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發後,3組家庭的微信聊天記錄被曝光…太現實

2月7日凌晨2點58分,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李文亮,因感染新冠病毒肺炎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疫情爆發後,3組家庭的微信聊天記錄被曝光…太現實

噩耗傳來,無盡哀聲。


從他病危那一刻開始,多少人無眠,卻等不來一個奇蹟。


疫情爆發後,3組家庭的微信聊天記錄被曝光…太現實

作為最早於2019年12月30日向外界發出防護預警的醫生,他被稱為疫情的“吹哨人”,卻也因此被“訓誡”。


疫情爆發後,3組家庭的微信聊天記錄被曝光…太現實

簽下“訓誡書”後,他依然堅守崗位,像往常一樣,出診治病。


直到1月8日,他接診了一名新冠肺炎病毒攜帶者,兩天後,他開始出現咳嗽症狀,11號發熱,12號住院。


2月1日,他寫下最後一條微博:“塵埃落定,終於確診了。”

6天后,他離開了,這一次,是永遠。


他是勇士,是英雄。


疫情爆發後,3組家庭的微信聊天記錄被曝光…太現實

當前,國家監察委員會已經派出調查組,就群眾反映的涉及李文亮醫生的有關問題作全面調查。希望大家不信謠不造謠。


但是生前,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他說:“並不覺得自己是英雄,就是個普通人。


他會為夜班餐吃上一個雞蛋灌餅而滿足,

也會因車釐子的昂貴自我調侃“買不起”;

他曾夢想,帶著家人去體驗長城的秋日浪漫;

也曾期待,《慶餘年》再出續集。


可是,35歲的他,再無餘年可慶;他與家人,再也無法團圓;而妻子肚子裡的孩子,再也來不及喊他一聲“爸爸”。


2020,是無數普通人的“英雄年”。


它屬於李文亮,屬於你,屬於我,也屬於每一個守望相助的普通家庭。


1


確認過眼神,你是我最愛的人


他叫陳炳,她叫徐小奇。


他們在同一家醫院工作,是戰友,也是夫妻。


因為忙碌在抗疫一線的不同崗位,他們

已經5天沒見了。


這一天,徐小奇在隔離病房的走廊裡,“偶遇”一名高個子醫務人員。


疫情爆發後,3組家庭的微信聊天記錄被曝光…太現實


下意識的,他們互相指了指對方:


“請問,你是陳炳嗎?”

“是我。你是小奇?”

下一秒,陳炳已經伸出雙臂,把妻子緊緊抱進懷裡。


疫情爆發後,3組家庭的微信聊天記錄被曝光…太現實


匆匆幾秒的擁抱過後,妻子抬手為丈夫整理了一下防護服,又各自轉身,繼續未完的工作……


親愛的,不用說你想我,不用說你愛我,因為此時此刻,我們的眼神,就是彼此最好的答案。


武漢市第一醫院,劉興華醫生因腎結石發作低燒,被強令回家休息。


中午他打完針,跑到醫院給妻子送飯,卻忘記帶門禁卡,只好按門鈴。

一段神級對話就此開啟:


“我是本院的。”“我知道。”

“我是來給我老婆送飯的。”“我就是你老婆。”


疫情爆發後,3組家庭的微信聊天記錄被曝光…太現實

簡單的對話,逗笑的場景,可為什麼,我們笑著笑著,就哭了……


醫院的隔離區內,柏玉明醫生已經第四天沒有回家。


護士長妻子給他帶來刮鬍刀和洗漱用品,兩人隔著玻璃窗相望,卻都不忍離去。

“你先走!”


數次揮手後,妻子轉身,淚已滂沱。


世上最遠的距離,莫過於:你在裡頭,我在外頭,我伸出了手,卻觸碰不到你。


疫情爆發後,3組家庭的微信聊天記錄被曝光…太現實


河南開封,由137名醫護人員組成的醫療隊整裝待發,即將馳援武漢。


送行現場,一個男人站在人群裡,對著即將開走的大巴,大聲喊:

“王燕華,我愛你,我愛你啊……”


然後伸手掩面,嚎啕大哭。


疫情爆發後,3組家庭的微信聊天記錄被曝光…太現實


你有你的使命,我有我的堅守。


只要你活著回來,那三個字,我要用剩下的時間,慢慢對你說。


他們是戀人,她是護士,在浙大四院感染樓。


分別11天后的一個深夜,他終於等到她有了空。


疫情爆發後,3組家庭的微信聊天記錄被曝光…太現實

隔著厚厚的玻璃,叫了一聲“寶貝”,他就哭了。‘

“我好想你。”“我也好想你。

“我想抱抱你。”“我也好想抱抱你。”


最後,他們隔著口罩,隔著玻璃,深情親吻。

疫情爆發後,3組家庭的微信聊天記錄被曝光…太現實


寶貝,再等一等,等你出來,我們就去領證。


往後餘生,我們只有死別,再無生離。


2


挺住!我把外公和媽媽都借給你了!


你背後支撐的那些人,不僅僅只是醫生,他們也是父母,也是個體。

當我得知我年邁的外公也在前線時,眼眶早已通紅……


還有我的媽媽,都說他們是黨員會衝上前線,我也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痊癒康復,也明白醫生的使命,可是我也希望她能夠平安。


因為,我只有一個外公,一個媽媽。


挺住,我把我的外公還有媽媽都借給你了!


這是武漢16歲女孩陳琪方,寫給患者的一封公開信。


疫情爆發後,3組家庭的微信聊天記錄被曝光…太現實


她的媽媽,是武漢兒童醫院的一名兒科醫生,她的外公今年73歲,是一位工作了50年的內科醫生。


疫情爆發後,他們都堅守醫院,奮戰一線。


陳琪方對他們心懷擔憂,可她含淚說出的話,卻充滿驕傲和自豪:


“我的媽媽和外公,能撐起我這個家,就能撐起患者的一片天!”

