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中首次分離出活病毒

南都訊 記者王道斌 2月13日下午,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第十九場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會上,鍾南山院士團隊成員、廣州醫科大學國家呼吸疾病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教授,趙金存發佈表示,2月10日,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廣州海關技術中心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及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合作,從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糞便拭子標本中分離到一株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2月10日,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廣州海關技術中心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及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合作,從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糞便拭子標本中分離到一株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該樣本是由珠海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提供的糞便拭子標本。實驗室通過多種細胞系接種樣本並傳代,最終從Vero E6細胞中成功分離出2019-nCoV毒株。

據悉,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團隊也同樣從患者糞便樣本中分離到病毒。此前,有報道在確診2019-nCoV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到2019-nCoV核酸陽性,但在糞便中是否有活的病毒未知。

這個發現證實了排出的糞便的確存在活病毒

這個發現證實了排出的糞便的確存在活病毒,儘管目前還沒有充分的證據說明存在糞口傳播,但結合香港青衣長康邨康美樓最近發生同一建築發生2名新冠病毒患者,可能與該樓的下水道的汙染相關。

所以提醒市民要更加重視個人和家庭的清潔,如便後請洗手,注意下水道的通暢,以避免有可能出現的糞便病毒的傳播。患者糞便中病毒的分離為我國2019-nCoV疾病的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信息,對公共衛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廣州海關技術中心已完成該病毒株的全基因組序列測定,並利用間接免疫熒光實驗結果顯示患者血漿可識別該分離株感染細胞(圖1),病毒粒子可在電鏡下觀察到,具有冠狀病毒典型結構(圖2)。

糞便中首次分離出活病毒

圖1患者血漿

糞便中首次分離出活病毒

圖2. 負染電鏡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