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紅做公益“活該”遭罵:“從來沒有一種堅持會被辜負”


韓紅做公益“活該”遭罵:“從來沒有一種堅持會被辜負”

韓紅好像一直很遭黑。

從之前參加《歌手》到一直熱衷的公益事業,都有人費盡心思挖她的“黑料”。

因為她一直堅持說真話,堅守最初的原則和底線。好在居心叵測的人也一直未能得逞。

韓紅做公益“活該”遭罵:“從來沒有一種堅持會被辜負”

最近因為全國疫情捐款籌資的事,韓紅慈善基金會忙得不可開交,韓紅還頂著疲憊浮腫的眼睛在微博上表示:

“我的同事們日夜奮戰,幾天幾夜沒閤眼了!”

韓紅做公益“活該”遭罵:“從來沒有一種堅持會被辜負”

2020年2月1日17點起,因捐款數額過大,韓紅基金會正式對外宣佈暫停接收善款。

表示執行能力有限,必須暫停接收善款,才能真正力所能及,從而保證民眾的善意得以善用。

即便這麼多年公益之路走得跌跌撞撞,甚至有人看她做得有聲有色而眼紅嫉妒。

但韓紅拍著胸脯發誓“從未作假”,並始終堅持著自己的初衷。

韓紅做公益“活該”遭罵:“從來沒有一種堅持會被辜負”

她曾在節目中表示,一直陪伴自己的奶奶去世後,自己再也沒人愛了,但她會像給奶奶承諾的一樣,把愛帶給更多的人。

所以她從1999年開始,將這條傳播愛與鼓勵的路走到了現在。她說:

“無論正在經歷什麼,都請不要輕言放棄,因為從來沒有一種堅持會被辜負。

誰的人生不是荊棘前行,生活從來不會一蹴而就,也不會永遠安穩。

只要努力,就能做獨一無二平凡可貴的自己。”


堅持和自律,都源於對生活的敬畏和熱愛。

陳意涵今年已經38歲,但看上去仍是一個活力滿滿的元氣少女。

她堅持每天跑步,懷孕5個月的時候還曬出了自己快速跑完5公里的照片,著實讓網友們捏了一把汗。

後來甚至生下小情人33天后就又忍不住出門跑步去了。

她曾宣稱,懷孕期間體重只漲了4斤。這跟她堅持運動的細胞是分不開的。

韓紅做公益“活該”遭罵:“從來沒有一種堅持會被辜負”

而一開始,陳意涵是害怕跑步的。但她在開始嘗試這項運動後,發現不斷堅持能讓自己逐漸上癮。

“即便對未知的事物感到害怕,也要嘗試改變,你就會發現它可能是美好的。”陳意涵說。

陳意涵好友張鈞甯也是每天凌晨4點起床跑步,十幾年如一日。

現在即便在節目中素顏出境,看起來肌膚依然細膩有光澤。

在《嚮往的生活》中,別的人還在睡覺,她就已經起床到院子裡做瑜伽。做完後,還把其他嘉賓一起拉出來晨跑。

跑步,運動,有一個最好(的效果)是發洩,然後疏壓,還有讓你可以吃更多的美食。吃更多然後運動更多,但身體又健康,這種循環多好。”

韓紅做公益“活該”遭罵:“從來沒有一種堅持會被辜負”