疫情爆發後,3組家庭的微信聊天記錄被曝光…太現實


年少未敢忘國憂,親愛的孩子,謝謝你,有你的支持和鼓勵,武漢一定能扛過寒冬,外公和媽媽,一定能平安回家!


江蘇揚州,10小女孩謝藍一在家人陪同下,將一隻沉甸甸的小黃鴨儲蓄罐送到了派出所。


“小黃鴨”裡是她攢下的零花錢,共計495元,下面還有一張字條,寫著“武漢加油!”


疫情爆發後,3組家庭的微信聊天記錄被曝光…太現實

她看了有關武漢疫情的新聞,想表達愛心,“我看到一些醫生和護士都在前線工作,他們很辛苦,我也想像他們一樣,成為一個對社會有幫助的人。


小女孩離開的時候,那蹦蹦跳跳的身影,讓人看得美美的,心裡暖暖的。


2月4日中午,開完會已錯過飯點,民警孫東方只能“回家蹭飯”。


因為擔心身上可能藏匿病毒,他讓妻子用繩子拴著飯盒,吊到了三樓下,蹲在花壇邊吃了起來。


5歲的兒子濛濛,隔著窗戶大聲喊爸爸,孫東方習慣性給兒子敬了個禮,沒想到,兒子也抬起稚嫩的小手,回了一個不太標準的敬禮……


疫情爆發後,3組家庭的微信聊天記錄被曝光…太現實

看到這一幕,網友們的鼻子都酸酸的。

一個敬禮,是一份責任;

一個回禮,是一份驕傲。


也許正是驗證了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

四川攀枝花,一對夫妻都在戰疫一線,8歲的兒子交給了爺爺奶奶照

問及父母,孩子忍不住哭了,“在家裡一個人,感覺很孤獨。”


疫情爆發後,3組家庭的微信聊天記錄被曝光…太現實

當被問到“怎麼調節自己”時,孩子強忍哭腔說:“深呼吸”。

那明明委屈卻又故作堅強的樣子,令人心疼。


疫情爆發後,3組家庭的微信聊天記錄被曝光…太現實


少年強,則國強。


孩子們,你們是中國未來的脊樑,今天,我們為你護航;十年後,換你為我們站崗!


3


我90了,無所畏懼


武漢協和醫院,發熱門診的留觀室,一位90歲的老母親,坐在病床前,床上上著呼吸機的,是她64歲的兒子。


疫情爆發後,3組家庭的微信聊天記錄被曝光…太現實

兒子病情很重,已經下了病危通知書,可因為沒有床位,只能暫住急救病床。


整整4天4夜,老母親緊握兒子雙手,不眠不休,守護在兒子身旁。餓了就吃點泡麵,困了就坐著眯會兒。


直到第5天,終於等來了一個床位。


安頓好兒子,凌晨2點,她去做體檢,醫生問她為什麼沒有家人陪著,她說:


“兒子確診新型肺炎,住進了隔離病房。家裡人怕傳染,我已經90歲了,無所畏懼。


查完CT,她馬上又跑去隔離病房門口守著。

門內是重病的兒子,門外是痴痴守望的高齡老母親。


為了鼓勵兒子,她找護士借了紙筆,給兒子寫下留言:


“兒子,要挺住,要堅強,戰勝病魔,要配合醫生治療,呼吸器不舒服,要忍一忍……”


疫情爆發後,3組家庭的微信聊天記錄被曝光…太現實

這一幕,看哭了無數人。


這個世界上,如果有一個人,願意隨時為你拼命,那這個人,一定是媽媽。


無論年紀多大,只要有媽媽在,永遠是被守護的孩子。


湖北咸寧,特警肖剛在某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負責安保工作,父親也在防控一線。


母親患了乳腺癌,此時正獨自在醫院,進行第四次化療。


在吃盒飯的空隙,肖剛和母親視頻,看著母親孤單的身影,他忍不住哭了。


疫情爆發後,3組家庭的微信聊天記錄被曝光…太現實


視頻的另一端,母親著急地安慰兒子:“不哭不哭,媽媽不要緊的,你值班值好,這是國家大事,知道嗎?不能離崗,媽媽給你加油啊……


疫情爆發後,3組家庭的微信聊天記錄被曝光…太現實


看到這裡,忍不住淚目。親愛的媽媽,這個時候,最該加油的,是您啊!


《請回答1998》裡說:聽說神不能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


媽媽這個詞,只是叫一叫,也覺得喉間哽咽。

媽媽,最有力量的名字。


4


“都還好嗎?一定注意防護,保護好自己!”


這是湖南省兒童醫院感染科護士徐小豔的家庭微信群裡,幾乎每天都會出現的“打卡”信息。


自疫情爆發後,她和哥哥、嫂子、姐姐以及父親,一家六口中的5個人,紛紛走上了抗疫一線。


本該團圓的春節,只留下了母親帶著小侄兒。


微信群裡,那一聲聲簡短的叮嚀和囑咐,既溫暖又讓人心酸。


疫情爆發後,3組家庭的微信聊天記錄被曝光…太現實

正是這些普通“小家”的付出,才有了祖國“大家”的安定。


疫情當前,我們都是一家。


病毒使我們相互隔離,可是愛和希望,卻讓我們更加緊密。


疫情爆發後,3組家庭的微信聊天記錄被曝光…太現實


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春天已經來了,我們一起再加把勁,守住大家,護好小家。


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