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承壓,加工乳企堅持收奶,浙江等地出政策補貼


乳企戰“疫”| 上游承壓,加工乳企堅持收奶,浙江等地出政策補貼

新冠肺炎疫情,不僅讓寶寶們面臨“斷糧”的危險,對上游養殖企業也是一次重創。據瞭解,由於疫情防控的需要,部分地區交通被封,上游牧場生鮮乳運出和牧場飼草料運進不同程度受阻,同時下游產品積壓反過來衝擊了養殖業,不少地區原奶收購、運輸出現問題,甚至出現了倒奶情況。

為了穩定上游,一些企業主動承擔責任,提出不拒收一滴奶,政府也積極制定相關政策支持,2月11日,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緊急發文,不拒收奶農奶、按合同不降價的乳企,可以領到政府一次性臨時補助,每公斤約補貼5毛錢。

乳企戰“疫”| 上游承壓,加工乳企堅持收奶,浙江等地出政策補貼

交通阻塞上游承壓,奶農無奈“倒奶”

公開信息顯示,為了防控疫情的傳播,許多地區自主封村、封路,不但阻止了人員流動,也阻擋了車輛正常的流通,乳製品產業鏈上的多方受到影響,近來頗感壓力。

知食君瞭解到,連日來,由於交通管制,全國多地牧場發出“斷糧”的預警信號,部分牧場表示儲備飼料只能撐到月底。與此同時,因疫情管控,人們減少出行,春節期間牛奶消費需求受到抑制,物流受阻也進一步影響到電商平臺交易,終端市場的旺季不旺,直接導致下游乳企庫存增高,產品積壓傳導到奶源。種種原因疊加,造成大量生鮮乳積壓無法運輸出場,無奈之下,多地奶農開始倒奶。

乳企戰“疫”| 上游承壓,加工乳企堅持收奶,浙江等地出政策補貼

據知食君瞭解,近期就有保定奶農日倒奶2噸、淄博奶農日倒奶5噸、濰坊奶農日倒奶6噸等消息傳出。一些重大疫情地區情況則更加嚴重,據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湖北省崗位科學家反饋,以及湖北省奶協提供的數據,因封路導致運輸受阻或加工廠停工拒收,湖北省從2020年1月22日開始也出現倒奶現象,截至2月3日,共倒奶700噸左右。

另據中國奶業協會對特殊時期奶業生產信息的監測,截至2月7日,已有13個省份出現倒奶現象,半數以上的奶牛養殖場出現飼料短缺,大型乳品加工廠開始噴粉,企業銷售同比下降。

承壓之下,乳企、政府部門如何應對?

面對這種境況,整個奶業正在多方尋求自救辦法:比如乳企堅持按合同收奶;部分省份出臺扶持奶農的金融政策等;還有省份農業廳出臺臨時補貼政策,上下游共同努力,以期渡過難關。

近日,光明乳業就主動提出承諾:對於簽訂採購協議的合作牧場,不拒收一滴奶,並保證不會隨意降低原奶收購價格,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去執行。 蒙牛也表示將按照合同收奶。

乳企戰“疫”| 上游承壓,加工乳企堅持收奶,浙江等地出政策補貼

而為了鼓勵有壓力的乳製品加工企業繼續收購奶農、牧場生產的生鮮乳,浙江省農業農村廳2月11日緊急發文稱:在疫情防控應急響應期間,(浙江)省內乳品收購加工企業按原訂單(合同)收購價或不低於當地政府確定的保護價收購省內奶農投售合格生鮮牛奶的,省財政按其實際收購量給予一次性臨時補助,補助標準為每噸500元。

乳企戰“疫”| 上游承壓,加工乳企堅持收奶,浙江等地出政策補貼

每噸補貼500元,相當於每公斤補貼5角錢,還是相當可觀的一筆補貼。憑藉這項一次性補助,政府可以幫助乳製品加工企業緩解市場壓力,避免下游乳企將市場壓力進一步轉嫁到奶業上游。

河北省也下發扶持政策,號召金融企業給予奶農扶持,幫助奶農渡過難關,據瞭解,已經有當地乳企向銀行申請了貸款。

另外,針對當前部分地區的倒奶現象,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勝利還建議,牧場可減少代乳粉飼餵,直接改用生鮮乳飼餵;適當延長犢牛哺乳期,增加生鮮乳飼餵量;考慮到初生小公牛因封路導致出售不暢,牧場可以考慮增加小公犢的育肥,一方面解決了目前外運的難題,另一方面消納一部分滯留的生鮮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