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大戰》,難以置信的愛與仁慈

《阿基米德大戰》,難以置信的愛與仁慈

乍一看還以為是戰爭大片呢

《阿基米德大戰》,難以置信的愛與仁慈

海報裡不應該沒有平山忠道、尾崎鏡子

這兩張海報設計的不得要領,沒有走心。

昨晚看的這部電影,網友評價7.5分,而我給它打9分,因為內容極其豐富,歷史背景非常廣泛,劇情迴轉令人拍案叫絕。看完之後,感覺意猶未盡,又搜索了一下網友的評價,很多人對這種腦洞大開的劇情安排不以為然,甚至有些僅僅終止於平山忠道與尾崎船廠沆瀣一氣的舞弊行為。如果不是看過這部電影,還以為是腐敗大案呢。這部電影不同於其他電影,劇情的轉折源自截然不同的邏輯解釋,等於是一步跨到另一條邏輯線上,就像搭乘扶梯的人,一下蹦到反向扶梯上,而不是始終在一邊折騰。這種劇情給部分觀眾造成了理解困難,可能他們的慣常思維方式就是一條道走到黑。

這樣一部佳作,不寫點什麼天理不容。

詳細的劇情介紹我就不贅述了,網上有高人寫的比我好,推薦《日本為何要造"大和"艦?的答案絕對超出想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同時我也樂得偷個懶。

我想要分享的是在網上找不到的,屬於自己的觀影感受。

1、 數學之美

數學對我這樣的凡夫俗子來說,簡直就是噩夢一場,學的時候幾乎吐血,學完之後屁用沒有。但是在有些高人眼中,數學是整個宇宙運行的底層邏輯,是解釋一切複雜現象的終極工具,是科學王冠上的寶石,是上帝完美的傑作,是智者的一生摯愛……一言以蔽之就是最流弊。

男主角棹直雖然是帝國大學的肄業生,但是他的造詣已經是大師級了。而且男主自帶Excel裡面的Σ功能,兩個五位數的乘法一兩秒就能算出來。這些都僅僅告訴觀眾他是個天才,而最難能可貴的是,他能在關鍵時刻跳出固有思維:第一次是以常規方式計算造價時間不夠,情急之下他推導出出一個一元函數,用鋼材消耗量就能直接算出造價。第二次是揭露平山忠道舞弊行為卻被老謀深算的老傢伙反戈一擊,他又突然指出初版"大和"的結構設計缺陷,把老頭子當場幹翻在地。他的這一波操作讓在座的山本五十六錯愕不已。第三次邏輯跨越是聽了平山忠道的解釋後,由反對建造"大和"轉變為支持建造。這種能力已經超出了智商的範疇,能夠在多條不同邏輯線之間來去自如,這是一種大智慧。


《阿基米德大戰》,難以置信的愛與仁慈

攤開40艘軍艦的賬本,從中找到規律

《阿基米德大戰》,難以置信的愛與仁慈

神奇的公式

《阿基米德大戰》,難以置信的愛與仁慈

平山老頭徹底服了

《阿基米德大戰》,難以置信的愛與仁慈

棹直被平山的神邏輯雷到外焦裡嫩

電影畢竟出自於虛構,不足以顯示數學之美,那麼我們可以看看真實的案例——圖靈幾乎是以一己之力破解了納粹德國密碼,為世界反法西斯事業做出了驚世駭俗貢獻。約翰·納什是數學家,但是卻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他最大的貢獻是發明了博弈論。牛頓,他的經典力學被狹義相對論取代,但是微積分仍然光彩奪目。我表叔,用數學方法推導出的麻將戰法,掙了不少錢。任正非去年在一次講話中說到,研製芯片不光需要大筆砸錢,還要往裡面砸大量數學家。——數學的確流弊。

二、聰明人就是聰明,永遠聰明

電影中的棹直一開始只是個放浪形骸數學家,但是在極短的時間裡學習了造船專業知識,結果直接設計出了第二版"大和",只用了兩三天時間。這個劇情嚴重誇張,但現實中的確有那種學習效率極高的人。比如說上大學時的一個室友,他平時幾乎不上課,只靠考前兩週的突擊複習就能考到一箇中等偏上的水平。他的突擊不是一天學20小時,而是晚自習及自習後2個小時,課照樣不上,喝酒打遊戲不受影響。我的中學母校有一個低兩屆的學生,上課說話傳條,下課打情罵俏,幾乎看不到學習,結果考了清華。記得很久前讀過一篇文章,說的是文革時一位下鄉改造的教授,在農村鐵匠鋪子勞動了一段時間,居然成了十里八鄉有名的鐵匠。結果文革結束,民警去接他回城,他還在打一個鋤頭,旁邊一位老鄉眼巴巴地等著,並且告訴民警,這位老師傅打的傢伙事兒就是耐用。對於這種人,除了羨慕,就剩下獻上膝蓋了。

現實中有些人看起來傻乎乎的,其實是需要時間來適應新環境,比如《潛伏》中的陳翠平,我給她的評價就是聰明人就是聰明,在哪兒都聰明。

三、鍥而不捨,勇者無懼。

看了這部電影,讓人非常觸動的是男主角不但沒有被困難擊敗,反而被逼出神來之筆。現實中更多的人遇到困難會繞著走,繞不過去就乾脆認慫,但是也有少數人更願意接受淬鍊,他們會成為真正的精英。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有些時候困難反而意味著捷徑,就像電影裡面,既然常規方式核算造價已無可能,那麼就用40艘艦艇的現成數據推導出一個公式,可以計算任何軍艦的造價。而藤岡喜男就是就是我們這些正常人真實寫照,遇到困難直接斷言那不可能,而且精神還遭受了巨大打擊。

