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路上的感動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勇士”。

一聲命令,整裝出發,武漢封城,逆向而行。此時此刻,“勇士”一定是迎難而上、逆行一線的赴武漢馳援的白衣戰士們,繼1月20日抗擊疫情的戰鬥打響,護理部已先後派出兩批共5人馳援武漢。,

2月8日,農曆正月十五,正值元宵佳節,本應圓月團圓,無論是派出馳援一線的護士還是守護在大醫一院發熱門診、預檢分診等工作崗位的護士們,大家都堅守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此外,醫院和護理部積極響應號召,做好各地各組後備力量的儲備,隨時待命!

13:18護理部接到上級通知,要求大醫一院迅速組建200人護理隊伍馳援武漢雷神山醫院!當天出發,刻不容緩!護理部立即響應,在原有儲備人員基礎上,再次組織自願報名。1小時內,護士名單上報279名,在緊急組建護理隊伍的過程中,看著爭先恐後報名的大醫一院護理人,正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決心,他們眾志成城戰勝疫情的信念堅不可摧!

根據上級統籌安排,人員由最初需要的200人,到15:14接到通知,需要165人,再到18:00接到最終通知,確定需要150人。護理部審時度勢,優中選優,迅速確定了150名護士名單,以“大醫集結速度”向武漢人民傳遞著最深沉厚重的愛。

全院1848名護士,聽到集結的號角,沒有絲毫的遲疑,她們奮不顧身,報名非常積極踴躍。“我報名!”、“我是黨員,我報名!”、“這次我一定要報名上前線!”……在短短的四個小時內,護理部史鐵英主任接到主動請纓的電話數不勝數,她眼中噙滿淚花,無不為大醫一院的護士所感動和自豪。科護士長、護士長身先士卒,沒有豪言壯語,有的是保衛國家的擔當,手供介劉永寧科護士長早就將行裝放在單位、隨時備戰;遠在金普院區的徐國君科護士長來不及回家,讓家人直接把行裝送到集結地。護士們多是來不及回家收拾行李,沒時間與愛人和孩子告別,在崗位上換下白大衣火速趕往集結地點,她們來不及吃上一口元宵節的團圓飯,放下懷抱不滿兩歲的孩子,毅然奔赴戰場!

雖然上級要求上報的人員數量一直在縮減,但報名的護士們不甘人後、熱血沸騰,大家奔赴前線的決心和勇氣一直高漲,都想第一時間奔赴抗戰疫情的戰場去保衛人民的健康。經過仔細斟酌、層層篩選,護理部挑選出身體素質好,技術優良,基本功紮實的護理人員150人。這批人平均年齡31.6歲,科護士長2人,護士長8人,總責任護士10人,代理護士長2人。150人中,還有大醫一院雙職工家庭7人,這7名護士的愛人也都在本次抗擊疫情的重要崗位上堅守忙碌。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些“勇士”,傾聽他們的心聲,記住他們的名字!

陳彥竹——夫妻各自奔赴抗疫一線

陳彥竹是一名85年出生的護士,2014年入黨,她的愛人叢慶偉一直在大醫一院感染科工作,自“新冠”疫情防控開始,她的愛人一直在發熱門診一線,很少回家。她們的女兒妙妙今年只有5歲,還需要父母的陪伴。隨著疫情發展得越來越嚴峻,陳彥竹一直關注事態變化,這次的緊急召集,她也衝在前面,領導關心的說:“你的愛人就在一線,家裡負擔已經很重了……”,但她堅決的說:“我是一名黨員,要和愛人一樣為這次疫情付出,我自願要求去前線支援,希望早日戰勝疫情,早日回家團圓!”

王巍——愛哭的護士變成了宇航員媽媽

王巍是大醫一院心律失常一科的護士,積極上進。記得有一次,護理部組織教學大賽,她為了參賽,做了充分的準備,但由於超時間被扣了分,要強的她還揹著人偷偷抹了眼淚……這次,原本作為抗擊疫情中第二批馳援武漢的後備力量,她已經做好了隨時待命的準備,但沒想到,命令還是來的那麼突然,得到命令後,家人二話沒說,趕緊準備必需品,幫忙收拾行李箱,媽媽和婆婆早已成為她堅強的後盾。她的女兒才5歲,平時愛粘著她,王巍擔心不在家的時候孩子找媽媽,想到女兒的理想是宇航員,而自己在汙染區穿隔離服也特別像宇航員,她就善意的告訴女兒:“媽媽去那兒幫助別人,可以穿太空服,就像宇航員一樣帥氣,等有空的時候給你拍照片。”就這樣,她努力安撫女兒,解決後顧之憂,全力以赴迎戰武漢疫情。

