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學觀後感


老師請回答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學觀後感

2020年2月10日晚由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北京電視臺聯合錄製的《老師請回答 大中小學生同上一堂課》第三期節目“疫情當前 誰在逆行”節目在北京衛視播出。

北京大學醫學部醫院管理處處長張騫、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李海潮、北師大二附中高三年級組長何傑,用真實的事件,為我們青年學生上了一堂最溫暖最特殊的主題班會課!同學們深受鼓舞,紛紛發表自己的感想,一同來看看吧。

觀看節目

老師請回答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學觀後感

“特殊的班會”

能源與礦業學院學生感悟

到湖北去!

採礦18-3班 劉天陽

2020年2月9日,41架包機相繼在武漢天河機場上空劃過,6000多人組成的多支醫療隊到達武漢,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全面支持湖北省16個市的疫情防疫工作。這些空降一線的“及時雨”來自全國各地,同時帶來的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328噸援助物資。

“到湖北去!”,2月8日,全國各地的醫療工作者收到通知,馳援湖北,他們中的很多人,來不及和家人做告別,來不及叫醒睡夢中的孩子,匆匆收拾行囊,帶上醫療物資,決戰湖北。他們中的每個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承擔著許多的責任,但是,在這一刻,在中華民族正在經受歷史考驗的當下,他們捨去了自己的家庭,放下了自己年幼的孩子,義不容辭的披上了戰袍,前往疫情最嚴重的一線,為了萬家燈火的安寧而去救死扶傷,為了眾生安康而鞠躬盡瘁,逆私情,行公益!他們放下了自己的安危與家庭,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逆行出發!

“到湖北去!”河北首批援鄂醫療隊的一名醫療人員說“我媽說,去吧,你就是幹這行的,你們把武漢保障好了,也是為我們的家鄉,為我們的祖國做貢獻。”吉林援鄂醫療隊的一名“95後”女護士,抵達武漢後,告訴父母:她會很忙,等她回來。令人淚目的故事,還有很多,正如節目中所說“他們都是埋頭苦幹的人,都是拼命硬幹的人,也是為民請命的人,他們都是國家與民族的脊樑!”

“到湖北去!”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蘊含的是全中國醫療工作者在面對冠狀病毒這一洪水猛獸時發出的衝鋒號。“世事滄桑心事定,胸中海嶽夢中飛”面對死神,他們絲毫不動搖,懷揣醫者仁心,堅定的走向最前線。在他們堅毅的腳步之中透露出的是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沉澱中積累出的最寶貴的精神品質,正是這份亙古不變的美好品質,支撐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樑。中華民族經歷了無數的艱難困苦,但從未被打倒,靠的正是這份刻在骨髓中的信念,屹立於世界之巔!

“到湖北去!”,讓身處於全國各地的人民,心繫武漢,共度時艱。看到數以萬計的醫療工作者前赴後繼的奔向戰場,作為當代大學生,看到此情此景,萬分感動。醫護人員不是孤身與疫情搏鬥,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前路或許苦難重重,但我們眾志成城,我們永不言敗!雖然我們不是醫者,也不是戰士,但是我們要永遠銘記這種逆流而上的偉大精神,在任何時候面對任何困難之際,我們都會挺身而出!

“到湖北去!”這份全國上下人民同心共築的一聲吶喊,喊出的正是心中的那股勁:我們會贏,我們一定贏!

