計劃,尋找新的家園。上映後以46億票房的成績超過了當年的《星際穿越》,甚至是《阿凡達》。

簡析中國科幻電影發展,這部簡史你該深思什麼?

曾經無人看好的國產科幻片,自《流浪地球》後我們終於可以挺直腰桿說有一部可以和好萊塢科幻大片相媲美的大片了。<strong>《流浪地球》迎來了中國科幻電影史的最重要的一次質變,作為開宗立派之作開始探索具有中國特色和文化內核的科幻電影的發展方向。

《流浪地球》對於中國科幻電影的發展意味著什麼?

1.中國的電影工業技術與我國的科技發展與國際地位相匹配

八十年來,《流浪地球》是一次奇蹟。一直以來的不被看好,導致經費緊張,資本撤資,雪上加霜的電影主創不得不壓上身家老本保質保量完成電影。

所謂奇蹟,本質上皆是初心、堅持、心血與尊重這個行業的一次勝利。電影近百分之八十的特效都是中國團隊獨立製作,未來的生活場景、地下城、行星啟動等數以萬計的分鏡頭都是一稿一稿具象而來的。《流浪地球》的創作為中國科幻電影的發展積累經驗,凝聚和培養了第一代創作團隊,有可能也會改變未來中國科幻和電影兩個產業的生態。

簡析中國科幻電影發展,這部簡史你該深思什麼?

一個國家的科幻電影水平,是國力強盛的晴雨表,大洋彼岸的美國好萊塢已然成為最新高科技與高度工業化的展現平臺。我國“神舟”、“嫦娥”、“天宮”等航天事業的發展,5G技術的遙遙領先似乎在文化產業上還未與之高度匹配,缺少一股“我輩豈是蓬蒿人”的執著和自信。心酸之下《流浪地球》破斧成舟的堅持終於向世界宣告中國科幻可以。

2.以有別於西方的價值觀和想象力講好中國科幻故事

說到科幻電影,必須承認好萊塢“獨步天下”,無論是從劇本創作、資金投入、科技特效還是拍攝表演都是專業性的代表。良好而成熟的工業化運轉模式使其瘋狂向世界進行文化輸出。《黑客帝國》、《星球大戰》、《阿凡達》、《復仇者聯盟》等科幻經典講述了一次次“末日危機”下,超級英雄從天而降拯救人類,中國培養了大批粉絲。

簡析中國科幻電影發展,這部簡史你該深思什麼?

《流浪地球》區別於西方展現個人英雄主義的主題內核,展現末日危機下依靠集體力量和智慧破解難題。回家和希望始終是推動故事向前的精神支撐,這既是五千年中國文化融入血液的家國情懷,也是困難之下,中國人懷揣希望、不言放棄、成全大我的文化精髓。

《流浪地球》成功的背後我們需要深入思考未來中國科幻發展的方向與模式,集體的全民英雄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融合將成為講好中國科幻故事,樹立文化自信的全新探索。

中國科幻的未來需要什麼?

儘管中國科幻電影發展了八十年,但是發展歷史不連貫、產量小、質量差、創新度低的問題使得我們並無經驗可言。可喜的是,中國科幻電影市場前景廣闊,消費人群龐大,科學與工業的發展,繼承優秀文化,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樹立文化自信都為中國科幻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而我們只需物盡其用

文化適配:傳統文化+觀眾耐心

上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無論是儒、道、佛,亦或墨家、老子都主張平衡與自然之道與西方近代文化的冒險精神截然不同;我們畢竟是科幻類型的後繼者,缺乏建立在實驗科學基礎上的想象力。因此文化如何適配關係到構建中國科幻發展的源動力。

反觀好萊塢十年漫威之路建立起完整的一套平行宇宙,不僅構建起美國文化與漫威科幻的完美匹配,而且超強的文化輸出使得觀眾潛移默化的接受美輪美奐的美國科幻,面對國產科幻時難免一時違和,甚至失去等待中國科幻成長的耐心。

因此,如果說觀眾需要做什麼的話,多些耐心、少些冷言冷語的批判,給中國科幻一個希望,也許它會回饋《流浪地球》式的驚喜。

軟實力:劇本+經驗

上世紀三十年代我們就擁有了第一部科幻片,但即使科幻小說不斷進步,也無法改變中國科幻發展的舉步維艱。對於科學,高高在上的距離感難以觸發小說家和劇作家的敏感度,這不僅與文壇不重視科幻小說一脈相承,也反映了社會中我們的科學氛圍並不濃厚,有些不接地氣。

一系列的惡性循環導致我們依舊小心翼翼的探索好萊塢科幻大片的經驗,正如之後的《上海堡壘》劇情的軟弱無力、漏洞百出,科幻特技不達標,行業經驗不足是一大原因。

值得慶幸的是中國有劉欣慈,他以四兩撥千斤的簡單的本土敘事方式撐起宏大的科幻世界,正在推動構建中國獨有的平行宇宙,激起千層科幻熱的浪潮。但一個劉欣慈,一個郭帆,一部《流浪地球》遠遠不夠 。

簡析中國科幻電影發展,這部簡史你該深思什麼?

劉欣慈

硬基礎:資金+技術

科幻電影的魅力就在於滿足觀眾對於未來的想象,而特效是造夢的關鍵因素,這既需要大量的資金也需要頂級的技術和龐大的團隊製作。 據介紹《復聯4》僅製作成本就高達五億美元,由十二家特效製作公司合作完成。

製作成本和技術上的巨大鴻溝,需要影視行業自上而下的不斷完善,驅動資金流向優秀的劇本,培養優秀的製作人才積累經驗,形成良性循環走向工業化發展。

<strong>中國科幻電影發展艱難前行,但從未停止,未來之路究竟在何方,需要觀眾的耐心,行業的努力,乃至社會與國家的支持,時間與歷史是為好的鍊金石,中國科幻電影的路是否走得通還需要更多作品去積澱,但是相信有《流浪地球》這樣的珠玉在前,後繼者會更加認真和沉思科幻電影的創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