丁寧——宣傳骨幹也緊急集結

16:20還在崗位上的丁寧接到通知增援武漢,她義無反顧的報名,並迅速回家準備物品並與家人匆忙道別。看到不滿2歲的兒子她流下了眼淚,懂事的孩子用稚嫩的小手為她擦乾眼淚說:“媽媽不哭”。丁寧作為皮膚科的骨幹,樂於助人,孩子最小,加班最多,每次表揚她,都說是應該做的,她自己不僅是院宣傳小組的一員,也積極參與市紅十字學會的工作,父親於11月份去世,選擇將遺體捐獻,家裡還有年邁的母親,常年身體不好,公公婆婆更是主動要求照顧孩子,愛人全力支持她的決定,幫她打包行李緊急集結。

沈瑩——特殊的日子,用出徵向父親致敬

沈瑩,是日間手術及胸外一科護士長、副主任護師,作為外科病房派出的年齡最大的護士長,接到通知,第一時間就堅定地表示:讓我去吧!沒有問題!可隨時出發!她的決定一度讓丈夫不捨,因為沈瑩護士長的父親春節期間剛剛過世,在全國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沈護士長處理完父親的後事就立刻返回工作崗位,春節期間幾乎沒休息。2月8日不僅是元宵節,這還是她老父親“燒頭七”的日子,但她主動請纓支援武漢前線的堅定,讓丈夫很敬佩!她說:“在國家危難時刻,作為黨員,我必須挺身而出,有國才有家,祖國現在需要我,什麼困難我都能克服,我沒有任何理由退縮,就讓我用這種形式來悼念老父親吧!”兩個小時後丈夫載著她來到了集合地點。在她的影響下,她的科室也有兩名護士加入馳援武漢的團隊中!

陳陽 李松孺——未婚夫妻一同馳援武漢

心律失常一科陳陽與冠心病一科李松孺都是大醫一院護士,也是今年即將準備結婚的未婚夫妻。2月8日兩人接到報名的通知後,兩人都沒來得及商量,就不約而同地立即和各自的護士長申請報名。在整理名單時,護理部領導才發現,兩人雙雙上了前線。他們沒有一絲的猶豫,雖然知道去的地方是武漢,但也都約定好沒有通知父母,因為顧慮兩家老人們的擔心,也希望父母可以理解他們。他們希望在這次沒有硝煙的戰爭裡,兩人能夠並肩作戰,雖然沒有親人的送別,但他們就是彼此的親人,希望這場戰爭馬上過去,他們能夠一起回家。

姜豔——與警察愛人共同守護祖國

放射科護士姜豔的愛人是警察,過年期間沒有一天休息,在外執勤,疫情發展以來,他沒有一天在家。整個春節期間,姜豔也值班,他們已經近大半個月沒見過面。丈夫直到她要離開,才知道是去支援武漢,但公務在身又不能親自來送機,在執勤地點穿著警服給她拍了一個比心的照片,發信息給她說:“我在大連守城,你在武漢守護,咱倆一起把這個疫情趕走,我陪你到天荒地老!”。姜豔拿著電話淚流滿面,因為他的老公從來不會說肉麻的話,也不會浪漫,但是她沒想到今天,她的警察老公給她做了這麼浪漫的事兒說了這麼浪漫的話。

張俊麗——生日當天奔赴武漢

2月8日,是全家團圓的元宵節,也是大醫人出發去前線的日子,但只有乳腺腔鏡科的張俊麗自己知道,今天,還是她的生日!沒來得及打開的蛋糕和禮物,只有匆忙的收拾行李奔赴戰場!臨行前,她的丈夫給她發來了短信:“親愛的老婆,今年這個生日是你過的最有意義的一個生日,作為你的丈夫,我會照顧好孩子和兩位老人的,我會做你的堅強後盾,我只希望你工作的時候,時時刻刻注意安全,早日平安歸來!”。出征前,她說她不委屈更不孤單,有這麼多戰友陪著她,她心裡踏實,有家人領導和同事的關心她更溫暖!在飛機起飛前,得知她過生日的身邊小姐妹給她唱起了生日歌,她說這是最難忘的生日!

這一刻,舉國之力成為堅強後盾;

這一刻,白衣戰士成為最美逆行;

這一刻全市人民同舟共濟,共克時艱。

在疫情戰場上,在面對國家的號召、人民的需要的時刻,無論是初次衝鋒陷陣的“新兵”,還是經驗豐富的“老兵”,他們披上白大衣,穿上隔離衣,多次主動請纓、積極報名,為抗擊疫情而請戰、義無反顧!

是他們,彙集大愛,澆滅無數疫情背後的隱憂;

負重前行,將所有危難拋卻身後;

逆向而行,一腔熱血灑滿胸膛!

大醫一院護理人全力奮戰、英勇奮戰、團結奮戰!匯聚起眾志成城抗疫情的強大力量,為防控診療工作有力開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推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