老師請回答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學觀後感

應急管理與安全工程學院學生感悟

安全科學與工程19-2班 雷祥

這是一場猝不及防的"遭遇戰”。正當我們喜迎鼠年新春之際,“新冠病毒"突然把”戰火"從湖北省武漢市燃燒到全國大部分省(市、區)。各級黨委政府處置果斷,措施得力,網格化地毯式排查,信息發佈及時暢通,廣大人民沉著應對,在"遭遇戰”中主動迎擊。已經構建從中央到地方、全方位多層次防控體系,各方面工作公開透明,正科學有序推進。

通過互聯網和新聞我們也能每天從中獲取很多訊息,其中有很多令人沮喪的新聞,激增的病例,空乏的物資,賺國難財的不法商家,各種層出不窮的毒害謠言。似乎這個興起的新型病毒來勢洶湧難.....但是, 有黑暗的地方總會有光明,“殷憂以啟聖明,多難可以興邦”。一場來不時宜的災難,喚醒了14億喜迎新年的華夏兒女,全球華人華裔心繫祖國大地,如同開頭所說,華夏大地湧現出了不少的逆行者,為抗擊災害奉獻力量,友邦為中國抗擊2019-NCov病毒送來了大量的資金和物資,工作人員們夜以繼日的生產防護用品,醫生們從死神手裡爭分奪秒的搶救生命,科學家們在實驗室內夜以繼日的研製疫苗,工人們不夜不休的勢要再創"小湯山”的奇蹟,八百萬武漢人民堅守在故土,不四處傳播病毒,為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負責, 6000名醫務人員前往病源中心成為維護人民健康的白衣天使。

中國再一次向世界證明了,在黨中央的領導下,民族團結-致,地方上下一心,共同抗敵,以中國速度打造人類對抗病毒史上的又一奇蹟。對疫情的迅速控制,各種試劑的發現和量產,無不表明瞭中國已具備一個大國該有的風範和氣度,也展現了一個現代化強國的責任與擔當。

如此中國怎能不愛,如此多努力奮鬥的逆行者在砥礪前行,這般眾志成城,我堅信五千年的中華之光不久後將更加閃耀。

老師請回答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學觀後感

老師請回答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學觀後感

老師請回答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學觀後感

地球科學與測繪工程學院學生感悟

碩18-4班 馬方圓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挺身而出,舍小家為大家,手挽手、肩並肩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生命防線。向你們致敬,我們需要這樣的英雄,社會需要這樣的堅守,國家更需要這樣的使命擔當者。我們終將翻越這裡!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老師請回答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學觀後感

老師請回答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學觀後感

老師請回答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學觀後感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學生感悟

環境17-2班 毛曾倩

這確實是一場特殊的主題班會,逆流而上,負重前行,謂之逆行者。看到每一個抗疫的國人,我們感動,我們收穫的是一場精神力量。卻又不止是感動,還有思考,疫情來時勇敢衝上前的張志雲醫生,逆行千里的黃維醫生,送口罩,做好餐飲保障的每一個為疫情奮鬥的中國人。醫者仁心,為千萬人無懼艱險,各行各業,書寫平凡人的家國情懷。他們都是榜樣!患難時,湧現出的這些美好的民族精神,值得我們傳承!正如節目中所言“世事滄桑心事定”和“胸中海嶽夢中飛”我們要爭當有定力,有夢想當代大學生!英雄中國,定能過關。

老師請回答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學觀後感

老師請回答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學觀後感

老師請回答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學觀後感

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學生感悟

信工18-1班 王傲翔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英雄。而在當下,是一個又一個身著白衣的普通人把自己的生活甚至生命奉獻出來,拼湊起來,然後才有了劃破黑夜的光亮。他們義無反顧,主動請纓;他們加班加點,不分晝夜;他們不計報酬,視死如歸;他們“身著白衣,心有錦緞”;他們救百姓於危難,扶大廈於將傾。他們甘願剪去屢屢青絲,他們甘願12小時不飲不食,他們夜以繼日的堅守病房,他們用生命構築“護城河”,守護著每一個人的健康與安全,他們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超級英雄。