她明白跑步之於自己身體的重要性,也認為在跑步中完成了對自己的一次次挑戰,那種衝破極限的快感讓她堅持跑步了12年。

不管是陳意涵還是張鈞甯,憑藉超強的自律性堅持跑步了這麼多年,都是源於對生活的熱愛和麵對畏懼心理的勇氣。

所以她們整個人散發著自信、快樂的光芒,不光是從跑步中獲得,更是自己多年來的持之以恆,讓這種堅守形成了一種習慣。

之後不管碰到再多的困境,她們也會用這種堅守自我的方式積極面對。

因為沒有什麼事,是咬咬牙繼續堅持所解決不了的。


養成一個好習慣,本身就是件特別了不起的事。

有人說,一件事堅持21天就能形成一個習慣。但堅持真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事。

從小到大,我自己就很喜歡定計劃。

特別是之前讀書的時候,寒暑假總會提前擬好時刻表,每天要做些什麼,要怎樣做才能堅持下來,一腔雄心壯志。

但總是沒過一週就不了了之,會因為跟爸媽出去玩、生病等原因而擱置一開始制定計劃。

後來發現自己熱愛寫作,打算學寫手們寫寫東西。當時信誓旦旦,告訴自己至少堅持3個月。

然而,這3個月裡,總有自己下不去筆的時候。最後實在沒有內容可寫,就只有閉上嘴巴,乖乖去看書充電了。

韓紅做公益“活該”遭罵:“從來沒有一種堅持會被辜負”

微信朋友圈總有許多人曬自己跑了多少公里,做了多少運動,看了多少書,還要朋友們一起幫忙監督等等。然而真正能堅持下來的屈指可數。

現在有許多針對性的訓練營,宣稱多少天內堅持下來就能速成一種能力。但即便如此吸引人,有大量的人報名,也將有大半參訓者沒辦法堅挺到最後。

朋友小祺一時興起去參加了一個鋼琴速成集訓,共有20節課。但只學了5節課,她就開始打退堂鼓:

“老師說先天左右手不協調的很多,但都是可以在後來練習中糾正過來的。

但他還要求我一天要在家額外練習一小時的琴,我一開始也覺得不難,但一實踐起來,發現確實太難了。”

韓紅做公益“活該”遭罵:“從來沒有一種堅持會被辜負”

由此可見,堅持一件事最終形成一個好習慣,多麼的需要人們下足一番功夫。

諸多的好習慣,才形成了一個人強有力的綜合素質,才有能力去沉著面對,不急不躁。

有時需要時間,有時需要毅力,更主要的是,要有充足的能力和信心,去完成對自己的一項挑戰。

突破舒適圈,創建尊重生命的信念感。

董卿提到,每天自己都要堅持睡前閱讀一小時,雷打不動。

一開始是父親的嚴格要求,“我一見到他,哇的一聲就哭了起來,說太累了,我不幹了……”。

但到後面,當體會到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和書籍給人帶來的好處後,她更加堅持了讀書的好習慣。

董卿明白:“不讀書就像沒有吃飽飯一樣,精神上是飢餓的。”

韓紅做公益“活該”遭罵:“從來沒有一種堅持會被辜負”

滿腹詩書的氣質與紮實的文學功底支撐著她在央視一路披荊斬棘走到現在,她在《2019主持人大賽》的點評更是頻上熱搜。

王石曾在《開講啦》的演講臺上這樣說:

“人生當中一定要保持一種自我的不滿足,保持著一種好奇心,保持著你對未來的某種期許。

堅持就非常重要,勝利往往是再努力一下的堅持之中。”


韓紅做公益“活該”遭罵:“從來沒有一種堅持會被辜負”

1995年的時候,醫生告訴他,腰椎間長了一個血管瘤,他隨時可能癱瘓。

所以王石堅持每天做一些力量訓練,一心想去西藏登頂珠穆朗瑪峰,並在持續攀爬完一個又一個的山頭後,最終取得了勝利。

他提到,很多人都傾向於迴避不舒適,但可以試著去享受,去戒掉懈怠與懶惰,將不適漸漸轉換為自己認為舒適的狀態。

“弱者為了舒適找藉口,強者為了明天養習慣。”

之前一直很喜歡節目《跟著貝爺去冒險》,在野生環境下有許多時候,我們不得不跳出舒適圈,去嘗試一些新的東西,全力挑戰自己的不可能。

韓紅做公益“活該”遭罵:“從來沒有一種堅持會被辜負”

“溫水煮青蛙”的悲劇常警醒著安於現狀、不求突破的人們。止步不前,畫地為牢,終究會被仍在不斷行走的他人一個個超越。

要堅持完成一件事,養成一個好習慣,需要我們培養牢實的信念感。

我們尊重生命,放眼未來,

才能堅信自己終能打破歷史記錄,

堅持完成人生挑戰,

鑿出一個又一個新的里程碑,

創造出專屬於自己的生命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