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日本援助物资箱上的诗词,我们只有感激涕零和自惭形秽吗?

最近,相信无论是微信微博,还是咱们今日头条等各大平台的读者,都或多或少的刷到“

日本援助物资上的诗词”这类消息的推送。感动了一大片网友,说实话,我也被感动了,尤其是那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更是心中悸动,感慨万千。所以,咱们今天不谈政治,我也不懂政治,既然日本政府送给了咱们诗词,那咱们今天就谈谈关于这几句诗词的那些事!

看到日本援助物资箱上的诗词,我们只有感激涕零和自惭形秽吗?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就从“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句开始吧!日本舞鹤市政府驰援大连的物资包装箱上写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两句出自唐代著名送别诗人王昌龄的《送柴侍御》,全诗是“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是一首送别诗,送的谁呢?柴侍御(侍御:官名),作者的好友。这首诗什么意思呢?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尤其是这后两句,将诗人王昌龄与友人之间真挚的友情刻画的淋漓尽致:你尽管前去,我不会忘了你的,因为我们虽然人分两地,但是我们情同一心,更何况我们共同沐浴在同一片月光之下,就像从未分开过,让这明月送去我对你的思念和祝福吧!这两句诗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和祝福,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分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使人读来,怎么能不感动,不动情呢?这种挚友之间亲切难得的深情厚谊,从古至今就是最能打动人的,更何况是在当下疫情肆虐,我国人民尤其是湖北武汉人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呢?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文字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啊!

看到日本援助物资箱上的诗词,我们只有感激涕零和自惭形秽吗?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我们再来欣赏下一首:“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这句诗也出现在日本援助的物资上,这两句出自《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秦风·无衣》。产生于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者的军中战歌。全诗如下:“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那么,物资箱上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这两句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怎么能说没有衣服穿呢,来,我们同穿一件战服!”这是一首充满了激昂慷慨、同仇敌忾气氛的诗词,读之使我们不禁受到强烈的感染。那么,这首《无衣》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呢?据今人考究,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此诗似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可以说,这首诗词的产生对当时的秦军来说有巨大的鼓舞和振奋的力量。一句“岂曰无衣”,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

看到日本援助物资箱上的诗词,我们只有感激涕零和自惭形秽吗?


写到这里,不禁使我想起了中国抗美援朝的志愿军们,以及我们中国人民为了打倒压迫和侵略而奋起反抗的中国军民们,他们每一个人都担当得起“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

看到日本援助物资箱上的诗词,我们只有感激涕零和自惭形秽吗?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接下来,我们再看另外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两句出现在日本援助湖北高校的物资上,此句出自日本长屋王的一首偈语: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看到日本援助物资箱上的诗词,我们只有感激涕零和自惭形秽吗?

这首诗的背景要追溯到唐朝,在距今1300年前,当时的日本长屋王给唐朝众僧送了一千件袈裟,并且在这一千件袈裟上绣着四字偈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对于日本人求学唐朝,鉴真并不觉得多么新鲜,但是真正打动他、让他愿意重渡远洋前往日本的,正是袈裟上面刺写的这一串偈语。意思是说“中日虽然分属两国、却同戴一片天,希望袈裟寄给崇佛之人,以结下相会之缘”,这让他认定自己一生的佛缘就在东瀛,即决定东渡弘法。而今天,在日本援助武汉的物资中,这句偈语又再次出现。冥冥之中,也聊算是日本对当年鉴真东渡,弘法利生的拳拳感恩之情吧!我想说的是,也许,值得我们铭记的,从来不是仇恨,而是那些温暖的给予和善良;值得我们仇恨的,也从来不是历史和哪一个民族,而是民族中的穷兵黩武和军国主义者!我们更应该以历史为鉴,去实现我们的美好未来!

看到日本援助物资箱上的诗词,我们只有感激涕零和自惭形秽吗?

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我们再来看这最后一首“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当时看到之后,是不是心都要融化了?这首诗出现在日本富士援助辽宁的物资箱上,算是这四首里面比较好懂的:辽河的积雪终会融化,富士山下的樱花也会按时盛开;我与你就像是亲兄弟一样,让我们共同期盼春天的到来。

其中“同气连枝”出自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孔怀兄弟,同气连枝。”意思是比喻亲生的同胞兄弟。所以朋友们,看到这里,是不是胸中涌动着一股热流,仿佛一座中日友谊之桥就此联通了你我,我们是无比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再来看看我们中国各个村镇和小区的宣传标语,我们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和日本政府一比,是不是顿时逊色了许多。

看到日本援助物资箱上的诗词,我们只有感激涕零和自惭形秽吗?


其实不然,因为外人赠予和一家人说话本来风格本来就会不一样。试想在中国的各个村镇贴上“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样的话,哪有咱们中国自家人的宣传语更接地气,更通俗,男女老少一读就明白,马上去落实。

看到日本援助物资箱上的诗词,我们只有感激涕零和自惭形秽吗?


看到日本援助物资箱上的诗词,我们只有感激涕零和自惭形秽吗?


所以啊,笔者想说:确实很感谢日本政府在我国危难之际伸出的援手,这种守望相助的情谊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于心的,我们都悉数全收;但也想对广大读者说,诗词不分国界,文化也可互通有无,但是中国古人的智慧才是值得你我终其一生去追寻和学习的。今日,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自己没有把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的时候,会有别人替我们发扬光大。我们呼吁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复兴,是当今社会全体之责任,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伟业!所以,与其自愧不如,感激涕零,不如当下行动,去中国文化中寻找智慧,汲取营养,丰盈自己。

看到日本援助物资箱上的诗词,我们只有感激涕零和自惭形秽吗?


编后语:说一下我的愿望吧,万一实现了呢,我由衷地期望世界各国都能够做到“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愿与诸君共勉!

看到日本援助物资箱上的诗词,我们只有感激涕零和自惭形秽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