疫情防控狙擊戰仍在進行,武漢等疫情核心區的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而那一張張被口罩勒到變形甚至破皮流血的臉頰,那一雙雙被汗水親到泛白的雙手,那手術室外席地而眠的憔悴模樣,那活躍在抗疫一線的堅毅背影,卻總是一次又一次的讓我們在凌冬中看到雪融草青,讓我們在黑暗裡看到星河閃耀。因為他們,我們不怕。因為他們,我們相信。終有一天,這裡沒有歇斯底里的哭喊,沒有絕望與黑暗,疾病與災難都會成為歲月的塵埃,春風會吹開這裡的櫻花,一樹又一樹盡連成蔽日的雲朵,而這被病毒肆虐過的冰冷土地下,是即將破土而出的春天。

讓我們以“白衣戰士”和“逆行”群體在這場抗疫鬥爭中鑄就的精神風範為榜樣,與良善同道,與時間賽跑,與疫魔搏鬥,攜手完成那些未竟的事業。

為眾人抱薪者,必為人民所銘記。

向每一位抗擊疫情的英雄致敬。

願逆行者平安凱旋。

老師請回答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學觀後感

老師請回答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學觀後感

老師請回答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學觀後感

管理學院學生感悟

學碩18-1班 唐競一

我也被視頻中的那個黨員醫生感動了,她告訴孩子“不要怕,媽媽是共產黨員,我們黨員什麼都不怕的”,但她們也都是普通人,不是她們不怕,她們不是不會生病,只是她們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更加強大,“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奉獻一切”誓言在支撐著她們前行,我作為一名黨員深感驕傲,同時也覺得責任重大,我們雖然不是白衣天使,或許我們目前也沒有處於一線的奮鬥中,但是我希望在目前,我們能儘自己的最大力量,去幫助國家度過這次關卡。我們能做的其實很多,要向家長和親戚科學的講述本次疫情,科學的講述預防措施,合理的對待感染和患病這件事,有情況及時上報和治療,自己沒有情況就多注意周圍人的情況;我們可以貢獻自己的力量,幫助更多人獲得儘可能多的物資;我們可以用自己的知識去打破謠言,讓周圍處在有序的防控之中,我們要身體力行化解周圍人的恐懼和不安,要科學的講解疫情的發展過程和醫療發展,讓大家積極樂觀對待本次疫情;我們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準備我們的畢業論文事宜,也可以嘗試用專業知識建立控制疫情傳播的有效管理手段。我們是青年學生,民族患難之時,我們也應貢獻自己的力量,請大家珍惜時光,不負韶華!

老師請回答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學觀後感

老師請回答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學觀後感

老師請回答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學觀後感

力學與建築工程學院學生感悟

土木16-5 趙軍政

2月10日晚,我們班在線上召開了一次特殊的主題班會,大家在線上集體觀看了北京市電視臺播出的《老師請回答》特別節目。觀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被節目中無數默默無聞奮戰在一線的“逆行者們”所感動,他們在國家危機時刻,毫不顧忌個人得失與安危,舍小家、為大家,勇敢地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作鬥爭,他們的大無畏精神,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應當學習的榜樣和精神力量。本期節目感人至深,引人思考,是一堂十分難得的思想教育課。