一個人不可能戰勝所有困難,只是在自己認可的領域樂於挑戰一下。棹直就是因為熱愛數學,才能做到不懼困難,因為這是他的舞臺、他的戰場。我非常欣賞這樣的人,他們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熱愛什麼,在自己的天空裡自由翱翔,如痴如醉。很多人常常感到迷茫、無助,不知道乾點什麼,整日無所事事。有些人勇敢地嘗試各式各樣的工作,但沒有目標,亂槍打鳥,雖然很努力,但是很辛苦。他們只是被利益驅使,而不是被真愛驅使。什麼是真愛,那些能讓人忘我投入、不懼辛勞、不計回報、只願沉浸其中的才是真愛。所謂不瘋魔,不成活。也許外人看他可憐,但他內心的快樂難以言表。

四、圖騰的使命,就是覆滅,讓信徒迴歸本真

平山忠道用他的奇葩邏輯說服了棹直,如果沒有一定的知識積累,這一段就太不可思議了。山本五十六也是用愛國情懷說服了他——阻止平山方案,可以讓日本免於戰爭。首先棹直是一個使徒似的愛國者,他願意為國家人民去犧牲,但他不是喊打喊殺的無腦熱血。他需要一個舞臺來揮灑自己的天賦,而不是在戰場上送一顆免費人頭。愛因斯坦就非常厭惡軍人,他曾經說軍人不需要大腦,只要有一根從腰部向上延伸的神經就夠了,編劇可能用到的也是這個梗。其實山本五十六和平山忠道使用的是同一種手法,就是把自己的意圖與民族大義聯繫起來,從而直中棹直的要害。

劇中沒有人反對日本不可能戰勝美國這一結論,也從不懷疑美日必有一戰。回到當時歷史背景下,日本的硬件實在太可憐了,限制了國家的崛起,而對外戰爭尤其是佔領中國東北,幫助解決了實實在在的問題,於是日本人相信擴張是國家崛起的不二法門。但是中國也在崛起,整天惦記著收復東北,蘇聯也對東北虎視眈眈,守住到口的肥肉並不那麼輕鬆。而且佔領東北是遠遠不夠的,澳大利亞的鐵礦、馬來西亞的石油以及中南半島的橡膠,這些可都是處於是美國的勢力範圍。此外還有一個無解的問題,那就是歐美國家不認可日本,他們有種族歧視,即使合作也僅僅是利用日本,終歸不可能一條心。所有這些令日本人感到絕望,放棄又於心不甘。日本人之所以將武士比作櫻花,就是因為櫻花最美的是凋零的時候,花瓣漫天飛舞,武士則用犧牲來詮釋人格的崇高。所以日本主流文化對為國盡忠有強烈的渴望,這也就是山本五十六、平山忠道以及棹直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原因。

《阿基米德大戰》,難以置信的愛與仁慈

平山忠道不但不是一個冷血的戰爭販子,而且他對人民懷有巨大的慈悲。但他也沒有能力阻止戰爭,所以明知"大和號"肯定是個擺設,他要為人民塑造一個圖騰,當圖騰崩毀的時候,人民就會明白其實神並不存在,停止瘋狂,恢復理智,從而在最後階段終止戰爭,生靈免遭塗炭。但是他的想法被真實的歷史狠狠甩了一記耳光,"大和"和"武藏"的沉沒沒有驚醒日本人,東京被燒成一片白地也沒有令日本人清醒,關東軍兵敗如山倒、原子彈"男孩"居然都做不到,最終驚醒他們的是"胖子"。平山忠道的邏輯似乎說得通,但是他大大低估了大和民族的瘋狂與執拗,大和民族這是睡死過去了。

影片最後,棹直看著遠去的"大和"悲從心生,不禁流淚,說這就像我們日本。而他的戰友卻興高采烈的接過話茬,一派積極樂觀。這是整部電影的點睛之筆,一個表面上偉大、輝煌、蒸蒸日上的帝國,終將走向萬劫不復的深淵,很多人明明看到,卻無力改變,多麼悲哀。

《阿基米德大戰》,難以置信的愛與仁慈

大和正式入役的時候,太平洋戰爭剛剛打響

五、值得用一生去愛的女人。

影視作品裡經常要加入一些愛情橋段,這似乎成了慣例,以至於不惜僵硬空洞。但是本片的愛情橋段值得一看,關鍵是尾崎鏡子給男朋友的幫助簡直恰到好處,而且是棹直自己都想不到方式,從中看出兩人的確心有靈犀。其女子皎如朗月,輕吐芳華,顰笑之間,不可方物。然而與一般女神的不同之處,最難能可貴的是關鍵時刻她還具有超出常人的判斷力和執行力。而過往看過的影視作品裡的愛情橋段往往與故事主線關係不大,女人所能給予的幫助多是精神支持。而現實生活中的愛情簡直沒法說,只能拘一把老淚。完美的女人,值得用一生去愛,何況還是知己。

《阿基米德大戰》,難以置信的愛與仁慈

錦上添花怎比雪中送炭

電影看完,感慨良多啊!從導演到編劇、演員總算沒讓心血付諸流水,這是一部不可多得好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