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趙家班PK線下德雲社,疫情扭轉喜劇江湖

作者 | 金起伏


雖然伴隨著質量下滑、炒冷飯的爭議,但《劉老根3》+《鄉村愛情12》的組合還是給疫情下的觀眾帶來不少歡笑和談資,詳情請穿越《劉老根3》的東北文藝復興。好久沒出現的本山大叔狠狠的刷了波存在感,東北文藝覆沒復興咱不知道,但趙家班這次倒是支稜起來了。

線上趙家班PK線下德雲社,疫情扭轉喜劇江湖


今年被央視春晚拒之門外的趙家班,卻承包了其他各大衛視的小品陣容,代表人物宋小寶成為勞模,出現在4臺衛視春晚中,其中兩臺春晚成為壓軸嘉賓。

象牙山男團的全面來襲讓隔壁德雲天團有了不少危機感。作為喜劇界的兩大巨頭,趙家班和德雲社經歷了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的喜劇更替,來自民間的二人轉越發的土味下沉,而傳統藝術的相聲越發的偶像化。

線上趙家班PK線下德雲社,疫情扭轉喜劇江湖

這些年來,兩個喜劇團體的發展模式、培養新人的方式都是中國喜劇界的標杆,而發展中遇到的瓶頸和自救也是整個喜劇市場面臨的困境。屬於傳統的小品和相聲的時代已經過去,但趙家班和德雲社保持的 “正在進行時”還是給喜劇市場帶來不少希望。


線上、線下PK戰


無論是趙家班還是德雲社,一開始走的都是劇場模式,劉老根大舞臺也曾風靡一時,劇場之外,兩個團體都走的是“以劇帶人”的模式。用趙本山和郭德綱自身的影響力帶紅徒弟們,在影視化的道路上,顯然趙家班更有群眾基礎。

早在2002年,趙家班就開始了影視化的探索,當年的《劉老根》《馬大帥》至今仍是神劇的水平,而2006年的《鄉村愛情》更是開啟了著名的“鄉愛”宇宙。

線上趙家班PK線下德雲社,疫情扭轉喜劇江湖


《鄉村愛情》第一季播出期間,在央視平均收視率達到了11%左右,力壓日後被擺上神壇的《武林外傳》;2007年第二季在央視播出時,平均收視率達到了8.64%,不僅超越了《亮劍》,甚至有過單集收視率超《新聞聯播》的壯舉。

在《馬大帥》裡,不少趙家班的徒弟已經有了露臉的機會,很多參演者的出場費都因此翻上了一番,並且陸續能接到一些代言邀約。《鄉村愛情》系列群像作品的播出,則給了徒弟們更多施展空間。

線上趙家班PK線下德雲社,疫情扭轉喜劇江湖


對應的,德雲社也在影視劇上發力不少,製作了包括《林子大了》在內的多部作品,可惜的是幾乎沒什麼水花,反倒是借《歡樂喜劇人》《相聲有新人》這類的綜藝開啟了“德雲天團”的圈粉之路。

郭德綱想捧誰確實很明顯,當初捧岳雲鵬的時候,先讓他在小劇場攢點人氣,接著在自己的專場上不斷給他露臉的機會,相聲圈吸了一波粉之後,開始像大眾發力,但凡有郭德綱的綜藝節目,一定就有岳雲鵬的身影,堪稱洗腦、刷屏式的栽培。

線上趙家班PK線下德雲社,疫情扭轉喜劇江湖


不過相比趙本山撒網式的捧人,德雲社的定向栽培速度顯然慢了許多,很長一段時間裡,趙家班的小瀋陽、宋小寶、程野、王小利等相繼走紅的時候,德雲社也就只有一個岳雲鵬可以與之抗衡。

風水輪流轉,雖然德雲社在線上的流量和效果不敵趙家班,但在線下演出上,德雲小劇場和商演卻完勝劉老根大舞臺,尤其是近兩年德雲天團大批走紅之後,小劇場和商演的門票也是一票難求,德雲社封箱演出的黃牛票賣到上萬已經是正常操作。

線上趙家班PK線下德雲社,疫情扭轉喜劇江湖


兩個團體的作品也成了視頻網站的搶奪資源,優酷早早地便在各大社交媒體宣佈《劉老根3》將於2月10在優酷全網獨播。並在文案中提到,《鄉村愛情12》、《劉老根3》都在優酷。不只是優酷,騰訊視頻也將《劉老根3》的定檔信息放在了首頁比較顯眼的位置。