風雨同舟,披荊斬棘。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看到了全國上下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採取各種“硬核”措施防止疫情擴散蔓延,以責任和擔當築起了疫情防控堤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少數“未感染群眾”也準備抱著“試試看”“反正街上沒人”“出去曬曬太陽”的心理去“以身試毒”。如何抵擋“麻痺”“僥倖”“焦躁”的“心理飛沫”,守住全民戰疫階段“戰果”,還需各地政府和黨員幹部繼續壓實責任,多措並舉,為群眾戴好“護心口罩”,直到這場“疫情阻擊戰”取得最終勝利。這個庚子鼠年,註定是一個特別的年份。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遇上中國人最珍視的萬家團圓的春節,這個年顯得格外凝重。武漢“封城”,“最美逆行者”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山奔赴武漢,無數的醫護人員,無數共產黨員“請戰出征”......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身後的億萬中國人築起了防護的堡壘,讓信仰的光芒熠熠生輝,溫暖而有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如何在基層做好疫情防控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必須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開始的時候我在想,在農村如果一提到疫情,老百姓會不會就不夠重視,不聽勸,出門始終不願意戴口罩,防範意識淡漠?但我通過新聞媒體發現,並不是我想的這樣,廣大基層工作者積極宣傳,廣大民眾無論男女老少積極配合,看來,辦法總比困難多,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盡的。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了實現中國人民幸福這一莊嚴而偉大的歷史使命,無論是“春和景明,波瀾不驚”還是“陰風怒號,濁浪排空”,中國共產黨人都始終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經受住了一場又一場嚴峻考驗,克服了一重又一重困難,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勝利。今天,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我們也同樣深信,壓不倒,打不垮的中國共產黨人一定會帶領我們贏得最後的勝利!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硬骨頭”發揮“硬作風”,才有共築防控的向心力。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公權重器不容絲毫私用,要緊盯“防控疫情”專項資金和落實不力、作風不實等問題。貫徹黨的全面領導制度,以“嚴”的主基調狠抓上推下交、相互交辦等現象“抬頭”,核實核准、通報約談,執行到底、反面震懾。這場戰“疫”凝聚起14億人民如“石榴籽”緊緊抱在一起的巨大向心力,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統一思想,維護團結。日本將不分國籍公費治療新冠病毒肺炎,泰國宣佈中國遊客落地簽過期也可以續簽2個月……“八方支援”的“公心”矢志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開放包容、同舟共濟,我國“硬派”作風積極落實到行動中,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為共同打贏這場防疫戰,迴歸健康祥和的美好生活而努力,明天可期。

總之,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是全民之戰,身為黨員的我更要堅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在疫情應對上不“麻痺”、不“僥倖”、不“焦慮”,儘自己所能幫助到身邊的群眾,發揮好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真正為人民所服務,做他們的“貼心人”,我相信,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各族人民的不斷奮鬥下,我們一定可以打贏這場疫情戰,春暖花開時迎接一個嶄新的明天。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理學院學生感悟

數學17-2班 梁心源

在人們走親訪友,歡歡喜喜聚在一起過年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正慢慢蔓延開來,從武漢,到全球,幾天時間裡,新型冠狀病毒向人們露出它猙獰的面目。許多省市第一時間全面封城,大家都待在家中儘自己的力量,用力所能及的方式為國家做貢獻。

讓在家中百無聊賴的我們一次又一次沾溼眼眶的,是那些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的“逆行者”。

他們中有一遍遍嚴令禁止大家接近疫區,自己毅然決然深入疫區的鐘南山院士,有一人一車,自告奮勇去武漢的檢驗科醫生黃維,有懷孕三個月還堅守在一線的醫生,有假期堅守在一線在醫護人員提供食物的工作人員,有自願報名接送醫生們上下班的90後志願者。

還有,還有,還有。還有無數我們不知道名字的人,默默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逆風而行,扶大廈之將傾,具備“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豪情,葆有“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血性,用不屈的意志,必勝的決心,對抗天災人禍,守護著這片古老土地上的中華兒女。

逆行者,是你們,讓我們明白了初心的意義,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在一片黑暗中,連成星星之火。作為大學生,我們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可以奔赴疫區一線,成為一名“逆行者”,但我們可以竭盡自己所能,不信謠,不傳謠,做好防護措施,從物資,從精神上支持你們的工作,保護自己,提醒他人。為打贏這場持久戰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相信,迷霧和寒冬終將過去,我們終會等到“春風楊柳萬千條”,重逢在庚子年的春天裡。

文法學院學生感悟

法碩非法學 劉暢

《老師請回答大中小學生同上一堂課》分享了在戰疫一線的許多動人故事,令人難忘感動。如蒙曼教授所講,這場疫情中的醫生、記者、教育工作者,甚至在家自行隔離的我們都是“逆行者”。我們每個人都竭盡所能的去發光發熱,為抗疫鬥爭增添力量。

