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徵:隔離病區“戰士”的“防護衣”

從正月初二到湖北救援,已經18天了。每天早晨7∶20,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管理部副主任張徵都會準時到達武漢市第七醫院,作為河北省援鄂醫療隊的五位院感人員之一,他最重要的一項職責就是幫值班的醫生護士做好防護,把他們安全地送到崗位上,被大家稱為隱形的“防護衣”。

必須做好每一位“戰士” 的防護

“我們現在負責的就是醫護人員的感控工作,包括防護用品的穿、脫,以及對防護完成的工作人員進行檢查,看他們防護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是不會允許他們進入病區的。”張徵具有20多年的工作經驗,對院感的業務十分嫻熟,嚴謹、認真是他一貫的作風。

因為沒有鏡子,醫護人員在穿戴防護用品後無法看清楚自己有沒有漏出皮膚,張徵會一一進行對照,仔細的為醫護人員進行檢查,細之又細,確保萬無一失後才能讓醫護人員走入隔離病區。

為了讓防護更加科學全面,張徵也要進入隔離病房,規範檢查消毒隔離等措施的落實情況。評估感控的風險點,制定防控的措施。還需要及時的處理一些突發事件,比如被針刺傷血液噴濺等,快速採取補救措施。

張徵說,感控工作說起來好像很陌生,但是其實每個臨床的醫務人員都在做,甚至每個普通人都在做。平時的洗手,戴口罩等,都是感控工作的一部分。

張徵:隔離病區“戰士”的“防護衣”

張徵和即將出院的患者一起為勝利點贊。 河北醫大一院供圖

“感控工作的目的就是控制疾病的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這項工作做好了,可以有效降低醫護人員感染的概率。”

張徵介紹,現在醫療隊中每個組裡都有一個專門負責感控的人,負責感控的工作人員每天也會碰頭,把發現的問題進行溝通和交流,反饋到醫院,進行整改。

在武漢,做好一線臨時黨支部書記

第一批援鄂的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醫療隊由5名醫護人員組成,有4名是中共黨員,1名是入黨積極分子。經醫院黨委批准,這 5名隊員到前線後,第一時間便成立了臨時黨支部。

張徵:隔離病區“戰士”的“防護衣”

河北醫大一院援鄂醫療隊(右一為張徵)重溫入黨誓詞。 河北醫大一院供圖

作為1998年7月1日入黨的老黨員,張徵任一線臨時支部書記,他鄭重向組織表示:我們一定會發揮好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戰鬥力,讓黨旗高高飄揚在武漢疫情防控一線。

在支部大會上,張徵帶領大家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疫情面前,黨員做表率、當先鋒,在張徵的帶領下,五名隊員人人爭先、相互鼓勵,快速在武漢形成了一個堅強有力的戰鬥集。

在張徵的帶動下,臨時黨支部召開的第二次支部大會上,入黨積極分子徐豔芳主動彙報了來到抗疫一線的思想,並再次遞交了入黨申請,按照程序,大家討論表決通過了徐豔芳同志轉為預備黨員的鄭重申請,張徵代表支部向上級黨組織請示。

2月10日,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黨委召開會議,正式批准武漢一線臨時黨支部徐豔芳為中共預備黨員。

家人都期待著他早日凱旋歸來

今年的大年初二,是張徵49週歲的生日,也是在這一天,張徵接到醫院的通知,作為河北援鄂抗疫醫療隊成員踏上了開往武漢的列車。令他欣慰的是,他的愛人和孩子都很理解和支持他 。“在接到命令的短短一個小時,他們就幫我收拾好了行裝。他們知道這是我的職責。”

從接到通知到出發,張徵都沒敢把這件事告訴父母,“怕老人為我擔心”。不過最近一段時間通過媒體對河北援鄂抗疫醫療隊成員的各種報道,這個“秘密”還是被老人知道了。“父母還通過視頻鼓勵我好好工作,這讓我特別感動。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工作”

張徵:隔離病區“戰士”的“防護衣”

張徵哥哥為張徵作詩,為千里之外的張徵加油。 河北醫大一院供圖

到武漢後,他的哥哥專門創作了兩首詩歌,為千里之外的張徵加油。“大年初六的晚上,我愛人把這兩首詩歌發給了我,我讀著讀著,不禁熱淚盈眶。”

看到一個又一個患者經治療康復出院,大家都十分開心。雖然每天的工作時間很長也很累,但張徵坦言:在武漢的每一天都十分充實,每一分鐘都很有意義!(祝龍超、王保中)



點擊上方“關注”按鈕可以訂閱哦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