擁抱飯圈和土味下沉


如果說趙家班的主要觀眾群是老鐵的話,那德雲社吸引更多的則是迷妹。

自始至終,趙家班無論如何推陳出新,受眾範圍和藝術類別始終離不開東三省。作為早期的時尚用語icon,趙本上在春晚上可以說是用一己之力普及了東北話,更讓他的家鄉鐵嶺成為“大城市”。

線上趙家班PK線下德雲社,疫情扭轉喜劇江湖


走紅之後的趙本山帶著趙家班也是走著同樣的路子,無論是小品還是影視劇,拍的仍然是東北農村小人物的故事。即使是已經“翅膀硬了”的小瀋陽,想走跟師兄弟不同的路子,當起導演的他拍的還是土生土長的東北喜劇。

線上趙家班PK線下德雲社,疫情扭轉喜劇江湖


而相比起隔壁後起之秀德雲社弟子們專注跑劇場,趙家班弟子們也尋找起了新出路,各大直播平臺成了趙家班新的舞臺。老鐵666這類的直播用語還真得是趙家班的弟子說出來才有內味。

至於德雲社,不管郭德綱是主動還是被動,第一偶像相聲團體的名號是跑不了了。德雲社的小鮮肉們靠著臉和個人魅力,吸引的不是相聲愛好者,而是萬千迷妹。

德雲女孩因為幾次“出格”的舉動,比如在相聲劇場裡揮舞熒光棒之類成了飯圈一道著名的風景線。一般愛豆有的待遇,在德雲小鮮肉身上通通都要安排上。

線上趙家班PK線下德雲社,疫情扭轉喜劇江湖


想當年從德雲社小劇場裡流傳出來的MP4小視頻可能就是最早期的飯拍了,現在的相聲劇場裡,大炮女神飯拍教程也是應有盡有。什麼精修近照啊、舞臺gif啊、live focus啊、飯繪頭像啊……,還有各種角度的飯拍視頻,配上搞笑的花字,立馬就成了一條優秀的宣傳物料。

線上趙家班PK線下德雲社,疫情扭轉喜劇江湖


如今演唱“北京小曲兒”《探清水河》時,張雲雷已經習慣在歌詞“日思夜想”後故意留出空當,等臺下女粉絲集體喊出“辮兒哥哥”,再繼續唱下一句。知道粉絲喜歡他們互相逗貧,經常微博互動,時不時發個自拍當福利。

你有無數老鐵在直播間裡雙擊666,我有萬千迷妹在網上打榜助威,老鐵PK迷妹,誰輸誰贏還真不好說。


下一個接班人在哪兒


儘管在眾人眼中,郭德綱是相聲與商業上的國王,趙本山因本山傳媒與個人品牌坐擁上億財富,但近年來接連掀起的輿論風波、與面對人數越多也越難以約束的弟子與新的商業時代對其的衝擊,德雲社與本山傳媒無疑面對著相似的困境、也需要做出新的改變。

這次《劉老根3》的大火,一方面是觀眾的情懷使然,另一方面也是本山大叔太久沒在電視上出現了,這是本山傳媒去“趙本山化”的徹底,但卻不能說成功,畢竟雖然看著熱鬧,但趙家班真正能挑起大梁的人還未出現。

線上趙家班PK線下德雲社,疫情扭轉喜劇江湖


至於德雲社更是如此,岳雲鵬的確能稱之為角,但要想撐起德雲社還是有些困難。雖然迷妹們給了德雲男孩不少幻想,但虛假繁榮的人氣幾分真幾分假大家也心知肚明,尤其是不少演員人設接連翻車之後,就會發現最“無情”的也是迷妹。

最近幾年,兩個團體都有些水逆,出圈沒好事,好事不出圈。

小瀋陽、宋小寶、文松逐漸“消失”,宋曉峰、程野、張小飛沒能攻入主流,倒是趙四裸聊、胖丫違法、孟令宇出軌等醜聞不斷出圈。德雲社也是備受爭議,張雲雷的藝德被多次質疑,德雲社的表演風格和內容也被主流文化抵制,尤其是部分演員的私生活混亂也帶來不少負面的影響。

線上趙家班PK線下德雲社,疫情扭轉喜劇江湖


對趙家班來說,如何規範的進行創新,徒弟們如何脫離本山傳媒獨立行走,而不僅僅是靠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營業是個問題;而對德雲社來說,面對越來越強勢的“追星”型粉絲、越來越誘人的流量和經濟效益,相聲這項傳統文化,究竟該如何在傳統與現代、藝術與用戶之間做出平衡,是一個極為新鮮的課題。

《歡樂喜劇人》強行續命、各大晚會的相聲、小品雷同又煽情,如果連趙家班和德雲社都不能持續的良性發展,喜劇市場就越來越危險了,畢竟觀眾的要求並不高,生活已經很苦了,請逗我們發自內心的笑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