醫者仁心,自疫情爆發之後,全國各地醫療隊相繼出征,數以千計的醫務工作者遞交請戰書。在疫情面前各個醫護工作者都像戰士上戰場一樣,責無旁貸堅守一線,沒有任何退縮。北京地壇醫院護理部主任張志雲講述了這樣的故事,9個月大的嬰兒和父母因感染被隔離,當醫護人員瞭解之後,主動為他們送去日需用品。儘管疫情嚴重,但是醫護工作者對待病人,就像對待自己的家人和孩子一樣。在疫情面前,他們暫別自己的父母和兒女,想到的只有患者。同時,在各地急需口罩的情況下,很多人為處於危難的工作者免費送口罩,也有很多企業、網絡平臺、企業家、明星,很多普普通通的平凡人為武漢捐款,捐物資,儘自己的微薄之力。武漢本就是很英雄的一個城市,相信在每個人的努力之下,武漢也能儘快脫離困境迎來曙光。

在我看來,每一個堅守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執法人員,鐵路工作者各行各業為了防護疫情而努力的人,都是疫情之下的“逆行者”。疫情當前,每天都有“逆行者”的故事溫暖我們,“逆行者”精神一直激勵我們前行,是他們堅定的背影,讓我們在前進路上有更多不屈不撓的力量!在家中的我們,更應自行做好隔離,積極防護的同時完成好自己的學習任務。我們必須一起加油,才能準備迎接不遠處的勝利。

逆私情,行公益,才是真正的逆行者。最美“逆行者”令人淚目,這場戰“疫”中的每個人都是“逆行者”!致敬所以抗疫工作人員,致敬最美的逆行者,我們一定會戰勝所有的荊棘,迎來勝利!

老師請回答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學觀後感

老師請回答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學觀後感

老師請回答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學觀後感

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感悟

19級博士 熊希瑤

2020年1月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使得中國人深刻感受到了什麼叫“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次的疫情是繼2003年“非典”疫情之後的第二次因人類不顧生態環境,不重視疫情前期種種徵兆的警告而引起大型傳染病。

而這次的疫情,也讓中國人民看到、感受到了,當災難來臨時,“逆行者”們為了拯救國家於水火,可以付出莫大的艱辛甚至是生命,來保衛自己美好的家園。

今日,有幸收看北京衛視播出的《老師請回答,大中小學生同上一堂課—疫情之下的逆行者》這一節目,今日的節目與以往不同的是,今日老師們並沒有回答諸多問題,而是將更多的目光關注放在疫情戰鬥第一線的醫者們身上。

節目當中,來自中國各地的醫生、護理者、醫學院學生為了抗擊疫情,踴躍申請報名,在橫幅下立下諾言那堅定不移的神情令人為之動容;他們穿梭在病房時精神奕奕,回到自己工作臺前疲憊不堪的身影令人為之心疼;他們褪下下防護面罩後,臉上護目鏡、防護衣與口罩留下的勒痕,額間因汗水染溼的頭髮,令人為之潸然淚下。而對於不是醫學者的我們來說,一包口罩、一瓶消毒水的捐獻甚至是一句簡單的謝謝,就成了他們背影可以挺拔的莫大力量。

“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當我步入神聖醫學學府的時刻,謹莊嚴宣誓:

我志願獻身醫學,熱愛祖國,忠於人民,恪守醫德,尊師守紀,刻苦鑽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發展。

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生。”

就是這樣簡單的誓言使得他們成為醫者的推動力量,就是這樣莊重的誓言使得他們無謂生命危險依舊戰鬥在疫情一線。就是這些背影護人們周全,讓人們安心。

逆行者,加油!中國,加油!

老師請回答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學觀後感

老師請回答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學觀後感

老師請回答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學觀後感

老師請回答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學觀後感

老師請回答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學觀後感

來源/礦大學工

老師請回答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學觀後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