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那些曾难倒了百人团选手的诗词,有多难?

中国诗词大会已经落下了帷幕,即使今年董卿缺阵,这档节目依然创下了收视率第一的佳绩,除了特殊原因外,也说明了国民对诗词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我们也知道,央视创办这一栏目的最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所以一般题目都不会特别难,所考的诗词也大多是学生要求背诵的。

不过很多选手光顾着背诗,导致原本很简单的诗句也出现了失误。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本届诗词大会,有哪些题目曾难倒百人团半数以上选手。

中国诗词大会,那些曾难倒了百人团选手的诗词,有多难?

1.百川东到海

这句诗出现在第一期,是五岁神童王恒屹个人追逐赛的第一题,也就是从九宫格中识别一句五言诗。

当时一共有53人回答错误,我想很多人应该都是被“海上升明月”给迷惑了,原诗应该是“海上生明月”

这句诗出自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却有这么多人失误,暴露了很多人背诗的毛病——只会背不会写。

张九龄这首诗最经典的就是前两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而“生”字的运用也为后人所称道,白居易、马戴等人都曾模仿,“一种不生明月里,山中犹校胜尘中”、“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足见这个字用得多巧妙。

所以这道题其实错的很不应该。

中国诗词大会,那些曾难倒了百人团选手的诗词,有多难?

2.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这句诗也是第一期的题目,出现在王恒屹的第三题,是一道身临其境题。

当时的康震老师漫步在西安的大明宫遗址公园,他问的题目是以下的哪句诗描写的不是大明宫。

A选项是“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B选项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C选项是“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A是岑参的《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B是王维的《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可能很多人都没有背过这两首诗,觉得陌生,但是C选项却是家喻户晓的,出自杜牧的《过华清宫》,所以即使不知道AB,也没关系,因为C肯定不是写大明国公。

可是令人惊讶的是居然有50人回答错误,想来这部分人都是背诗不背题目的吧,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中国诗词大会,那些曾难倒了百人团选手的诗词,有多难?

3.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这句诗是第九期的题目,是本季冠军彭敏个人追逐赛的第三题,也是一道身临其境题,出题人依然是康震老师,当时他在四川的古蜀道。

题目是陆游有诗云“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陆游入剑门是干什么呢?

选项A到剑门躲雨;选项B到四川成都做官;选项C途径成都转道回老家。

很明显A是不可能的,答案只能在BC之间。

当时的彭敏也是犹豫了好久才选择了C,但正确的答案应该是B。

而且不止是彭敏回答错误,百人团也有72人倒在了这道题上,连点评嘉宾都难以置信。

在蒙曼老师看来,C是最不可能的,陆游的老家是浙江绍兴,不可能从剑门回故乡,而且游子回乡多是欢喜的,和诗意不符。

72人回答错误,可见大家对于诗歌背景的了解还是有待加强。

中国诗词大会,那些曾难倒了百人团选手的诗词,有多难?

4.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这道题出现在第九期,是11岁小学生田涵辰的第三题,题目是:“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中的“春盘”指的是哪个节气的风俗?

A立春;B春分;C谷雨。

苏轼的这首词想必很多人也是会背的,最后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是千古名句。

这道题的答案是A,田涵辰回答正确,但是百人团却再次令人惊讶,居然又有72位选手回答错误。

而这一道题和陆游的“细雨骑驴入剑门”也成了本季诗词大会最难的两道题。

中国诗词大会,那些曾难倒了百人团选手的诗词,有多难?

5.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这道题是田涵辰的第五题,题目是屈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中的“切云”,指的是什么?

A帽子;B头饰;C发型。

不像前几道题都是耳熟能详的诗词,这两句诗对很多人来说应该是比较陌生的,它们出自屈原的《九章·涉江》。

选手田涵辰也没有听过这两句诗,但是他通过“冠”这个字,很快就锁定了正确选项A。

而他这道题击败了百人团多少位选手呢?57人,又超过半数,实在令人唏嘘。

中国诗词大会,那些曾难倒了百人团选手的诗词,有多难?

其实总的来看,这些曾难倒了百人团选手的诗词,并不难,大多是我们所熟悉的。而百人团那么多选手回答错误,除了紧张这些心理因素外,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大多数人依然停留在背诗的层面。

诗固然是要背的,但我们更要深入了解诗歌的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这才是真正的学诗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