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黑天鵝”之下,2020第一季度,中小型房企洗牌開局

撰文=燕十三


疫情“黑天鵝”之下,2020第一季度,中小型房企洗牌開局


疫情“黑天鵝”之下,2020第一季度,中小型房企洗牌開局

當前,疫情影響到各行各業,對於大型房企而言負面影響不小,對於小型房企而言影響更大!


其一,從房企數量來看,當下中國房企數量已經接近10萬家,其中港澳臺2700家、外商1155家(按照2018年統計局年鑑數據),這類型企業基本資金壓力不大。另外國企與集體企業大約1000家,按照這個比例,八成以上房地產企業是私企,而且絕大部分集中在中小企業。


其二,從資金壓力來看,從疫情帶來的資金鍊壓力來說,八成以上中小企業在2020年將非常難受,尤其是私企,預計將十分難受。如果資金全部沉澱在幾個項目上,在2020年將面臨非常大的資金鍊壓力,命懸一線,除非大規模的政策刺激,否則賣項目賣股權難免。


因為年初資金佔用不高和年前融資的常規操作,如果疫情在第一季度結束,那對於房企的影響或不太多。但如果疫情蔓延超過3月份,或是疫情後期沒有明顯刺激政策,影響到第二季度業績慘淡,資金鍊壓力就很難控制。


無法展開銷售,資金鍊斷裂,對於小型房企而言,就不用等小金秋或者小暖冬,因為,接下來將是“生死之年”!

疫情“黑天鵝”之下,2020第一季度,中小型房企洗牌開局

儘管,我們對於後期政府救市預判比較樂觀,但這並不能掩蓋疫情對於房地產市場的利空!


這一次疫情來臨之際,正處於房地產“行至中流”,處於長效調控期,樓市多方面承壓,相比較2003年SARS期間,市場更為複雜。加上突發事件,全國封路、限流等各種操作,房地產業被疫情深度影響。


短期利空,這一點大家都能夠看得見,鑑於此,我們對於市場變化有四個方面的認知,與大家溝通:


其一,房地產處於調控期,而且“房住不炒”的主旋律始終未變,因此,大規模的跌幅和漲幅都有違行政綱領。


其二,高週轉房企遭遇阻擊,投資滯緩和開竣工延期概率大增,資金風險加大,不排除價格戰、甩貨等應急策略。


其三,消費者對於產品訴求改變,對於服務的品質和產品的改變更為迫切,導致房企對於產品和服務進行調整。


其四,線下銷售行為被凍結,房企尋求線上突破,需求總量不改變的情況下,消費需求和消費週期被再次拉長。


除此之外,還有房企戰略風險(停工時間、物流管制等)、自身財務風險(融資受限、施工延期、匯款延期)、生產防疫風險(疫情管控、材料成本變高)、運營風險(無法按期交房,導致行政處罰,違約責任,包括群訴、罰款、退房等)、產品風險(產品變得不合時宜)等。


簡而言之,房子不好賣了,可能會出現降價搶單,在這種環境之下,對於小型房企而言,極為不利。

疫情“黑天鵝”之下,2020第一季度,中小型房企洗牌開局

面對黑天鵝事件,病去如抽絲,小型房企如何應對?在滿足行政法規的前提之下,可以考慮以下六個點:


第一,緊抓政策幫扶。緊抓地方對於中小企業及房地產企業的幫扶政策,尤其是將土地出讓金繳納、證件預先辦理、開竣工延期、稅務減免政策等吃透,將政府優惠部分充分考慮到。


第二,開發以銷定產。為了避免資金倒掛問題,必須堅持“以銷定產”,部分項目停緩建也是必要選擇,不能加速資金壓力,但也要考慮好群訴、退房、交付等問題,提前溝通。


第三,摘地務必謹慎:為了避免資金壓力變大,在第一、二季度摘地謹慎,堅決不借高息錢擴充地盤。在這個時間段,大牌房企逆週期摘地,對於中小型企而言,求生才是關鍵。


第四,優化戰採體系:為了避免供應鏈斷裂,趕在材料集體上漲之前,想辦法降低採購成本、控制供應鏈風險,並且甄別供應商能力,搭建戰採體系,確保品控、降低交付風險。


第五,強化營銷渠道:1、通過關聯方銷售,以房抵款、內部全民營銷、拼團讓利等,分解任務;2、調整首付比例,執行首付延期或者分期,降低購房門檻;3、強化線上展示,如打造VR售樓部等,做好線上跟蹤,通過新媒體進行傳播、轉化、成交,是一個亟待創新的應急策略。


第六,物業服務創新:這次疫情期間,小型房企物業升級迫在眉睫,如何將健康人居理念融入管理,打造標準化體系、智能化管理、溫馨式服務,助推未來企業規模化增長,也是必須關注的點之一。


最後,強調一下,2020年房地產會很艱難,儘管大家對於大概率救市比較樂觀,但現實情況是,一部分小型企業將在未來三個月之內徘徊在資金鍊的生死線上。


最近,不確定的風險太多,對於小型房企而言,不要考慮彎道超車,活下去才是關鍵,因此,第一季度小型企業洗牌開始!


進群/加微信:xusandao1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